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水杨酸为模板分子,通过制备印迹聚合物作为敏感材料,制成检测水杨酸的电导型传感器.测试了水杨酸印迹聚物[P(SA)]对水杨酸(SA)的吸附特性.该传感器在pH6.0的缓冲介质中,对浓度范围为0.01~0.1mmol L-1的水杨酸有明显的电导响应,寿命为5个月.通过对传感器选择性,灵敏度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证明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作为敏感物质用于水杨酸传感器的开发研制.  相似文献   

2.
应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单体电聚合生成了对麻黄素敏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以此薄膜为关键元件制备了麻黄素电容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麻黄素有明显响应,且对与麻黄素结构相似物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选择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及对映异构混合物的手性拆分,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色谱固定相用于分离和对药物以及环境有害物质的检测的研究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各种化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作为酶模拟催化剂的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以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采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洗脱模板分子,优化制备过程的条件,获得了L-酪氨酸(L-Tyrosine)分子印迹传感器敏感膜。并通过循环伏安法(CV)、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三种方法考察了电极的性能;在循环伏安法(CV)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模板分子L-酪氨酸在磷酸缓冲溶液(PH=8.0)中与功能单体邻苯二胺能聚合并吸附在金电极表面,并且在聚合前后及洗脱模板分子前后峰电流有明显差异;由示差脉冲法(DPV)测试结果表明,在(1×10-22.0)mg/m L范围内,峰电流与L-酪氨酸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检出为2.0 mg/m L。选择识别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修饰电极对与L-酪氨酸相似的L-苯丙氨酸、L-丙氨酸、L-色氨酸、L-天冬氨酸的电流响应很小,说明分子印迹传感膜对L-酪氨酸有特异性识别功能;EIS方法测试表明,印迹电极对L-酪氨酸分子具有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芹菜甲素为模板分子,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芹菜甲素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s),并通过动态吸附、静态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对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芹菜甲素的浓度为0.1 mmol L~(-1),吸附时间为12 h时,MIPs达到吸附平衡且最大吸附量为3.561 mg g~(-1).Scatchard分析表明,在MIPs中存在高亲和性和低亲和性两种结合位点,而在NIPs中只存在一种非特异性结合位点.选择吸附实验表明,MIPs对芹菜甲素具有高选择性和良好的专一识别性能.该研究可为芹菜甲素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分离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芹菜甲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丙烯酰基功能化的磁性Fe3O4粒子表面制备三唑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对磁性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三唑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三唑磷分子存在较高的吸附特异性,以此印迹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剂,成功地应用将三唑磷从有机磷农药混合液中分离和富集,富集因子高达40,分离因数SCPF/TAP低达10-4。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子印迹技术,以苏丹红I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做引发剂,制备了苏丹红I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静态平衡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I选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苏丹I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为复杂样品中的苏丹红I的选择性富集及快速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苏丹红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识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子印迹技术,以苏丹红Ⅰ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做引发剂,制备了苏丹红Ⅰ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静态平衡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选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苏丹Ⅰ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为复杂样品中的苏丹红I的选择性富集及快速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介绍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基本方法,并对其在色谱分析、传感器、抗体和受体模拟物以及模拟酶催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分子识别技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特异识别性能,可以有效地分离开分子结构类似的几种物质,因此,分子印迹技术已广泛用于固相萃取、手性药物分离、化学仿生传感器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以观音竹(Bambusamultiplexvar.riviereorum)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蛋白激酶基因BmPtil的启动子片段,长度为1466bp,通过HamCARE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表明:该序列中除含有TATA-box、CAAT-box等基本顺武作用元件外,还发现1个参与生理周期调控的元件、1个厌氧诱导的顺式元件,1个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1个光诱导MYB位点、1个水杨酸响应元件、1个赤霉素响应元件、1个低温响应元件、2个ABA与VPl响应元件和2个激素响应元件.表明BmPtil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干旱、光照、氧气、低温等环境因子以及脱落酸、水杨酸、赤霉素等激素的调控.此外,推测BmPtil基因的表达可能与植株的生理周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微波法快速合成水杨酸异辛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辐射下,用对甲基苯磺酸作水杨酸和异辛醇的酯化催化剂合成水杨酸异辛酯.探索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得到较好的反应条件:醇酸比2∶1,辐射时间20~25min(40%P,560W),催化剂与酸比值1∶12,加带水剂.酯化率可达98.60%以上.与常规加热法相比具有醇酸比低,反应时间短,节约能源、操作简便、酯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为材料,研究水杨酸对盐渍条件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一定浓度的水杨酸能够缓解幼苗盐害。表现为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叶片渗透势降低。同时,幼苗鲜重、干重增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水杨酸为原料合成3-羧基水杨醛。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响应面实验因素与中心水平。根据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以合成产率为响应值,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4.30 h,反应温度80.62℃,氨水加入量14.69 mL。此条件下合成产率为4.40%。该合成工艺条件产率较高且稳定,可以作为3-羧基水杨醛合成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经O-酰化反应合成乙酰水杨酸,比较了草酸、柠檬酸、无水碳酸钠、三氯化铝4种不同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催化剂和最佳反应条件,即水杨酸(3.0g)与乙酸酐(7.5g)摩尔比为1:3,以柠檬酸为催化剂,用量为1.0g,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70℃,乙酰水杨酸产率可达89.8%.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简单、快速、经济,产品质量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复方苯甲酸酊中水杨酸和苯甲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复方苯甲酸酊剂中水杨酸和苯甲酸含量的方法:先用中和滴定法测定酊剂中两酸的总量,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酸酊中水杨酸的含量,总酸量减去水杨酸的含量即为苯甲酸的含量.经精密度实验和回收实验检测,该方法准确、可靠,并且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脱铝超稳Y沸石催化对羟基苯甲酸与异戊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硅铝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反应在6h内完成,酯转化率达58.0%.同时,对水杨酸与异戊醇的酯化反应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水杨酸为原料,氯磺酸为磺化剂,在四氯化碳溶剂中反应制得5-磺酰氯水杨酸(5-SO2Cl-Sal),然后用锡和浓盐酸还原,合成了5,5’-二硫代二水杨酸(5,5’-DTDS)和5-巯基水杨酸(5-SH-Sal).用5-SH-Sal与氯化汞反应得到了1∶1型和2∶1型的巯基与Hg(II)键合的两种Hg(II)配合物,而5,5’-DTDS在乙醇/水混合液中与Hg(II)离子不反应.发现了一种以苯系磺酰氯为原料,还原制备二硫代二苯系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幼苗耐受性应答的影响.本研究以水稻为材料,用1 mmol/L的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叶片进行喷雾处理,静置24 h后,经SA处理后的水稻幼苗再经过1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0-48 h.结果表明,经外源水杨酸处理的水稻幼苗,能显著增强体内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能增强水稻幼苗自身抗氧化系统中酶的活性,减轻和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等抗旱性物质对地膜旱作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能延缓叶片衰老,使地膜旱作水稻后期保持较高功能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籽粒灌浆,提高产量,其中乙酰水杨酸处理增产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