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民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11):15-15
1大气压定义 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大气压强定义是:"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在参考教案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教案一:"设问: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呢?教师自答:大气也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大气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教案二:"问题: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地球对空气有吸引作用,因此空气也受到重力,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要产生压强."  相似文献   

2.
谈大气压产生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提出问题 一般初中教科书中对大气压强成因的解释是“大气受到重力,由于气体又会流动,所以会对浸没在大气中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但是一般高中课本对气体压强的解释是:“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施加压力,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于是有一部分爱思考的高中学生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教材说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而高中教材却说气体压强是由分子碰撞造成的,气体压强包含大气压强,按理说大气压强也应由分子碰撞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阶段,老师们常将大气压强与液体的压强进行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连最权威的教科书也是如此。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8页说明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空气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课本对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的分析也类似于此)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教科书第162页也说:“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够流动,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人们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气体与液体同为流体,它们的压强产生于完全相同的机理。其实,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产生的机理并不相同,将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相类比也…  相似文献   

4.
专点大气压强例1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1990年,湖南省)[分析与*】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地球对空气也有吸引作用,因此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就是大气田强.这就是说,大气压强是由大气的重力产生的.第二间可根据作用在托里拆利管内、外水银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来讨论.托里拆利管内水银面上方没有空气,因此就没有空气压强作用在水银面上,而管外的水银面上的大气压的压力就支持着管里的水银柱,可知这个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物理课本上,有这样一句话,“由于空气有重量,……空气对……物体也要产生压强。”1985年高考物理试题中,有一道由大气压强估计大气重量的考题,因此有人就认为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大气压强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首先,我们分析在没有重力场情况下,理想气体的压强。设容器中盛有单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气体处于平衡态。气体的平衡为热动平衡,气体  相似文献   

6.
走出大气压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贤凤 《物理教师》2005,26(10):5-15,17
关于大气压强,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如是说:“大气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而高中物理教材对“大气压”未见有详细确切的说明,因此对大气压的认识有一部分人产生了误区,本文就常见的几个问题加以解释,以便走出误区,正确理解大气压的概念,更好地把握教材。  相似文献   

7.
1提出问题一般初中教科书中对大气压强成因的解释是“大气受到重力,由于气体又会流动,所以会对浸没在大气中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但是一般高中课本对气体压强的解释是:“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施加压力,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于是有一部分爱思考的高中学生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教材说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而高中教材却说气体压强是由分子碰撞造成的,气体压强包含大气压强,按理说大气压强也应由分子碰撞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2问题…  相似文献   

8.
朱浩 《地理教育》2009,(5):25-25
误区1:大气压强因大气重力而产生 不少人认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气受重力作用。如果说大气压强真是由大气重力产生的,很多问题便无法解释清楚。例如,一玻璃瓶敞口时,若空气对瓶底的压强为一个大气压,加盖密封后,瓶内空气对瓶底的压强是多少?当然仍为一个大气压。若说气体压强由重力产生,这是无法解释的,因为盖上面的大气压强无法直接作用到瓶内空气,而瓶内空气重力显然要比原来小得多。  相似文献   

9.
刘蔚然 《物理教师》2005,26(5):7-28
大气压强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常常会提出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 .课本(苏科版八年级下 )指出 :“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据此 ,有的学生提出 :是否气体的质量越大 ,它的压强就越大 ?如果将一个开口的瓶子置于空气中 (设此时大气压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阶段,老师们常将大气压强与液体的压强进行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连最权威的教科书也是如此.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8页说明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空气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相似文献   

11.
大气压强在初中物理新教材中专辟一章,很显重要,但由于受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不能对大气压强的实质作深入讲述,只好用类比液体压强的方式,讲大气压强是由空气具有重力而产生的。当然这样处理对初中生来说是可行和正确的,但作为教师就不能仅限于此,若不然,一则不能深入正确地理解大气压强的实质,二则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将无法解释和理解,下边略谈几点。 一、关于大气压强的实质 大气压强的实质,是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空气分子之间或与器壁之间不断碰撞而产生的,由于空气分  相似文献   

12.
固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容器底也有压强.因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对阻碍它流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地球周围包围着的大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且能流动,那么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一、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向各个方面都有压强如图1甲:将塑料挂衣钧正对竖直玻璃窗压挤出皮碗中的空气,挂衣钩紧贴在光滑的玻璃上。如乙、丙图所示,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使塑料挂衣钩紧贴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面或下面。原因是由于皮碗中的空气被挤出,在大气…  相似文献   

13.
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大气和液体一样,能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这就是大气压强.从宏观角度来看,可以认为大气压强等效于大气的重力产生的压强.根据这一点可以估算地球大气层的重力或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气体与液体一样,也具有流动性,空气也受到重力作用,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会产生压强。这个压强简称大气压.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物理中液体压强这部分知识是教学中的难点,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这部分知识又涉及到密度、压力、重力、质量、深度、体积和面积等较多的知识,所以,"液体压强"必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困难之一,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液体能产生向上的压强,并且液体对液体也有压强等;困难之二,液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气的压强,初中物理如是说:“由于空气有重量,所以像液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一样,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要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高中物理又告诉我们:由于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就产生一个持续的宏观的力,器壁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叫做气体的压强。它决定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学生学习了“气体的压强”之后,再回过去看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中液体压强这部分知识是教学中的难点,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这部分知识又涉及到密度、压力、重力、质量、深度、体积和面积等较多的知识。所以,“液体压强”必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大气的压强,当然也是气体的压强,初中物理是这样说的:“由于空气有重量,所以像液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一样,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要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关于气体的压强,高中物理又是这样说的:“由于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就产生一个持续的宏观的力,单位面积器壁上所受的压力就叫做气体的压强。它决定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关于气体压强这两种说法显然是不同的,我们不妨简称为“重量说”和“碰撞说”,两者究竟区别何在?有没有内在联系?能否予以统一?  相似文献   

19.
老师如果我们生活在被称为大气的茫茫空气大海里.它一直向上延伸到几百千米以外.尽管空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要小近800倍,但因大气层很厚,空气的重力也是很可观的,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而它产生的压强和液体产生的压强是很相似的.同学老师,除了书本上讲的外.您还能向我们介绍一些证明大气有压强的实验吗?老师能验证空气存在压强的实验是很多的,我介绍两个让你们回家自己做一做实验1如图1.在一个盖子很严密的铁罐(或塑料瓶)底部和盖子上用锤子和钉子各打一个小孔,将罐没在水中充满水后盖严盖子;用食指堵住盖子上的小孔把铁罐拿…  相似文献   

20.
莫琪 《物理教师》2004,25(8):25-25
“九年义务”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浮力”增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即伯努利原理,它是说明在流体力学中,流体压力的一个特征——稳定流动的流体(如流动中的空气或水)流过横截面大的地方,流速小,压强大,而流过横截面小的地方,流速大,压强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