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官方数字是权威数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应滞后,更不能遮掩。因为"7·21"北京水灾,想起明代邸报的一篇水灾报道。重新找来一看,不由佩服:除了时效差一点,古代的突发事件报道,并不比今天逊色多少!同样是北京,同样是水灾,邸报的这  相似文献   

2.
四害闹中国     
有人大代表提出暂停桑拿洗浴业,因为中国正经历一场严重的旱灾,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已达3亿多亩.而在不同地区还经受着洪、蝗、虫的侵害。“中国是一个旱灾非常严重的国家。但旱灾受到的重视却远远不够。”有专家认为.因为“旱灾不容易死人”,故不够受重视。据说。现在全球已进入少雨周期。中国北方缺水状况会恶化。这也许会促动南水北调工程尽快上马。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水灾、地震、火山爆发等灾难往往突如其来。作为区域性都市类平面媒体,面对国内外突发性灾难事件该如何应对?今年三四月份,温州晚报立足“远交近攻”,连续推出了“为云南旱灾地区送水打井”、“青海玉树赈灾包机”两大报道活动,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灾害新闻的概念及重要性“灾害新闻”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如果说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灾害新闻则可以看作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灾害性事实的信息。通常意义上的灾害性事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天灾",即水灾、雪灾、旱灾、  相似文献   

5.
灾害新闻的概念及重要性“灾害新闻”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如果说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灾害新闻则可以看作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灾害性事实的信息。通常意义上的灾害性事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天灾",即水灾、雪灾、旱灾、  相似文献   

6.
蝗虫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在严重干旱时常常会大量爆发,遮天蔽日的蝗群吃掉农作物的叶、茎,严重影响作物生长,以致颗粒无收,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在我国,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根据历史资料考查,2700多年来,我国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前707年.唐、宋时期平均2至3年发生一次;明、...  相似文献   

7.
陈勇勤 《历史档案》2003,(2):105-112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严重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黄河流域的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 6省和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6省的受灾州县总数 ,1 86 5~ 1 874年 ,每年为 1 2 4 .9州县 ,1 875~ 1 884年增加到 32 8.1州县。在各种灾害中 ,绝大部分是水灾和旱灾1。体恤民生成为当时清流派清议活动中民本思想成分的具体表现 2。诚然 ,民本思想包括“惠民”、“亲民”、保民”、“利民”、“恤民”等诸多内容。清流派着重强调“恤民”,就是提醒统治者 ,当“民”遭遇不幸的时候 ,必须对“民”予以同情…  相似文献   

8.
嘉庆时期清王朝已经显示出衰世的迹象,这一时期北京地区平均不到两年发生一次水灾,约一年半发生一次旱灾,且特大灾害较多。在应对灾害方面,除采取蠲免、赈济、借贷等措施外,清政府还频繁举行禳灾活动。  相似文献   

9.
2006年乐昌发生“7.15”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这次水灾使乐昌市图书馆损失特别严重,几十年精心购置的文献资料和图书馆设备全部损毁,水灾也使“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洪水无情人有情,广东图书馆学会发起向乐昌市图书馆捐款、捐物的倡议,为重建乐昌市图书馆出钱出力。2007年1月14日.广东图书馆界捐赠仪式暨重建“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挂牌仪式在乐昌市图书馆隆重举行。广东图书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程焕文教授,原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原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长、原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谭祥金教授,原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赵燕群教授,韶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沈妙光,广州图书馆馆长刘洪辉  相似文献   

10.
王展 《青年记者》2009,(18):86-87
“报纸消亡论”并非新鲜话题,美国的一位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说:“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到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我国一些学者也有这样类似的观点:中国报纸可能在30~35年内消亡。  相似文献   

11.
金代的蝗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蝗灾与水灾、旱灾合为农业的三大自然灾害。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几乎完全靠天吃饭。虽然一些水利设施的兴修可以减轻水旱灾害,但是对于蝗灾来说,几乎无法可施,而完全靠人工捕捉,但这显然于大事无补。因而一有蝗灾,难免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本文仅对金代的蝗灾及减灾措施作一简单  相似文献   

12.
巴西风情     
今年4月13日至4月29日,笔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巴西,对这个美丽的国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巴西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人口1.696亿,国土面积851.42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巴西只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没有遭受战争破坏,也没有遭受台风侵扰,更没有震灾、水灾、旱灾等,它不仅拥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而且水利资源充足,宝藏丰富、土地肥沃。生活在这样一个“天堂”里,男人们自小就玩足球,玩出了名堂就当“大球星”;女人们则大都会跳桑巴舞。  相似文献   

13.
学界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中国目前登记在册的失业率为3.1%。然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姚裕群指出,根据他们的研究,中国真实的失业率应当在7%。姚裕群教授是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公共政策与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就“就业与社会保障”的主题发言时讲这番话的。 姚裕群教授说:从2000年夏天到2001年夏天,他们组织了国内50多名优秀学者进行调研后得出了这个数字。这个“真实失业率”仍是限制在城镇的范围,失业的定义为“有  相似文献   

14.
水滋润着城市文明,合理的水量给城市发展提供着宝贵的资源。但水性无常,急聚的水量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灾难。虽然某一次洪水造成的损失不总是比其它自然灾害大,但在造成自然灾害的各种主要原因中,江河洪水泛滥在世界范围内是第一的。没有哪个城市能承受连续12个小时的暴雨倾注,没有哪个城市能经受大河河岸决堤的水量。 愈演愈烈的城市洪灾 洪灾是没有国度的,据世界红十字会最新报告,水灾和旱灾是两种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其年均受灾人口在千万  相似文献   

15.
范平志 《兰台世界》2006,(17):57-58
林则徐于1832年补授江苏巡抚,其中两度出任总督。他在江苏任职的五年中,处理了清代极为棘手的钱漕、灾赈、水利、盐政、货币等实际事务。他面对地方上水灾、旱灾频繁、经济残破、官场腐败、民生凋敝的现实,进行了“兴利除弊”“、损上益下”的改革,试图“利国便民”,发展农商业,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以报“知荷圣慈体恤”,维护封建统治。一、林则徐以报国忧民之心,用精明干练的手腕,知难而上,妥善处理了漕务和赈务,维护了封建经济秩序林则徐到江苏上任不久,江南一带旱情严重,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他接手处理焦头烂额的钱漕事务。他深知江苏…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岂能年年抗洪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的水灾几乎年年不断,抗洪救灾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每年夏天的“传统节目”。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洪水、尤其是1998年南北两大洪水的“考验”之后,细心的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究竟怎么了,怎么几乎年年都要发洪水,是不是过去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7.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应某教授之约,前去探望,一进内室,只见老教授独自坐在藤椅上,拿着放大镜聚精会神地看杂志。我先开口向教授问安,寒喧一番之后,各自坐下。我说:“教授同志,您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学究,把喝牛奶的功夫都用在学习上了。”教授苦笑着说:“我年岁大啦,眼力不行,只好望书兴叹而已!”我接过教授手中的杂志一看,是1980年第12期《科学画报》。教授指点着说:“这本杂志内容很丰富,  相似文献   

18.
1931年,江淮流域爆发了规模空前的水灾,首都南京亦不能幸免.作为“首善之区”,南京的水灾救助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各级政府机关,还是临时成立的、注意吸收社会力量的各种救灾组织,都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着赈灾物资的发放、灾民收容与遣散、灾时卫生防疫以及工赈、农赈等救助措施,救灾力量形成了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一方面尽可能地减少了水灾对灾民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则为国家救灾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刘国钧教授在《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文中说:“1904年(光绪二十年)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首先介绍了美国杜威‘十进分类法’,但没有人注意。”周文骏教授编著的《图书馆工作概要》也沿袭此说;“一九○四年(光绪三十年)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首先介绍。”为了证实此说的准确性,我想翻检《教育杂志》。由于馆藏匮乏,于是托友人在一高校图书馆代查。结果是:月刊《教育杂志》1909年2月创刊;孙毓修在该刊发表的文章最早见于1卷11期(1909年10月)。经此核对,1904年  相似文献   

20.
4月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陈鲁民写的评论,说现今有些人靠咬名人出名,由于“效果”不错,近年来此举有成风之虞。已经被咬的名人受害之多之重令人吃惊,诸如陕西省党校某退休教授大咬诸葛亮,说他是“历史上最虚伪的人”,提议将《出师表》从学生课本中删去,这位寂寞几十年的教授因此迅速“出名”。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咬孔子,说孔子是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之犬”,因时值不少国家正在建设或筹建孔子学院,此论一出也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