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问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哪一个外国剧本对中国的影响最大?毫无疑问,要首推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又名《娜拉》)了。 不是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不是法国英里哀的喜剧,也不是德国的席勒、意大利的哥尔多尼诸人的作品,而独独是北欧半岛上一个偏僻小国的这位剧作家的这个剧本,最先从中国的舞台上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于中国社会,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据阿英同志考证,第一个把易卜生介绍到中国来的,是鲁迅先生。他在一九○七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两文中,相继对易卜生作了评介,指出“伊孛生之所描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阶段提倡的“民主”“科学”的内涵较第一阶段有了深化,也是民族救亡向前和向上的发展。从五四启蒙到五四政治运动,不是“民族主义淹没了文化启蒙”,而是“启蒙运动本身救亡目标的实践表现”;从五四启蒙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是“偏离了新文化运动的初始航向,而是纠正了初始目标脱离实际的航向的道路选择”;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绝不是‘超时’的盲从,而是民族救亡在更高水平上的历史选择”,可见“文化断裂论”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国民的身体健康情况,关系着民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人们不仅关心吃的好不好,而且也愈加关注吃的健不健康、安不安全,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从之前的“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到最近的“肯德基鸡肉来源”、“染色馒头”、“白酒塑化剂”等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没有离开过大家的视线,大家似乎都谈“食品”色变产生恐惧心理,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是一些个别事例还是普遍存在的?其实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从一方面揭示了我国食品企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从而导致了我国食品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随着我国的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社会各界研究和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王赫 《华章》2013,(28)
“限娱令”两年,荧屏综艺节目经历了从震荡、迷茫到涅槃重生的过程,“天下电视,立在新闻,赢在娱乐”的说法被再一次印证。要想娱乐节目立得住,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绝不是这种单一的盲目的拷贝式的开展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5.
自问     
这一期我们策划了“马加爵现象”这个话题。这恐怕是当代校园、当代青年乃至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马加爵只是一个个体。然而,在这里,我们十分不想却又不得不用上“现象”这个词。一个事件,一旦发展成一种现象,它对社会影响的程度可想而知。我们做这个话题,绝不是来哗众取宠,更不是随波逐流。我们是想唤醒每一位大学生,每一名当代青年,每一个社会中人,请大家自己都反思一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为“马加爵现象”的发生都做了什么。当我们只顾为一己之私奔波忙碌,而忽视社会大环境的营造时;当我们心中只有“人人为我”的意念,而毫无“…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话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频发.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现在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出发,在总结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其中尤以诸葛亮最让人津津乐道.诸葛亮,字孔明,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而使其名声大噪.在人们的心目中,诸葛亮被作为“忠贞”与“智慧”的化身,尤其是对“智慧”,简直神话到了先知先觉的超人地步,即所谓“三绝”之“智绝”,对此,后世史论家有人更多地强调其玩弄权术,诡计多端,如苏轼《诸葛亮证》中就谈到诸葛亮“仁义诈力之杂用”的问题,即使是把诸葛亮塑为智绝贤相的毛宗岗,也在一些杂注中对诸葛亮略自微词,鲁迅更是批评作者“状诸葛之多智慧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然而,这些观点无法改变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诸葛亮的智绝贤能的形象,也无法改变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每年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额的财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食品出口、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食品卫生与安全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亟待我们一起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关乎老百姓的生命,也关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历了从吃不饱到能吃饱,从能吃饱到要吃好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问题的焦点。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分析广东省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解决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通俗地说,观察绝不能停留在“看到了没有”而应侧重在“看见了什么” 进而产生“想到了什么”。绝不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去了,或是将社会现象摆在学生面前了,就等于教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常有意培养和无意培养其最终结果是差异很大的。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有密切关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与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方案有密切关系。探讨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绝不是老生常谈,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仍然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所讲的“卡夫丁峡谷”的确切含义 ,不是笼统地指资本主义制度 ,而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灾难。“可以”是指可能 ,不是现实 ,而又绝不是不可能。从当时的外部条件和公社自身看 ,俄国都有“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可能。同时 ,马克思也看到了公社所面临的矛盾。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要因各国具体历史环境的不同而不同。马克思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但不能做简单的对照。中国未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的充分发展而进入社会主义 ,并没有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根据健康中国理念下的社会建设发展目标,分析辽宁省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在辽宁省域内10个乡镇中挑选20家食品生产单位与200位消费者,对研究区域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当前辽宁省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根据调查结果建立具体的食品安全法制监管措施,从建立检测制度、社会舆论引导机制、提高监管力度以及法制与法治相结合的手段,实现乡村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3.
闭关自守并不是古代中国的主要特点,对外开放的现象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曾长期存在.从明正德年间到鸦片战争期间,闭关自守才成为国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近代以来即使是被动的“门户开放“,从中国社会发展来看,也是进步的.反思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思想和实践,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反抗外国入侵与实行对外开放的关系;对外开放必须从本国情况出发;对外开放必须与对内改革相结合;历史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14.
公共治理: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一个关乎百姓健康乃至生命的重大问题,对我国社会的经济安全、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此种形势之下,迫切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市场失灵、志愿失灵等可能性存在使得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日益凸显。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的最佳模式,不是完善的市场机制、完善的政府管制,也不是完善的非营利组织,而是在三者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以期完善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账局、票号入手研究了中国早期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以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为依据,对当前金融学科中“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银行是工场手工业和大商业发展阶段的产物,绝不是机器工业和资本主义国家才会产生银行”、“借贷资本性质和借贷资本来源”、“贷款利息率的低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文在以总结经验和批判性反思进入“百年文学”的谱系时,主要是从中国的视点而不是单纯以西方的观念来审视这一段漫长的文学岁月,着重采取内部(中国)而非外部(西方)的准绳,来选择与确认在20世纪文学中重要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有: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焦虑与实践;从文学的社会角度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学;中国新文学的审美形态;现代传媒和文学生产;中国作家的情感方式与精神状况;作为特殊现象的放逐诗学与留学生文学;“西方话语”被“拿来”以后该放到怎样的中国语境和话题中运用……等等。  相似文献   

17.
论文在以总结经验和批判性反思进入“百年文学”的谱系时,主要是从中国的视点而不是单纯以西方的观念来审视这—段漫长的文学岁月,着重采取内部(中国)而非外部(西方)的准绳,来选择与确认在加世纪文学中重要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有: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焦虑与实践;从文学的社会角度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学;中国新文学的审美形态;现代传媒和文学生产;中国作家的情感方式与精神状况;作为特殊现象的放逐诗学与留学生文学;“西方话语”被“拿来”以后该放到怎样的中国语境和话题中运用……等等。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是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产生的特有的社会现象.以问题导向为主的传统研究思路主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违法犯罪行为等.然而多年积累的大量研究结论仍将此现象视为社会顽疾不易蠲除,困顿于问题之中而意图找到解决之道.在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导向的研究思路在国内学者中开始萌芽,从抗逆力、心理韧性到心理资本的理论与评估,这一思路重点关注相似背景下“成功”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求跳出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违法犯罪行为更具预防和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从“中国式离婚”到“中国式相亲”,从“中国式插队”到“中国式治堵”……再到连日来热侃冷聊、快传短播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现象,是自嘲还是警醒?我以为:“中国式”现象,一半自嘲一半警醒.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大胆直率的文章。作者对当前的青春文学创作提出了尖锐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作者把中国与韩国两国的“80年代后”的文学现象做了比较后,觉得中国的“80后”有些作家文学创作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是近乎道德沦丧。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不是以昂扬的笔调描写当代青年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不是写青年人热情向上的精神,而是写他的虚伪、残酷以及纸醉金迷的人生等等。而同是“80年代后”的韩国作家,他们笔下的青年则充满阳光、积极进取,他们的道德水平、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人敬佩。作者把两国青年作家的作品相比较后,对中国的青年作家提出严厉的批评,认为有的作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不是提倡文明的道德精神,而是渲染残酷和丑恶的现象,渲染做人的“两面”现象。这种社会现象的两极,反映的是精神世界的两极现象,有些作家不批评这些不良的道德现象,反过来还津津有味地加以宣扬,这是中国“80后”作家的悲哀。由此,作者提出要重视文学作品中的道德问题,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应当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道德精神,而不是宣扬丑恶的社会现象。在写法上,作者开头直截了当地把中、韩两国“80年代后”作家作品的不同主题做出比较,用比衬的办法提出问题,然后丝丝入扣,抓住实质——两国作家的不同写作状态所写出来的不同作品,实质上是如何对待社会人生的问题,如何对待社会道德的问题,这就是两国作家的质的区别。作者文笔尖锐,论述有序,对问题的理解较深。虽然对某些问题的提法可能存在偏颇,但作者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对某些社会现象提出严厉的批评还是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