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道”范畴,内含着“一”与“多”、“有”与“无”、“ 存”与“亡”、“好”与“劣”等人类对于一切存在的辩证的理解,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是人类智慧中至高的悟性。而西方之“科学”范畴,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手段而已,是支离也。当今“科学”何以能埋下毁灭人类地球的祸根?此乃天下皆以科学为美斯为丑矣之理。对“科学”的迷狂导致了“科学”被滥用、妄用和盗用等严重问题。自恃其有,所以无德;逞强气盛,因此失道。既认识到“科学”之美,又认识到“科学”之丑,方能超越“科学”之失和“科学”之不自由。求科学而不求道,使人类变得野蛮粗鲁、愚味无知,持“科学”之人需要持”之人来启蒙。“全盘西化”乃去高就低、弃大适小、舍本逐末之行为,当弗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管子》之静园之道从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名实相符、“以形务名”是静园之道的认识论基础;虚心应物反映了静园之道的哲学特征;“内德”强调入内心的定静修持;内聚乃为内德之泉源,而内德与儒家的礼、义和法家的法、权又是内在贯通的。静园之道既是认识论,又反映了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3.
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水碗已盛满,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必遭挫败。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是合于自然规律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科学研究模型及其体系具有“形而中”的性质,形而中既非道,也非器,而是象。象乃道的隐性显现,乃器的直接生成之源。依此观之,西方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二分”为前提而产生的原子论为基础的构成论研究传统,可谓“机械式”的“器物学”,长于分析和机械制造;而中国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合一”为前提而产生的“气象学”为基础的生成论的研究传统,长于对生命和整体的把握。二者是彼此独立的两大科学传统。中国传统科学在近代的命运,不是被证伪,而是被打败。世界未来科学的发展,将取决于中西两大科学传统的会通与互补。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的存在价值及其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才能在中国文化现代发展中摆正中国传统科学的位置,才能在世界文化和世界科学的未来发展中,做出中华民族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对“君子慎其独”的理解,停留在道德行为的形而下的层次上,这种理解是肤浅的。事实上,“君子慎其独”具有哲学和道德两种层面的含义,且以哲学层面的含义为根本和基础。“君子慎其独”是在讲道的特点和君子与道的关系,进而说明君子所应持的态度。道是独立自行的而君子有所不明,故君子对道的态度应该是戒慎戒惧。对之进行这样的理解,可以削减中国道德文化与科学文化相对立的尴尬,重新整理、繁荣我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势、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五千年艰难的历程,决定着其精华与糟粕的并存。一方面,它明确地规定“天下变,道亦不变”,唯古是法、唯古是崇的知识价值取向;规定“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逻辑;规定“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但另…  相似文献   

8.
<正>老庄哲学是以虚无为本的哲学。作为道家学派的思想家,老子和庄子都把“道”看作哲学的最高范畴.何谓“道”?《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老子看来,“道”是生于天地万物之前的一种寂静无声,寥廓无形的东西,听之不可闻,视之不可见。它独立存在,运行不止,是天地万物之母。第四章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冲”是古“盅”字,容物的器皿,中间是空的,虚的。这就是说,“道”是空虚的。  相似文献   

9.
先秦学者无不谈“内圣外王之道”。而对“内圣外王之道”阐发得最为详尽的要数儒、道、墨三家。“内圣外王”既是三家的人格理想,也是三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三者都是以远古圣王修已治人之道为原型的。共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使三家“内圣外王”学说有其相同相通之处。而不同的阶级立场、不同的生存区域与对时代的不同感受,又使三家“内圣外王”学说存在着质的区别。三者之间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内圣外王”的原型、“内圣”之道和“外王”之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中对“道”的认同是通过一种“圆而神”的悟觉思维实现的。它与整个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中对“道”的认同是相同的,中国绘画艺术中也同样追求“圆”之美。从表层(“象”之审美层次)而言,是追求着一种外在形式与结构之“圆”或完整的“空间境象”,包括特定的物理空间之圆,而从深层而言,则是要达到“气”圆与“理”圆。  相似文献   

11.
本以中国传统哲学、化背景为依托,对中国艺术中的“势”的内涵及其形成机制作了概观性梳理,认为“势”在中国艺术中是通过蕴含性、趋向性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道”的运行状态;“势”的生成是一个“道之势--心之势--形之势”的同构机制:“势”的艺术创造在于“即体成势”。  相似文献   

1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源之水即孟子所云“无本之水”——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转瞬盈满,也转瞬即干。而有本之水则是“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料而后进,放乎四海”,有着鲜活的源泉,源源不断,又坚持不停息地流淌,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把“道”作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老子的哲学(即道家)就是对“道”进行系统论证的哲学。老子的“道”的涵义是什么呢?《老子》第十四章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卸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  相似文献   

14.
《易经》中的“物极必反”之理强调“盛”与“衰”之间的相互转化,而《老子》,则单向侧重“由盛及衰”的一面。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保身守国的“持盈守谦”之术产生了。两汉外戚作为整体的绵延不绝与作为个体的忽生忽灭的特点正好与上述观念 形成“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说的“道”并非什么做人或治国安邦之“道理”,而是学习的方法,“传道”就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它在教师的职责中是第一重要的内容,所以,韩愈才将其置于“受业解惑”之前。原因也不难解释,为师者如果只是讲授学业解释疑难而疏于学习方法的传授,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而已。因为“道”有限而“惑”无穷,用有限之“道”来解决无限之“惑”才是为师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言语”与“辩论”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中国人对巧言善辩一向持反感态度,认为它是产生不和谐的祸道之一;而美国人则认为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最有效途径,有利于解决分歧。不同的古代哲学是导致中美“言”“辩”观之差异的原因。中国古代儒家对“仁”、“礼”、“和”的追求以及道家对“无为”的追求是其“言”“辩”观的哲学基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修辞学则直接导致了美国的“言”、“辩”观。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点影响着教学反思(一)传统哲学观点的主要内容哲学观点是对人、事、物的基本看法和主张,它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它既可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也可能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时起着积极指导作用的哲学观点也可能成了阻碍进步的障碍。就其对人们的影响程度而言,总结种种传统哲学观点,其中成为当今发展障碍的主要有“道”与“和”。“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自先秦起,人们虽然对其歧见迭出,但他们又不约而同地赋予“道”以终极真理或规律总合之意,并将之归…  相似文献   

18.
“反动”是《庄子》思想和言说的一个特点,“反”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从道与社会、道与物、道与个人的关系以及达道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可明了“动中之反”和“静中之反”。动静是“反”的两个方面,向道返归是运动的态势,向道返归又要求虚静之心。庄子“反动”的思想是由一种特别的言说印“反动”的言说来表达的;它的指归是向道返归而达到真正自由的无为无待的社会境界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9.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本体,也是通过主体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状态或境界。“道”不是实体,不可言说,不可分析,只能诉诸于主体的心性直觉。通过对“道”的直觉思维来把握和表达人的超越性理想和形上追求,是中国传统哲学通往形上境界的特有门径和思维特质,而这种思维特质的形成,正与肇端于先秦时期的“言意之辨”有着深刻的关联。可以说“言意之辨”既是这种超越而内在的直觉思维形成的深层原因,也是其成为传统和特质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20.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推崇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董仲舒称之为“五常之道”(董仲舒《贤良对策》),即是说,它是人类社会五种恒常不变的道德规范。“五常”之中的“信”,指的就是诚信。朱熹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朱熹《中庸章句》)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可见诚信对于一个社会、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