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之一,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时代。《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一系列反应中国社会生活的影片,使张艺谋扛起了纪实风格的大旗,也让张艺谋成为了一代著名导演。然而因纪实电影成名的张艺谋却在2000年后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商业电影的大旗,我们将从张艺谋的纪实风格中,找到其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陈凯歌是个悲剧人物,不是说他总是拍悲剧电影,也不是说他长得一脸悲剧相。《黄土地》一炮打响之后,人们记住了摄影师张艺谋,甚至后来一提《黄土地》,人们首先都想到的是张艺谋,似乎《黄土地》成了张艺谋名下的  相似文献   

3.
刘强 《青年记者》2017,(20):81-82
电影《长城》是好莱坞首次与中国深度合作、完全按照好莱坞工业水准打造的超级大片,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工业模式下的电影. 由资料得知,这个故事并不是张艺谋带给好莱坞的,而是好莱坞拿着写了三年的剧本,找到了张艺谋.编剧是曾经编剧过《谍影重重》系列电影的托尼·吉尔罗伊,剧本则是“特种部队”打怪兽的典型好莱坞式剧本.影片拍摄筹备历时三年,中途还找过《燃情岁月》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但因为种种原因“夭折”了,最终递到了张艺谋面前.  相似文献   

4.
胡阳 《今传媒》2021,29(4):91-93
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处于中间枢纽的张艺谋以解码者和编码者双重身份完成了小说文本文字符号向电影视觉符号转化的跨文化创造。从小说中江南后花园知识女性的颓靡到电影中北方高门大院女性的挣扎,从小说中井边紫藤花的盛开到电影中红灯笼的高挂,笔者将以传播学的解码、编码视角拓宽影视改编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1,(21):7
《太原晚报》报道:"被传记",赵本山不是第一个。今年年初,一本《梦游九天——金庸的醉侠世界》就被曝未经金庸授权。演艺界的大腕们,更是经常会发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了传记。孙红雷被出了《坏小子孙红雷》,未经张艺谋授权的《印象中国:张艺谋传》作者也被张艺谋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6.
大红灯笼又要挂起来了,这一回,要挂在优雅轻灵的芭蕾舞台上。同样的名字,同样是张艺谋的手笔,脱胎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这台芭蕾自然会让人想起浓厚的中国色彩和上个世纪末在北京太庙上演的意大利华丽歌剧《图兰多》。与电影相比,同名的芭蕾舞剧拥有更为豪华并带有国际色彩的主创阵容。这一次张艺谋兼任艺术总监、编剧和导演,亲自操刀10改剧本;旅法著名作曲家陈其钢作曲,旅德著名华裔编导王新鹏编舞;服装设计是法国著名舞台服装设计师热姆·卡普兰,舞美设计是张艺谋首台舞台剧《图兰多》的搭档曾力……自称不懂音乐和舞蹈的张艺谋说,他希望把喜欢这个电影的观众吸引到剧场来。  相似文献   

7.
张屹 《报林求索》2009,(10):86-87
<正>上世纪80年代初,张艺谋、陈凯歌、何平、田壮壮等第五代导演在中国影坛异军突起,以极具个性化的影像风格和新颖的叙事方式,掀起影坛革命的新浪潮,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何平的《双旗镇刀客》、田壮壮《盗马贼》和《猎场札撒》在国  相似文献   

8.
当电影《英雄》炒作得火爆的时候,报纸不断说张艺谋如何把《英雄》的拷贝把守得像是进了“二战”集中营,网上说记者在张艺谋讲话时频频打手机以示不尊敬,而一贯以前卫为楷模的《三联生活周刊》更是连篇累牍地给《英雄》发难,对电影的质量评头论足。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去看电影《英雄》。 就是这个看《英雄》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时尚人物     
奥斯卡没带张艺谋玩 虽然张艺谋接受采访时口口声声地说,拍《英雄》没想到要去拿奥斯卡,但这回兴冲冲奔赴有“奥斯卡风向标”之称的金球奖,夺奖之心,路人皆知。可惜天不遂人愿,《英雄》在1月20日金球角逐中败给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对她说》。  相似文献   

10.
黄岚 《新闻爱好者》2011,(21):116-117
根据作家艾米的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山楂树之恋》,是一部投资数千万元的国产大片,也是众多关心张艺谋导演的观众所期待的一部"文艺片"。凭当年《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一系列文艺片登上大腕宝座的张艺谋,为了票房收入,拍出了《英雄》、《十面埋伏》、《三枪拍案惊奇》等票房大片,但也为此声名不再,昔日的艺术大腕沦落为了满身铜臭的片商,有人说推出  相似文献   

11.
对《十面埋伏》的失望源于对张艺谋的期望。其实,是我们对张艺谋的期望过高了,他从来没有达到过大师的境界,也扛不动中国电影的旗帜  相似文献   

12.
蒋小龙 《新闻世界》2009,(4):125-125
“中国大片”可定性为超出国产影片常规投资规模的中国商业电影。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到2008年的《梅兰芳》《赤壁》,6年间,中国“大片”为探求自己的道路做出了种种尝试,票房上取得空前成功,然而“卖座不叫好”的怪圈却始终未能走出。  相似文献   

13.
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传播现象。本文认为,这一现象不是某个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而是张艺谋声望所获得的可信任度、《英雄》本身的艺术价值、制片公司成功策划与运作以及全社会对这部电影的关注程度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我不期待张艺谋的原因是,我不认为有任何原因,包括转换制片机构,会造成张艺谋有根本的变化。相反我会因为《白日焰火》破亿,对中国电影抱有更高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2018年11月17日,张艺谋的电影《影》以12项提名参选台湾电影金马奖,作为张艺谋的又一中式风格巨作,电影《影》无疑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中式美学氛围。本文通过将《影》中的中式美学进行探究与阐释,分析其作为中式大片目前所处的困境与不足,同时探讨中式大片的美学架构在电影中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她是位普通女军官,却被誉为"杂坛张艺谋",在国外其名气甚至超过张艺谋导演;她与世界著名的太阳马戏团合作的《龙狮》,更是一举荣获美国电视艺术最高奖——"艾美奖".  相似文献   

17.
张艺谋小传     
张艺谋小传──摘自《名人传记》1993年12期原作:史国杰,张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拥有一个并不幸福的童年1951年夏,一个小生命悄然降临到了人间,他便是日后被喻为中国影坛第一,“鬼才”导演张艺谋。张艺谋出生在一个“有严重历史污点”的家庭中,父亲是位淳...  相似文献   

18.
忠字舞     
王琳 《档案天地》2013,(2):11-12,25
看过张艺谋电影《山楂树之恋》的人们一定记得电影里女主角静秋在台上跳忠字舞的片段。一群学生身着绿色军装.全身心投入到舞蹈当中.口中反复高唱“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  相似文献   

19.
他筹拍了台湾第一部在国际获奖影片《悲情城市》,他也是张艺谋走向国际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20.
《山楂树之恋》是张艺谋导演的纯情之作,纵观整部影片,人物色彩鲜明、性格独特,每个人都在舞台上演绎的淋漓尽致,仿佛要把最精彩的瞬间变成永恒。在这里,张艺谋导演将唯美的爱情演绎成摸不到的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