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0,(24):39-40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户口本" 明朝安徽祁门人汪寄佛的"户帖",被称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户口本",距今已有600多年。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方,发动了一次对全国人口的"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帖上首印"钦奉圣旨",  相似文献   

2.
"文明我先行"是中华文明礼仪的现实诉求,也是当代电大校园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每位电大人安身立命的客观需要,更是电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抉择。每位电大学子都应在同学中争当文明的"先行者",每位电大教职工都应在学生中当好文明的"先行者",每位干部党员要在师生员工中当好文明的"先行者",全体电大人要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当好文明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3.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是曾经风靡网络的流行语。如今,在浙江农林大学里,也有一人让许多发明爱好者"迷恋",有人称他为"专利哥",也有人称他为"发明专业户"。他就是浙江农林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张业放。  相似文献   

4.
马景 《百科知识》2010,(24):37-38
"古尔邦",音译自阿拉伯语"尔德古尔邦"、"尔德阿祖哈",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宁夏南部山区等地的回族称为"大尔德",云南等地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  相似文献   

5.
章燕 《金秋科苑》2014,(4):52-52
文化创造力的"能工巧匠",文化生产力的"长跑健将",文化表现力的"布道大师"这就是卢善庆教授和他的美丽人生。对于一个研究学问的人来说,人们不仅敬佩他有这样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以及学术地位,而且更加注重他真正创造出什么,给他人、给社会、给国家"贡献"出什么。  相似文献   

6.
刘风领  赵小蕾 《科教文汇》2010,(2):177-177,185
近期网上广为流传"深圳富翁十万年薪聘请家教",这件事引发了众多网友讨论"重金聘请家教你赞成吗",其中某些言语折射出一些人对家教辅导的认识理解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7.
新科 《金秋科苑》2013,(18):97-99
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年—1957年),作画之余坚持锻炼身体,故年近百岁之时,仍精力充沛,挥毫不止。白石老人的养生有独到之处,归纳为"养生五绝",即:一、"七戒",二、"八不",三、"喝茶",四、"食之有道",五、"拉二胡"。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如今的科学家发现,人悲伤过度可能患上"心碎综合症",真的会导致死于心碎。  相似文献   

9.
载入史书的"藏龙古井" 水井,人们见的多了;古井,人们见的也不会太少;但载入史册的古井,恐怕见过的人就很少了。四川省雅安地区的蒙顶山上,就有这么一眼古井,它在史书上就有专门的记载:这口井名叫"蒙泉井",又名"甘露井",始建于西汉年间,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8-18
素有哈佛美女教授之称的庄小威(Xiaowei Zhuang)博士被业内人评价为"有天赋的执着科学家",她早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考取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荣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评选出的"天才奖",独得奖金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与手机短信"联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关键还是要看电视台的管理者如何运用和管理短信互动这一平台,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徐升 《科教文汇》2013,(14):50-51
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度"是很有必要的,说到"度"就是分寸,掌握教材中的"深浅度",控制课堂上的"时间度",调节课堂上的"气氛度",三"度"合一,能使计算机课程既生动又形象,既简洁又易懂,既授知识又育人。  相似文献   

13.
游小叶 《科学中国人》2012,(5):50-53,2,1
对于一个读博士期间所写专著便被列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海外进修期间参与美国火星探测项目并做出重要贡献,41岁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主持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人来说,除了"光芒四射",你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  相似文献   

14.
当前科学哲学正在走向"语境论",这种走向与Science Studies有关。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建构"所理解的"语境",这种"语境"用"社会重构"取代了"理性重建",从而走向了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其次考察了"科学实践"视野中的"语境",这种语境把科学置于自然-仪器-社会机遇性聚集的空间或场所,从生成论的视角,为科学哲学重新思考客观性、合理性等一系列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唐山市科协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三服务一加强",围绕实施"五大工程",发挥职能,创新务实,开拓科普工作新天地。围绕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把创建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街道)优秀科普一是围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积极开展"四创一争"活动。  相似文献   

16.
黄艳武 《科教文汇》2011,(29):20-21
"身土不二"一词,最早是中国佛教用语,韩国人理解为"只有本土的才是最适合我的,只有本土的才是最好的"。20世纪中期,韩国为鼓励国人消费本国农产品提出"身土不二",如今韩国人已把它发挥到极致,演绎成了韩国的民族精神。为什么韩国能快速地发展和崛起?为什么韩国的文化产品、工业产品能如此深入人心?是因为韩国全体国民信奉着"身土不二",在用心打造"韩国制造","身土不二"体现着国民责任、体现着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17.
夏雪 《科学中国人》2011,(24):74-76
提起导航,相信很多人并不会感到陌生。美国有GPS,俄罗斯有格洛纳斯,欧盟正在搞"伽利略",中国正在研制"北斗"……数十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研制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计划从最初的"最高机密",到如今已逐步推广应用。不仅中国军队的导航和授时方式已经逐步由GPS向北斗转换,金融、电力、渔政和森林防火等民用领域也在逐步使用北斗系统。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优质大课"评比的意义和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认为"优质大课"评比要拒绝"完美",拒绝"成熟",注重创新,无"新"就不算"优质"。  相似文献   

19.
虽然很少有人愿意公开宣称自己喜欢"八卦",可大多数人都很乐意以"你发誓不会告诉别人"这句话来开始一次谈话。一项研究表明,65%的日常谈话都属于"八卦"的范畴,即小道消息或者传闻。  相似文献   

20.
董强 《百科知识》2010,(22):50-52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注重"孝"、"养",对长辈要尽孝,对晚辈要存养是儒家的基本准则。中国民谚中还流传着"虎毒不食子"一说,意思是人皆有爱子之心,凶猛残暴的老虎尚且要庇佑自己的幼子,何况是有良知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