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开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读课题或初读课文后质疑,旨在引发学生思考,但当学生将思考的问题交流以后,教师往往既不作梳理、整合,也不明确重点,以引发更深入的思维活动,而是一句话打发学生:“同学们都提得很好,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再次阅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郑百苗 《福建教育》2005,(11A):30-32
[聚焦缘由]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常有这样的现象:开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读课题或初读课文后质疑,旨在引发学生思考,但当学生交流问题以后,教师往往既不作梳理、整合,也不明确重点,以引发更深入的思维活动。而是一句话打发学生:“同学们都提得很好,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再次阅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如此引导,看似在开放中激发思考,可因为“问域”宽泛,  相似文献   

3.
“应试教育”最主要的弊端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的呆板,失去了主动性,常出现听课都懂,做作业时又无从下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改变这种教师包办思维的教学方法,改成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让学生通过自学、思考、理解,独立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采用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学习的向导,有效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积极思考。数学与问题紧密联系,因此,教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要生动且深刻:既要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提供思考的空间,又要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怎样的问题才是以学生思考为目标的“真”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提高二十一世纪高校教师的思维素质。高校教师的作用是激励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育以追求知识为最高目标,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应是未知领域的探索者。为适应高教事业的发展,教师的思维方式必须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不能将所受知识赋予绝对真理的色彩,而应在开拓未知领域中积累新的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知识是思维的结晶,高校教育中传授知识和引导思维并重,教师必须既掌握“教材序”,又掌握“探索序”。任何探索,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已知和未知的矛盾统一体,教师既懂“已知”,又熟悉“未知”,才能将学生引向学科前沿。如何选准引发问题的生长点,要求教师既有学科知识又有“问题逻辑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技巧。科学知识是在一系列谬误中实现的。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是排除错觉,误解的过程,教师要告诉学生的“何道可以得是”,又要告诉学生“何道将以成非”,必须研究谬误。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突出教师“引发”与学生“思考”的地位,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教育心理学指出:“给学生提出问题,即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显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数学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提倡数学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思维的批判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的数学学习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郑百苗 《河北教育》2005,(10):19-21
[缘由聚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读课题或初读课文后质疑,旨在引发学生思考,但当学生将思考的问题交流以后,教师往往既不作梳理、整合,也不明确重点,以引发更深入的思维活动,而是用一句话打发学生:  相似文献   

9.
一、培养思维的自觉性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情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仓帔问题隋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睛趣。例:9+2=11运用凑十法,引导学生观察例题的实物图和图解,结合操作活动。“想:9加1得1( ),1( )加1得11。”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可燃点”,是指能引爆学生思维火花的地方。这只是用了个比喻的说法而已,就其实质内容而言,它是指课堂上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思辩性、层次性、多面性。它不但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热烈讨论,而且能带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从而成为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一把钥匙。在实施课堂研究性学习时,“可燃点”具有如下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最高体现,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可燃点”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教《鸿门宴》时,我设计了这样一堂辩论课:“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已是当下的共识,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笔曾听过无数节观摩课、优质课、研究课,这些课课堂表面上一片热闹,讨论声不绝于耳,实际上教师们仍不自觉地陷入“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的魔圈,其实质是一言堂,教师一人包打天下。为此,笔常常反思: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大包大揽,剥夺学生的思考?经过实践,笔认为,教师不如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出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教师只在关键处作适当导引,以免讨论偏离话题,这样,既加深了对学生的理解,又发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意识,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的点拨,被喻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学习方法的“点金之术”。“点”就是教师对学生要善于启发诱导,使之获得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拨”就是教师拨开学生思维上的迷雾,拨正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用“点拨术”,就要讲究点拨的方法。循循善诱,引向深入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这种情况: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也能答出一二,且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应在肯定学生认识方向的基础上启发诱导,顺势点拨,使其认识更加系统和深入。造阶搭梯,指点迷津当学生遇到难…  相似文献   

13.
杜厚娴 《江苏教育》2023,(40):50-51+55+3
驱动性问题是推动数学教学发展的原动力,是对学生、教师及生成资源的思维挑战,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以驱动性问题推动教学走向深入,教师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以数学的思维提出问题,以数学的素养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应喜 《江西教育》2007,(12):16-16
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1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的点拨要给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稍微复杂的问题,感到困难的是对这个问题不知怎样去思考,这时教师的点拨就是要及时地给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提出思考的方法,让他们沿着教师引导的方向通过自己的思考来领悟问题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思维误入歧途,使他们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如学生学了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李林喝了一杯牛奶的16,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杯的13,再倒满水后又喝了半杯,又加满了水,最后把一杯都喝了。问李林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如果学生…  相似文献   

16.
卢钢  王珏 《地理教育》2010,(5):55-56
一、“问题导学”的内涵“问题导学”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问题情景引导下,学生收集素材、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发争论、深入思考、不断探究、得出结论,并通过运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和升华。其基本操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7.
“启发”二字源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莉不复也。”意思是学生处于求懂而未求懂透,想说而说不出的积极思维状态中,教师才给予开导,教师“举一”,学生应“反三"。孔子的启发既用讲说又用提问。“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就是用问题启发。引导发问者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的艺术余茂管很早以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就曾指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到了本世纪,美国教育家贝斯特又明确提出:“学校的存在总要教些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思维的能力。”现在很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教会学生思考的...  相似文献   

19.
瞄准时机,“愤”、“悱”而启。孔子认为,启发必须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时进行。这就是说学生思维处于“懂”与“不懂”的边缘时,进行启发,教学效果最佳。有这样一题:求图1梯形中阴影部分面积。问题提出后,六年级某班学生约有12-3分钟的“冷场”,过后有些学生议论起来,但都似懂非懂。此时教师用幻灯机打出图2至图4:问: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都不变,图1到图4中,阴影部分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经过思考,一部分学生明确了解题思路,但仍有部分学生迷惑不解,于是,教师进一步启发:梯形内空白三角形的顶点在下底边上任…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当学生拿着一道经过长时间思考后还未解出的问题来请教时,教师只要略加点拨,学生便会说:“噢,原来是这样!我懂了!”这种使学生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顿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