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焰 《新闻采编》2006,(6):13-14
当今,传播媒介已将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与社会建立了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从普通百姓到国家领导人,从日常生活到国际事务,都离不开传播媒介的辐射。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政治家们就已经意识到利用传播媒介对于他们的政治活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手机短信独具的传播特点对政府形象塑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当今社会,政府更看重利用网络,尤其是微博等新方式来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对手机短信的重视不足。通过对手机短信传播特点和政府利用手机短信的案例的研究,从传播学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政府利用手机短信提升形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态势下,各大主流城市纷纷通过广泛参与全球经济、不断推动区域发展从而塑造和推广自身的形象。在实践过程中,政务微博作为党和政府执政资源的一部分,因其对政府形象的广泛影响和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越来越被公众所关注。良好的政府形象既是政府赢得公众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和塑造城市名片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厘清政务微博建构政府形象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走出一条建构织博为民、问政利民、取信于民政府形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内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政府本身就是媒介 ,政府施政的过程 ,就是政府传播自己形象的过程。光“练”不“说” ,不会形成应有的形象 ;光“说”不“练”(或者“练”与“说”两张皮 ) ,形象也将大打折扣。政府形象构建、传播的真谛是 :确立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 ,通过塑造、改善、提升政府形象来加强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公信力、吸引力。即政府形象传播以社会公众认可、支持为前提 ,以“推销”政府的理念、服务、影响为指归  相似文献   

5.
数字新媒体为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提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塑造政府形象的传播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了解数字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熟悉数字新媒体传播渠道,有助于在新的数字媒体环境中为我国政府形象塑造,寻找新的、可利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发布渠道、组织结构等方面展开融合,开放性与互动性成为今日媒介环境的重要特征,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被广泛运用以来,传统媒体与政府的"权威发布"被重新定义,政府官员的媒介形象屡屡成为网民的话题和关注点。随着媒介使用的主动性增强、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不仅局限于认识和评价官员形象,更存在对其进行消解和重构的可能,融媒体时代的政府官员形象建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第一夫人在外交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被媒体和大众瞩目,各国的政治传播也纷纷将第一夫人的形象构建和传播提上日程。彭丽媛作为第一夫人,在展现中国形象、为国家领导人助力及为社会注入正能量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人和世界树立了一个"新式传统女性典范"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视野中的政府形象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嵒  王亚男 《新闻界》2005,(6):66-67
一、对政府形象概念的界定 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可简称为政府形象根据政府育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政府形象也有广义和狭义上的理解广义的政府是指各国国家机关构成的整体,即人们通常所讲的国家政权,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机关等。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人们往日常生活中较广泛地采用政府这一狭义的用法。也就是说,广义而言,政府即国家,狭义而言,政府从属于国家。  相似文献   

9.
10.
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我国媒体传播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此种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作用已很难再次实现突破,网络、手机等新闻传播成为了当代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闻网站角度,分析了其对区域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意义与策略。希望以下内容的论述可以促进我国新闻行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府形象传播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进行了开创性探索,论文建构的四个理论模式——政府形象形成的基本模式;政府形象传播的基本模式(政府行为+解释政府行为=政府形象传播);政府形象传播的扩展模式;中国政府形象传播的目标模式,为政府形象传播的理论建设和实务操作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思路,对当前对内对外新闻传播和政治传播也有新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程凤 《新闻世界》2011,(8):248-249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作为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引发了美国公众对美国政府形象的质疑。本文从奥巴马政府在漏油事件的各阶段的公关手段,分析突发事件中政府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曹劲松 《青年记者》2010,(13):36-38
政府形象传播是政府传播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各类传播活动的目的所在,体现了政府传播的基本诉求。政府形象传播作为一种渗透到各种传播活动中的内在诉求,除了在各种传播活动中予以充分表达和体现外,还可以通过专门的形象传播设计、策划,加以组织实施和舆论主导,以良好的政府媒体形象影响公众认知。认真分析政府形象传播过程的诸要素,强化这一过程中的政府责任,有助于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选择和运用传播路径,不断优化为媒体和公众服务的工作机制,赢得自身形象传播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李馨 《报刊之友》2010,(9):104-105
本文在传播学的视野下对我国近年的形象研究进行了回顾,定义了"形象"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并指明传播媒介在形象形成、传播及被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强调要分清媒介形象与客观真实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李馨 《今传媒》2010,18(9):104-105
本文在传播学的视野下对我国近年的形象研究进行了回顾,定义了"形象"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并指明传播媒介在形象形成、传播及被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强调要分清媒介形象与客观真实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综合感知和认识后形成印象的总和。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无形的资本,是政府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公众对政府信任感和认同感,是政府是减少政策执行阻力、提高政策效力、降低政策运行成本的重要前提,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web2.0这个概念出现之后,以迅猛的势头将众多的新兴技术和理念渗透到我们生活和思想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入Web2.0时代。Web2.0实现和提供一个公开化、交互性的网络平台,其高度的公开化和互动化为政府实现与公众广泛深入的互动,向公众传播和提升的政府形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网络是一个复杂环境,高度的自由也是政府形象的传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试分析web2.0时代政府形象传播新特征和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12):48-51
本文在对十年来我国政府形象传播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归纳了国内有关政府形象传播研究所涉及到的五个主要方面,分别是: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要素及传播模型的研究、传播困境及对策的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地方政府和组织机构的形象传播研究以及其他视角下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本文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简要的评述,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形象传播研究的若干问题和改进方向,藉此为政府形象传播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指的政府形象传播,是基于“政府行为+解释政府行为=政府形象传播”框架下的传播行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政府形象传播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政府形象传播内容的性质不同,将其分为常态传播和非常态传播;根据政府形象传播的表现形态或运作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塑形传播和矫形传播;根据政府形象传播对象的归属不同,将其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根据政府形象传播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自己传播和他人传播。文章从以上几种政府形象传播的类型入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政府形象传播的不同运作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国家领导人形象是政府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习近平排队买包子"相关传播活动是政府形象传播的一次全新尝试。基于此,从传播流的理论视角出发,以习近平排队买包子事件引发的信息传播活动为例,分析其信息流和影响流走向,探寻新媒体语境下政府形象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政府形象塑造是建设现代政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形象是政府所拥有的特殊资源。传播政府形象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环节,在政府形象传播的诸多手段和方法中,大众传媒对于政府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是不言而喻的。微博是一种新媒体,其功能强大,具有比传统媒体更为便捷和高效的特点,它的出现和发展对政府形象的传播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运用微博科学传播政府形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政府要用更加智慧的方式开发和利用微博,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添砖加瓦:开通微博,塑造亲民形象;关注热点,塑造高效形象;即时更新,修复受损形象;付诸实践,树立负责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