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科技风》2017,(8)
本文通过热力学与流体力学对某种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进行相关的数学模型搭建,基于AMESim软件的功能进行元件与子模型的仿真搭建,同时对该空气悬架系统的性能加以仿真模拟,仿真效果良好,并获取刚度及阻尼特性,再通过试验台实践性试验,发现该模型能够有效仿真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橡胶中间支承总成作为传动轴与车架之间重要的减振部件,其动态特性直接关系到其减振效果。文章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橡胶中间支承总成动态特性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源相吻合,表明该方法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了试验与有限元两种手段对轿车副车架进行了模态特性的分析研究。首先对副车架进行了模态试验并提取模态参数,然后建立副车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获得其自由状态下的模态参数,之后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在确定有限元模型可靠的情况下,模拟计算了副车架在真实约束下的模态特性,为分析副车架在工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单轴压缩载荷下骨支架的降解模型的建立和有限元分析,得到降解过程中支架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方法:用有限元接口子程序定义变化的材料特性来模拟支架结构的实时性变化,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论:建立了单轴压缩载荷下骨支架的降解模型,并得到支架降解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并为以后骨支架的设计、制造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龚煜 《内江科技》2009,30(5):89-89
本文根据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系统的动力稳定性分析模型,采用教学工具软件Maple推导了该系统的全量动力学方程,编写了相应的仿真程序,并对旋翼/机体耦合系统动稳定性试验装置进行了“地面共振”试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旋翼/机体耦合系统动稳定性全量动力学方程及其数值计算方法是正确的,仿真结果对直升机“地面共振”试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电子商务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静态质量概念模型与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电子商务质量动态评估方法。并通过数据仿真建立了电子商务质量模型实例,对贝叶斯网络在B2C电子商务质量动态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将该评估方法与BP神经网络、决策树模型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使用该动态评估方法进行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熔断器在电路保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某管状延时熔断器的结构进行合理简化,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用于熔断器瞬态温度场计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熔断器在不同电流下瞬态温度场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一系列数值仿真运算后,本文给出了熔断器工作特性分析。通过单元生死技术,对熔断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详细分析了环境温度及结构几何尺寸对熔断特性的影响规律。为该熔断器的设计制造以及工程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防伪税控认证系统是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进行认证的实时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建立该系统的扩展广义随机Petri网模型;然后对系统进行仿真模拟;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得到开展认证业务的纳税人服务中心窗口数的动态设置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严金花 《大众科技》2013,(12):31-33
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仿真结果有重要影响,由于负荷特性的辨识是负荷建模的主要方面之一,故提高负荷模型的准确度就需要对负荷特性分类进行研究。文章在详细分析SOM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SOM神经网络的负荷分类方法,以负荷模型参数作为负荷动态特性分类特征向量,应用SOM神经网络对负荷特性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对负荷样本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0.
防伪税控认证系统是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进行认证的实时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建立该系统的扩展广义随机Petri网模型;然后对系统进行仿真模拟;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得到开展认证业务的纳税人服务中心窗口数的动态设置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频率特性测试仪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由正弦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显示等功能模块组成,通过键盘控制来实现幅频特性的测量,包括参数预置、点测结果的显示,以及用普通示波器显示幅频特性曲线。系统采用数字控制DDS芯片AD9850产生100Hz~100KHz正弦信号,频率值与步长均能灵活准确地预置,被测网络采用有源带通双T网络,中心频率及带宽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发生器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而要求有不同的电路设计方案,文章作者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半导体焊线设备的超声波发生器的信号源电路,该电路采用英特矽尔公司生产的icl8038芯片,利用该芯片设计了一款高精度的波形发生器,通过选择不同电阻,电容等外部元器件,其设计的频率范围可以从0.001Hz到300KHz,并且也可以通过外部电压的扫描来产生不同频率的波形。文章作者用Proteus仿真软件对ICL8038芯片所设计的信号源电路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将动态系统仿真与通信类课程教学整合的重要现实意义,提出了与课程相适应的动态系统仿真平台的建立方案,结合一个基于SystemView仿真系统的眼图教学,分析了在通信类课程教学中应用动态系统仿真技术所取得的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推动了发电商与售电商战略合作的进程。在分析发电商与售电商合作博弈情景条件的基础上,基于不完全契约构建发电商与售电商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博弈的局部均衡点及动态演化过程,并结合模拟仿真结果提出不完全契约条件下促进双方合作的激励策略。为新电改和国企改革形势下发电商和售电商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小玲  杨丹 《科技通报》1992,8(1):30-36
本文借助于室内和原位测试方法,以福建泉州花岗岩残积土为例,研究了残积土的基本工程地质特性、微观结构特性、动剪切模量、动应力-应变关系和时间效应,并将其与粘土及砂土进行比较.从大量的共振柱试验和动三轴试验,得到该土饱和及非饱和时的动力参数,非饱和效应,动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时间效应的变化规律,并用原位SASW(表面波颇谱分析)法验证了动力参数G_0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橡胶林地的遥感识别与数字制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橡胶林地是西双版纳人工景观的主导类型,橡胶林地的遥感识别与动态监测对于促进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MODIS—NDVI数据,通过分析各植被覆盖地类的物候特征,判定橡胶林提取的时间窗口:以2010年TM为主要数据源,根据橡胶林在不同树龄所表现的光谱差异,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按照橡胶幼林(〈10年)、橡胶成林(≥10年)系统分析其光谱、纹理、地形以及类相关特征,完成了2010年橡胶林地的提取与制图。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总分类精度达到85.20%,较基于像元的决策树分类精度提高5.20%;其中橡胶成林分类精度达到92.50%,橡胶幼林分类精度在76.42%。统计结果表明,橡胶幼林与橡胶成林种植面积比重为1.04:1,与目前民营橡胶种植面积超过国营橡胶种植面积现状相吻合。研究提出来一种验证和提高橡胶林分类精度的新方法,即采用相同分类方法提取2000年的橡胶林地,通过2000年和2010年两期橡胶林地变化的叠加分析,发现橡胶成林提取方法较为可靠,而橡胶幼林误分率略大,可通过提取更晚年份的橡胶成林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17.
高能气动喷丸是通过剧烈塑性变形产生细晶材料的方法之一.用纯铜作为实验材料在高能气动喷丸实验机上作喷丸实验,利用表面形貌仪、显微硬度仪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对经喷丸处理的试样进行表面粗糙度、硬度及晶粒尺度的测量.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随处理时间的增长呈指数衰减趋势;晶粒尺度细化了一个量级,由初始的25.48μm细化至252μm;且显微硬度由原来的058GPa增加到125GPa.量纲分析得到喷丸过程的5个无量纲参数,利用有限元模拟研究了无量纲参数的影响.自编制程序产生丸粒的随机碰撞并调用Ansys?ls dyna模拟碰撞过程,并将模拟1000次碰撞的结果与相应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测试技术正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数字滤波器作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本文设计的滤波器以LabVIEW软件为背景,设计一个能对采集数据波形进行相关处理,并实现相应的参数测量。虚拟滤波器主要包括五个模块:模拟信号的产生、波形的处理、信号的测量、波形的存储与回放、滤波后的波形保存。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实现数字滤波和加窗函数处理两大功能,可以选择不同的滤波器和窗函数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参数的不同设置能够使信号频率不断变化。它是一种测试仪器和系统的概念相结合的软件,结合了测试技术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本文介绍了在LabVIEW实现虚拟滤波器测试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吸收能力对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收能力作为获取、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和资源的重要能力,在以往的研究中,几乎涉及管理理论的各个部分.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下,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匮乏,主要通过合作和模仿来实现创新.但是,要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仅通过合作和模仿不是长久之计.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认为现实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而潜在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或者模仿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