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国家废除了死刑或者停止了死刑的执行。我国死刑存废之争至今悬而未决。笔者将着力梳理出一条中国古代死刑制度演变的清晰脉络,而后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提供一个公道的司法体系,厘定和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与利益,尤其是保障每个人的生命权,本来就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政府的资源理应向这方面倾斜。[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邵云强 《大观周刊》2011,(44):36-36
死刑作为对犯罪分子最严厉的处罚,在我国的刑事法治中一直处于独特的地位。但我国死刑制度罪名过多,涉及面过宽,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也践行这一理念:死刑从存在到逐渐加以限制直到最后被全部废除。本文从我国刑事立法进程、法环境和法理论的角度加以论证我国死刑制度的改革也必和世界趋势融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7,(43):13-13
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11月14日通过“暂停死刑决议”的草案,呼吁世界各国暂时停止适用死刑,以期将来彻底废除死刑。中国代表团张丹参赞对联大通过这个草案表示遗憾,并质疑这个决议的效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钟广夏 《大观周刊》2011,(51):50-51
中国传统社会复仇现象的横行反映着当时的法律水平,而今复仇现象的衰落得益于法律水平的提升,可以说复仇现象与法律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同时应该承认的是复仇是出于人的一种本能,我们不可能完全根除人的复仇心理,我们只能为满足人民达到复仇的目的提供一个合理的途径,而在当今社会.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的法律手段无疑是最为合理的手段。本文试图探讨古今复仇与法律的关系.明确法律之于复仇的重要性,为我国未来合理引导复仇现象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14-14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31日表决通过一项法律修正案,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法院行使。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尤其是死刑制度演变发展的重要阶段。数量繁多、种类多样,程序相对完善,成为此时期死刑制度的鲜明特征,且封建统治者为体现皇恩浩荡,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亦有数次减免死刑的改革举措。这一切都显得死刑制度在秦汉时期仍处于一个初步的成长阶段,但为魏晋时期死刑制度的快速发展与完善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竹篱 《档案时空》2003,(7):27-27
懂史人都知道周佛海是个投机分子。按说开始他还走对方向,投入了革命,系中共早期共产党员之一,并是中共一大正式代表。周佛海毕竟是本性决定了他的命运。当蒋介石背叛革命,与共产党为敌时,他摇身一变充当急先锋,投靠在蒋介石的麾下,效忠党国。后来见汪精卫势力强大,又反戈一击,跟随汪精卫成为日本人的忠实走狗,成为第二号大汉奸。当日本在中国即崩溃投降之际,周佛海又哭青脸以一付痛悔前非的奴才面孔,给躲在重庆正要坐收渔利的蒋介石拍了一份密电,在密电中表示愿意接受蒋介石的处治,并保证奉献“厚礼”,最后还假惺惺地向蒋介石表白:“周某与…  相似文献   

9.
王梅 《大观周刊》2012,(43):100-10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限制和废除死刑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成为各国刑事改革的重中之重。限制和废除死刑似乎是文明发展的趋势,且世界上已经过半数的国家废止了死刑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是一个死刑适用范围广泛的国家,学界对死刑的存废亦争论不一。本文旨在通过讨论死刑制度的存废问题,揭示我国死刑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出改革与完善我国死刑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樊帆 《大观周刊》2011,(25):66-66,58
在今年二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包括盗窃罪在内的十三个死刑罪名,使我国目前的死刑罪名由68个减少至55个,此举引起了国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意味首中国政府向轻刑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关于死刑罪名的讨论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本文中 ,笔者将着力为广大读者梳理出一条有关中国古代死刑罪名的清晰脉络,通过有关史夈,使广大读者对中国古代死刑罪名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12.
回首死刑复核权的下放(1980~1983),争议(1996~1997),回归(2004~2006)3个主要阶段,可以清晰地看出一条人治走向法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五次判决,四次刀下留人。十年间四个人的生死,在似无休止的法律程序中辗转。直至终审时。一个暖昧的判决虽然留下了他们的性命,但也留下迄今未被澄清的诸多疑点。刀下留人一幕幕上演,是法律之幸,还是法律的不幸?  相似文献   

14.
唐代的法制是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最高峰,本文通过对唐律的分析,认为唐律的死刑适用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目的的基础上,规定了较为科学和严密的程序,许多地方对今天的司法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死罪数量众多、各从其类;执行方式繁杂、用刑严峻;适用程序严密、皇权专制。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崛起,封建专制王权不可逆转地衰败,近代化浪潮对传统法制造成危机,变法修律成为救亡图存的一部分,刑罚文明、刑罚人道的观念亦在争论中渐入人心。  相似文献   

16.
在多种情绪交叉之下,对贪官受贿数额巨大的官员直接处以死刑成为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态度《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拟取消13项罪的死刑。自从30多年前中国开始恢复法律秩序以来,死刑之争论亦有之,但废除死刑的说法还从未这样登堂入室。一次留下记忆的通报批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储怀植表示,此次刑法大修减少13项死刑罪名,是动了刑法之根本。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游伟也说,对此大的动作,多少有些意外。而据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介绍,1997年修订刑法典前,我  相似文献   

17.
离婚的缓刑     
赵婕  菁菁 《出版参考》2005,(4):38-38
他给这个婚姻判了死刑,她则给这个婚姻改判成了死缓,也曾下了挽救婚姻生命的余地。  相似文献   

18.
孙燕 《大观周刊》2011,(39):29-29,119
死刑是人类最古老的刑罚种类,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曾占据过最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死刑的威慑力和一般预防的作用受到了广泛质疑。本文分析了各国的现行死刑政策,死刑存废理论,以及我国关于死刑政策的研究与发展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边是人命关天,一边是所谓面子。此案背后起作用的,是法律还是所谓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20.
《新闻天地》2004,(8):33-35
审判萨达姆,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过程,而是结果,是萨达姆的死活。多数伊拉克临时工政府官员公开地、反复地表示,不杀萨达姆不足以平民愤;最新民意调查也显示,多数的伊拉克民众也希望处死他们的前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