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电访”、“校访”不能完全替代家访 家访,即老师到学生家中访问。在过去,它是家校联系的主要方式。现在,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及教育环境的改变,家校联系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如教师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我们可以称之为“电访”;又如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到学校访问、开办家长学校等,我们可以称之为“校访”。  相似文献   

2.
“家访”是班主任进行家长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家访不但能和家长沟通情况,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好学生,那么,对于青年班主任来说,如何做好家访工作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做一个好班主任,少不了对学生进行家访。成功的家访不仅可以沟通老师与家长的联系,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解决一些在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增进师生情感,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班主任采用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与家长联系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家访,正在被淡化,校访已经形成时尚。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方式,往往是打电话交流,开家长座谈会,或者把家长请进学校,请到办公室,让班主任的“家访”变成家长的“访校”。  相似文献   

5.
做一个好班主任,少不了对学生进行家访。成功的家访不仅可以沟通老师与家长的联系,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解决一些在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增进师生情感,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教师、家长、学生联系的纽带,教师走访学生家庭,可以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了解,也可能会使家长和学生对老师产生不该有的误解.其实,如果教师在家访中讲究制度、风度和适度,很多误解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家访一直是加强家校联系的传统而有效的方式,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家访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QQ 群、家长委员会、校讯通等方式成了传统的“走访式”的有效补充.很多时候,老师对家访时间、方式的选择决定了家访工作能取得怎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家访秘诀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剑 《教育艺术》2003,(3):53-53
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生活的一致,家庭生活和学生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家访是班主任与家庭取得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家访取得良好效果,可以尝试以下几条秘诀。 一、让学生在场 “家访”,顾名思义是班主任到学生家里与家长相互交流学生的情况,以便相互配合,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有人认为家访时学生在场与不在场都一样,其实  相似文献   

9.
李振清  胡湘亭 《教师》2008,(24):24-24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家访,可以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解决一些在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家访也要慎重“初战”,做好初次家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家访三得     
搞好学校工作,离不开家庭的配合,而家访,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家访能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因此,家访工作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徐卫 《四川教育》2012,(2):33-33
“家访”一般有i种情况:一是学生在近一段时间里出了什么问题,家长又没能到学校来协助老师解决问题.无奈之下老师只好亲自登门造访,这是一种被迫性的家访;二是学校有硬性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家访,于是,老师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孩子的家庭进行探访,这是一种半主动半被动的家访;三是教师出于对某位学生特别的关注,认为有必要与家长交流沟通.于是进行主动性的家访。  相似文献   

12.
家访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的普及,老师和家长的联系似乎“触手可及”,很多老师认为传统意义上“进家人户”的家访费时费力,已经落伍了。  相似文献   

13.
在电话、网络等通讯手段日趋便利的今天,我已经习惯了给家长打电话、发短信,或者直接在网上建立QQ家长群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对学生实施教育。但今年寒假,年级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住校学生进行的家访让我意识到:家访作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是电话和“伊妹儿”无法取代的。家访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和家长内心真正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在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电话、短信、发邮件等成了班主任和家长联系的主要手段,走家串户式的家访离人们越来越远了。其实,上门家访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优秀的班主任,就会把两者结合起来,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融洽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增进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了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利用家访,寻求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建立一种和谐的沟通关系,是保证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的影响、家庭所提供的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和意志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呢?利用家访,教师积极寻求与家长合作沟通的方法,建立一种和谐、有效的沟通关系,是保证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校、家庭的联系,多角度地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会更加有利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态度。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不断的家访工作,尽快掌握与家长的相处、交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永品 《学周刊C版》2019,(6):154-15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家校沟通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通过电话、短信、家访、家长会、QQ群、教育博客等方式能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校访是家访的辅助手段,又和家访相辅相成,成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贺晓春 《江西教育》2003,(15):30-30
随着社会的进步,通讯业的发展,教师利用电话与学生、家长联系,既方便又快捷,但同时衍生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教师淡漠甚至遗忘了一个重要工作———家访。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的心理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他们有着各自的理想和梦幻,也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困惑。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理解和帮助。家访,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纽带。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探讨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话的普及,老师上门家访的越来越少了,电话成了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工具,被人们称为“电话家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话的普及,老师上门家访的越来越少了,电话成了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工具,被人们称为“电话家访”。“电话家访”的第一个优点是快捷。通过电话,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可以迅速告知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情况,不失时机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特别是遇有学生生病或学生出走等紧急情况时,家长与教师利用电话直接交谈,往往可以赢得时间,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电话家访”的第二个优点是方便。老师无需走街串巷,走家串户,只要坐在办公室即可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在家庭的情况。有时一节课的时间可以与好几个家长取得联系。这样既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