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读,尤其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它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中"读"的训练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朗读教学逐渐成为不少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朗读教学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李文 《成才之路》2011,(21):85-8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情境,以读促思,感悟文本蕴涵的思想内涵,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好。"课堂上,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对文章的内容获得真切的感受,才能对文章表达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满人唐彪认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叶圣陶说过:"语言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列伟。"可见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充分地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5.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味蕴藏在朗读里。朗读是教学语文的根本大法,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都不会有了,包括‘人文性’。"教学中,我们应创设美读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情意绵绵的朗读中读活文本,读出诗情,读出画面,品出诗味,感悟诗韵,使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香。教学《山雨》一文,我巧引学生读文想画,品味雨声,体味雨景,读出醇美的语文香。  相似文献   

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教学中读是关键。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读",尤其是在中学,认为读只是在小学低年级的事。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读"。如何指导学生去读,已成了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祖翠华 《考试周刊》2011,(16):52-5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的"热心"于课改的语文教师一味地模仿一些特级教师的风范,教学理念虽然发生了很大转变,但是因盲目地追"星"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文本和课堂生成进行有效处理。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要立足于语言学习,通过潜心解读文本,创设多种方式,优化训练手段,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大胆地诉说,在画中想象体验,在写中升华延伸,进行扎实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展现语文魅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读尤为关键,既要抓牢学生的课文文本阅读,也要多读课外书籍.如此,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读通句子,理解文章,开阔眼界,以文本为载体,学习书面表达方法、技巧,受到情感教育,并升华情感.凡事讲究的是方法,朗读教学也是一样,方法若是到位,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背景,对创设读的情境,体验文本情感;设计读的问题,感悟人文精神;开展读的活动,深入文本对话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取得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读通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底线”,那么我认为对文本中出现的词语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底线”中的“底线”,学生如果连课文中出现的词语都不能够准确理解,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也只能是浮光掠影。扎实、灵动而有效的词语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词语的含义,并能丰富文本的内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让语文课有了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把研究聚焦于"怎么教",忽视了对"教什么"的思考,造成了"非语文与泛语文"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课堂虽然热闹,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提高缓慢,学生学了几年的语文,仍然是"书读不好,文章写不通"。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我认为是教学内容选择不当造成的。语文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还稀里糊涂、还有扭曲...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倾向,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更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脱胎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与中国传统"点评"相结合,经过孙绍振先生"文本微观分析"的发展,形成了"尊重文本""立足语言""注重方法"的特色,这与新课程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去认真细致地触摸语言、发现语言、品味语言,走进文本深处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一种理解,学生只有参与文本的情感体验,课堂才有生命力。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通过以读带情、创设情境、言传身教、挖掘文本魅力、结合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语文课堂,才能更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可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重视学生的文本阅读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学实践证明,加大初中学生的阅读量、大量积累汉语言材料无疑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要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让阅读引领语文课堂教学是关键。教师要在学生不懂处点拨,不明处启发,不畅处引导。学好语文朗读是一条有效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课外组织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课内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阅读彰显魅力,引领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读书随写”就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学生对文本的独创性理解和独特的情感体验记在书中的空白处,促使学生通过阋读学习,培养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培养人格素质的目的。笔者就自己的教学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并把它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阅读教学中,我遵循语文学科和学生心理的特点,通过"情境创设,听读并重,说写结合"等三个策略,有效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语言的美之所在,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把“读”贯穿于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受到语言熏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做到从“读”入手呢?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与阅读各自为阵,朗读教学没有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巧用阳光评价,与学生进行互动,生成课堂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有效朗读中,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更难,这是许多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