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物探化探资料的推断解释,是物探化探工作成果转化为地质解释成果,从而达到找矿目的的前提。物探化探资料的推断解释,存在多解性,采用从已知到未知,分析成矿地质条件与物探化探工作成果相关性,进而减少多解性等办法,可提高找矿效率。成功的找矿实例可供物探化探同行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的寻找该类型矿床,就矿床形成地质条件分别从构造对成矿的控制和影响,围岩蚀变特征标志、成矿岩体特征识别方法与标志,成矿与围岩岩性及其成矿元素丰度的关系,化探及物探方法的应用、等多个角度对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特征和找矿标志找矿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从地质、物探、化探等方面对青海天峻龙门地区的钨及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做初步分析.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巴龙贡噶尔组杂砂岩、云母石英片岩夹板岩、凝灰质板岩和少量中性火山岩,断裂构造主要为一组北北东向断裂,侵入岩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岩及隐伏的酸性花岗岩.1:5万水系沉积物“龙门HS49”综合异常显示W、Bi、Mo等元素有不同规模的明显异常,且W异常规模最大.通过土壤化探测量可以得知化探异常与物探异常重叠较好.磁异常显示该区是热液成矿的有利部位,为这些金属矿的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收集区域以往遥感、物探、化探等成果,结合地质测量、采样测试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对石炭井四矿-横山一带金铜矿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该区位于宁夏贺兰山北段,与区域内已有的牛头沟金矿床具有相类似的成矿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已有的横山-石炭井四矿以Au为主,Cu、Ag、As、Sb、Bi、Hg、Sn、Pb、Zn元素组合的异常,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铅锌金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陆日格地区地质、物探、化探、矿产等各类信息的综合分析,发现区内具有很好的寻找斑岩型铜钼矿产前景,是三江成矿带青海境内继纳日贡玛大型铜钼矿床之后另一处极具斑岩成矿潜力地段,成矿规模可达大型以上。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3):92-92,F0003
为了响应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提出的“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大力发展铅锌矿山,打造有色金属基地”的发展战略,缓解国内有色金属材料市场的供需矛盾,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根据1:20万化探资料,经重重筛选,确定花敖包特化探异常为重点工作区。从预查、普查到详查,通过化探、物探、井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初步查明该矿床赋存时代、矿床类型、矿石质量及开采技术条件。为了更详细地研究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扩大花敖包特矿区银铅锌矿成矿远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2008年3月,开展了花敖包特矿区银铅锌矿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7.
文章充分收集了内蒙古武川-固阳县地区1∶20万的地质矿产标准图幅,1∶5万(部分1∶10万)的航磁数据和1∶100万的重力数据,1∶20万化探数据扫面中测定的8种化学元素以及遥感数据;对于物探数据,使用了先进的Geosoft软件进行了处理;对Au、Ag、Cu、Cr、Mo、Ni、Pb、Zn等8种化学元素的化探数据进行了背景场和异常场的分离,确定了化探异常的空间分布;在区域地质成矿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成矿预测,为内蒙古北山地区指出了金属矿产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臭松顶子铜矿是印支期晚期,使中三叠-早侏罗世的洋壳推覆至本区完达山一带,与佳木斯地块拼贴。在以往化探异常基础上,对化探异常和地质体进行揭露,本文归纳总结了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9.
李康宁  吴维盛 《内江科技》2011,32(4):142-143
本文通过对阳春市石岐顶地区的地质及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及化探异常特征和矿产特征的综合研究,科学的评价了区内的铅锌矿远景资源:认为本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区域化探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青海温泉兵站地区I46E014008等六幅1:5万化探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实施,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承担完成,项目起止时间为2012年至2014年. 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郑向光等人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提出温泉兵站地区分布有较大规模中基性火山岩,存在有一定规模的中酸性侵入岩,雁石坪断裂、布茸断裂、温泉兵站断裂等为导岩、控岩的较深大的断裂,楚多-查琼日断裂带为导矿、控矿断裂带等认识.认为该区域铁铜多金属成矿与中基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具有形成铁铜多金属矿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昆仑南缝合带北侧,布喀达坂峰-阿尼玛卿山华力西期铜、钴、金(锑)、煤、蛇纹岩Ⅲ级成矿带上,属秦祁昆地层区的东昆仑南坡分区。研究区出露的地层总体北部广布第四系,南西部分布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沱沱河组地层,中西部以二叠系上统布青山群马尔争组为主;受昆南深大断裂的影响,区域内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构造以北西西向断裂为主;岩浆岩主要为华力西期晚期基性-超基性、中酸性侵入岩多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多呈岩株、岩基、岩脉状产出。研究区内圈定MCu1—MCu6六条铜矿化带,MAu1、MAu2两条金矿化带,其中MCu2、MCu3铜矿化带和MAu1、MAu2金矿化带规模及品位较好。通过对已有地质信息与典型矿床对比分析成矿条件,确定找矿类型、找矿方向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位于东昆仑拉陵灶火河中游的含钼花岗岩体,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通过锆石U-Pb测年,获得其形成年龄为228.49±0.84Ma,属印支期。测年结果为研究东昆仑造山带的成矿期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资料,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与拉陵灶火中游花岗岩有关的铁、铜、钼多金属的主要成矿期也应为印支期。因此今后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应该重点放在与印支期花岗岩岩株有关的铁、铜、钼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3.
有机碳源添加对不同C/N比有机物料氮矿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掺混不同C/N比有机物料土壤中有机氮的矿化进程,及有机碳源添加对其的影响。培养 30周的结果表明:掺混大豆粉的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最快,在第 30d时达到最大;掺混玉米秸粉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最慢;有机碳源的添加明显抑制了有机氮的矿化进程,但这种抑制作用只是暂时的,最终将以有机氮的矿化分解为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成矿预测是在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适合本地区地质特征的成矿理论和假说,采用合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预测区的成矿远景作出预测评价。指出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检查,不断提高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产业关联效应的描述分析,基于产业复杂网络构建了由产业关联个体、产业关联层级和产业关联整体构成的关联结构指标。利用国家和山东省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发现化学、金属冶炼加工、交通与信息设备制造、物流和金融等产业关联效应较强,是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和经济基础结构主干产业,体现了我国工业化后期和信息化前期的结构演化特征,但总体上关联效应的区域与产业异质性较强。在"供给侧改革"、"双创"的背景下,我国需以构建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低公共成本的资源获取与转移方式和宽松的成长环境来提升企业和社会大众的创新动力和能力为核心,在产业关联层面上"建链"、"补链"和"强链"并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与农产品供给关系、加速传统资源类产业升级和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通过促进产业技术持续创新,从根本上带动产业结构跃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相山铀矿田的成矿条件。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研究其成矿条件对今后找矿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构造背景、物质条件、断裂构造和保矿条件这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旱地土壤氮素矿化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有机质、全氮、C/N比差异较大的10种土壤进行盆栽和培养试验,用对数方程、指数方程和幂函数方程对土壤氮素矿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幂函数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土壤N素矿化过程;建立了土壤氮素矿化的一级动力学模式,求出了不同模型中的参数;最后探讨了影响土壤氮素矿化动力学模型系数的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岩浆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的关系及岩浆活动形成演化环境进行了研究,较详细阐述了区内侵入岩受后期构造应力作用,岩石发育次生节理、裂隙。节理以走向北西向及北东向两组为主,其中北西向节理为较早期形成,北东向节理为较晚期形成,且较北西向节理发育,并切割北西向节理。岩石中矿物颗粒分布均匀,无定向组构特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论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毅 《情报科学》1994,15(6):1-6
文章着眼于时间序列,分析了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在量上的扩张、质上的演进和构成上的完善。并在上述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成长进行了理论模拟。认为信息系统的成长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成长既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开放,又依赖于“成长”和“流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1年论证通过、2002年启动执行的第二批重大研究计划之一“真核生物重要生命活动过程的信息基础”的总体情况,及该计划执行2年以来所资助课题的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浅析了该重大研究计划前期资助项目的布局情况和组织管理特点;并根据该重大研究计划存在的问题,在中期评估讨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项目的后期管理及鼓励学科交叉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