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氏文通·实字卷之五>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学专著<马氏文通>中较为重要的一卷,马建忠先生在这一卷中对动字的假借、四声别义、坐动、散动、连动句、兼语句等汉语语法现象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但由于对拉丁语法的刻意模仿,出现了一些矛盾之处.本文针对<马氏文通·实字卷之五>中所揭示的语法现象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2.
假借是一种以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与这些字的本义没有任何关系的意义的用字现象.通过对1 761组假借字的上古音分析,可以发现:音近假借字表假借义的音与表本义的音大多符合王力先生提出的上古音声母与韵部变转规则,但也存在一些例外.  相似文献   

3.
<论语.雍也>"虽欲勿用"句中的"勿"字原为"物"."物"字本义指杀牲牛,引申指杀牲,又引申指供宰杀的牺牲,后来再作引中,泛指万物.<论语>"虽欲物用"原句所用的是"物"的第二次引申义,指供宰杀的牺牲."勿"本义为屠杀,后来音近假借为否定副词.<论语>在流传中."物"同声假借为"勿",后世误将"勿"作本字流传.  相似文献   

4.
颜师古《汉书注》共有493条“古今字”材料(包括颜师古本人指认及引用前人指认),可以归纳为211组。逐一分析“古字”与“今字”的字际关系,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种字际关系类型:异构本字、异写本字、同源通用字、同义换读字、古本字/重造本字、源本字/分化本字、分化本字/源本字、本字/通假字、通假字/本字、假借字/后补本字、后补本字/假借字、通假字/通假字、假借字/假借字、异构假借字、异写假借字。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大多对"某音某"这类术语认识不清,只简单地把它看作注音术语.通过对朱熹<诗集传>中"某音某"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它的作用比较复杂,不仅可以直注字音,还兼有以音辨义、辨明古今字、指明假借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邢华 《现代语文》2008,(4):105-106
假借字是汉字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甲骨文中的假借字,前人的研究多是侧重全貌的字数、字频的统计.本文对动植物字假借的比例进行重新统计和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意义层面上假借的使用情况是不同的,对假借字的总体描述应分层次,分类别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边琮  姜大爽 《现代语文》2007,(9):116-117
朱珔(1769-1850),清末安徽泾县人,字玉存,号兰坡. <说文假借义证>(以下简称<义征>)书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将谋付梓时朱氏病故.适值清末,由于兵荒战乱,本书的稿本被毁坏得残破不全,后由其后代摘取<经文广异>及其它说添补,但本书卷首的序文、凡例都己失去.本文通过分析本书大量的例证后,明确朱氏在义证假借时,共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形义,另一方面是声韵,笔者在此分而述之.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本文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的“实字假借”包含名字假借、动字假借、用如静字与状字假借等。从内容上看可以分解为字的本用、一字多词、词的兼类、词的转类和词类活用。从指称与陈述互转看,名字假借多数都是自指。少数是转指;动字假借中自胨与词类活用相当,少数是转陈;转指、转陈与真正的字类假借性质相符;用如静字应当取消;状字假借中,部分属实词虚化,其他属本用。因此,《马氏文通》字类假借内容芜杂,造成了词类问题上的混乱,它与后来的词类活用在内容与性质上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六书”假借不同于有本字的假借。由假借所引起的字词关系的变化,既可以指某词在已有专造字的前提下,书面用字时借用别的字来表示的情况,还可以指某词在已有专造字以及专用假借字的前提下,书面用字时借用别的字来表示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某词古今用字的不同与通假两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水族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水书典籍是<泐金·纪日卷>.该书计有水字1472字,除去其中的重复使用字,实际只有61个不同的水字.这61个水字可分为水族独创文字和水族假借汉字为水字两大类.其第二类即水族假借汉字与汉语汉字在读音与意义上存有密切的对应关系.再从史书记裁来看,水族作为独立单一的民族最早形成于唐代.故前修时贤关于水字起源"远在秦以前"的观点其证据并不充分,水书水字的创造起源不会早于唐代.  相似文献   

12.
<史记>中"倦游"之"倦"当是"勌"之假借,"倦游"为"勤力游学"之意.<汉书>中"乃抱其具狱"之"抱"当是"抛"之假借,为"抛弃"、"扔掉"之意.<世说新语>中"无限之身"当是"无赀之身"之讹误.  相似文献   

13.
新编高中课本第一册(以下简称“课本”)关于“注意古字通假现象”的论述,举例有失严谨,致使条贯纹乱,论证矛盾。课本指出:“通假,指的是古书上音同、音近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接着分别介绍了“通用”、“假借”和“古今字”。最后强调:“通假字中只有一些通用字和古今字可以互相通用,至于假借字只能是甲字通乙字,而不能倒过来把乙字写成甲字。如‘蚤’通‘早’。但‘早’不能写作‘蚤’的通假字。这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仅就此段文字而论,固然无懈可击,但将这些“应该特别注意的”话同前面关于“本有其字”的“假借”的例证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玄应《一切经音义》中的"假借"、"借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有一些明确注明“假借”、“借字”的语言材料。玄应所谓“假借”、“借字”的内涵并无本质的不同。玄应所谓假借,就是今人眼里的通假,亦有个别例外。通假是古人所谓假借的当然内容。  相似文献   

15.
<玉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楷书为主体的古代字典.在原本<玉篇>残卷中,或体占有很大比例.它们之间分为异体关系、假借关系.残卷中糸部保留较为完整,从字形上看,或体之间主要是异体关系和假借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古今字与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详加辨析,指出:古今字与同源字是部分重叠关系;与假借字有交叉的地方但颇有差别;与通假字在理论上没有关系,在实践上有纠葛但可以分辨清楚;与异体字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7.
假借概念的混淆,是历代学者研究假借时的通病。所使用的术语总是彼此矛盾、扦格难通。特剐是一些基本概念,如假借和通假、引中和引申假借、假借字和本字、假借和同源、通和同等,往往界说不清。分清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假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广雅疏证>中"凡"语主要用于说明各种词义现象,"名"、"实"、"义"之间的关系和词的同源现象.此外的用法还有:1.说明各种文字现象,包括揭示字的讹误、音转、通用规律,说明假借之字"本无定体,古今异读,未可执一",说明某些声旁不同的字读音相近.2.说明古代经典和传注中某些词语的含义和读音.3.说明<尔雅>"异物同名"之例、<广雅>"属词之例"和<广雅疏证>某些校勘编排之例等条例.4.其他用法,如说明某些日常用品的用途和形制,说明某些词语之间的声转关系和声转义同之理,总结前面引文的含义,说明<尔雅>的误字,说明人敬怒则色变等.  相似文献   

19.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古汉语教科书中,乃至一些文字学和训诂学的著作中,经常把假借字分成三类:(一)本无本字的假借,(二)本有本字的假借,(三)意义上有联系的假借。对前两类的划分,各家并没有异议,而对第三类,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究竟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这需要进行仔细地观察和思考。先看两组比较典型的例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