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彬 《青年记者》2016,(25):88-90
2016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年,也是斯诺西北之行八十年,此时重温他31岁时采写的新闻名篇《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自然别有意味,也让我再次领略长征的伟大,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再次赞叹一代记者斯诺的伟大.  相似文献   

2.
"我能在这先吃个药吗"这是步履蹒跚85岁文化厅离休老干部张拓一进展览大厅问的第一句话,展览负责人立即迎上去扶住老人,进屋坐下,给老人倒水吃药,之后参观整个展览。听完讲解后,张拓老人激动地说,"我是1943年参加革命,当时在马栏根据地,搞宣传工作,发传单,排演节目,看到这些外国记者们拍的照片,感觉就像回到那个年代,艰苦卓绝,但精神抖擞,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年代,多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也了解那个年代发生在中国的事情,让他们都来感受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领导我们打天下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昔日欧美资本的投资重地,广袤的拉美大地,如今正成为中国商人的探索乐园:从巴西淡水河谷矿山挖掘机到古巴哈瓦那街头公共汽车,中国品牌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这股空前的拉美投资热潮,既是中国企业实力日益强大的投射,更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一步。而中国经济发动机也越来越依靠来自拉美的自然资源,如今,中国每年消费的约十分之一石油、四分之一铁矿、三分之一铜矿、二分之一大豆都来自拉美地区。  相似文献   

4.
正冬天的雪花漫天飞舞,瑟瑟的寒风凛冽刺骨,步入甘肃省档案馆展厅,《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览以真挚感人的画面和内容,令人如沐春风,其暖融融。走近那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历史画面,仿佛走进了炮声轰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慷慨激昂的革命气概,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奋斗历程,宛如仰望群星璀璨的苍穹,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在那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无数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2日,"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览在甘肃省档案馆开展,参观者纷至沓来,红色档案以其特有的厚重历史和不朽精神吸引并打动了数万名党员干部和普通百姓。一时之间,省直和兰州市直各部门掀起了重温革命历史、弘扬革命正气的热潮,省档案馆成为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基地。目前,参观展览的观众依旧络绎不绝,已达  相似文献   

6.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是新中国美术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许多重要题材,如建党、长征、抗日等,都成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经典题材。而这些经典美术作品的创作与产生,与档案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著名画家沈嘉蔚创作的油画《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7.
张小鼎 《出版史料》2006,(1):114-121
六十多年来,美国进步记者和著名作家斯诺报道30年代中国革命真相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以数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乎传遍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它则以《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西行漫记》《长征25000里》《红旗下的中国》等形形色色的译名,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法,延绵不断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翻印重版,从而感染、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几近家喻户晓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品。1936年10月下旬,斯诺作为第一个在陕北苏区采访了四个月之久的外国记者,终于秘密地凯旋而归。就在他返回北平的同时,国民党当局竟从…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上海市档案局(馆)长朱纪华主编的《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由世纪出版集团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发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再现当年历史,最真实的莫过于亲历者的记述,最客观的莫过于第三者的诉说。而记录历史的各类文本,最真实、客观、公正的又莫过于当时的档案及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出版历史考察,探讨了该书畅销的原因及其经典化历程与策略。时代需求、中国共产党推动传播、内容的专业化与高可信度、多渠道传播是该书畅销的四大主因,经由主流意识契合、版本优化、副文本助力和社会赋值四方面策略,它从畅销书转化为经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报道红色中国的经典著作,先后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传播。《红星照耀中国》全球出版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地域格局不仅展现该书在全世界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对新时代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利用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的全球图书馆在线联合目录数据库OCLC WorldCat,对《红星照耀中国》全球馆藏数据进行长时段、大规模的考察,并呈现该书在全球化语境下出版传播的时空特质。[结果/结论 ]全球馆藏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该书问世85年来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迅速流传、更新换代、短暂停滞、海外复苏和平稳发展等5个出版传播阶段;在空间维度上构建出版语种多样性、出版市场规模化、海外馆藏广泛性的文化地域空间。  相似文献   

11.
《陕西档案》2014,(4):F0004-F0004
为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由中央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局馆、陕西省档案局馆主办.陕西省档案局馆承办的《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图片展,于2014年6月27日在陕西省档案馆正式开展。  相似文献   

12.
佳运 《出版参考》2008,(1):46-46
韩国《先驱经济》5月18日文章,原题:中国人喜欢什么颜色呢?色彩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把握中国人潜意识中的色彩心理并应用于市场销售.这是在中国营销成功的关键之一。韩国一个家电企业向中国市场出口了“黄金包胆的电饭煲”.获得了旋风般人气.这就是色彩营销的一个成功事例.  相似文献   

13.
俞治 《今传媒》2011,(8):44-45
图书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是一位不说话的推销员,它更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封面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含义也就值得我们去探究了。本文拟从图书封面的价值所在说起,选择《西行漫记》四个不同版本的封面进行研究,进而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提起嘉兴,人们很自然地想到那条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南湖红船,想到风云激荡的上世纪20年代从这里出发领导中国革命的一批共产党领袖。百多年后一个看似平常的江南小县,因为一段红色的历史,以及演绎这段历史的各种题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开辟了中国革命新纪元。国宝级文物《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本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她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传奇呢?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用脚写的。”这是在全世界新闻同行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至理名言。有一个记者,用他采写的震动了全世界的一本书,为这句至理名言做了最好的诠释。这个记者就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这本书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18.
我跟朱镕基是一个大院出来的——这话一点都不过分,只不过他从政、我从,加之我比他小40岁,所以我们俩并不认识,现在,应该说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相似文献   

19.
1 936年6月,重病的鲁迅公开发表著名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用一贯的语调痛斥托派"用日本人的钱办报纸""攻击毛泽东先生们的一致抗日论"。1949年以后,这篇文章被长期收录到中学语文课本中,塑造了托派在几代中国人眼中妖魔的形象,在过去很长时期几乎人人喊打。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20.
90年前的1921年,中华大地,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昭示着中国革命的蓬勃生机和光辉前景。从她诞生起,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办多种党刊,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刊就达18种之多。在党的创建时期,曾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的《新青年》改组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并于1921年7月正式成为党中央的理论刊物。而早在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正式创办了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是党在创建时期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党的知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刊物。它的出现对建党第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实际步骤,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它指导全国各地的建党工作,成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必读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