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庐山的云雾很神奇。生:庐山的云雾神秘莫测。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往秀丽的庐山——此时,漫步于山道上,你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身边流淌的是云雾,伸手触摸.你摸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庐山的云雾很神奇. 生:庐山的云雾神秘莫测.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往秀丽的庐山--此时,漫步于山道上,你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身边流淌的是云雾,伸手触摸,你摸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片段一】丹青妙笔,再现庐山神奇姿态 师:庐山之美在于它的云雾,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庐山的景色才显得十分秀丽迷人。那,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用笔在纸上画一画云雾的姿态。(生自由读文、绘画。师巡视,选出三幅不同姿态的云雾画并展示)  相似文献   

4.
[片段一]丹青妙笔,再现庐山神奇姿态 师:庐山之美在于它的云雾,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庐山的景色才显得十分秀丽迷人.那,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用笔在纸上画一画云雾的姿态.(生自由读文、绘画.师巡视,选出三幅不同姿态的云雾画并展示) 师:这三幅画展示了不同姿态的庐山云雾.下面,就请画的作者给我们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5.
山里的云雾     
山里起风了。看,远处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几座高山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云雾滚滚而来,淹没了一切。一时间,什么也看不见了。一阵阵山风吹来,云雾化为一团团,一朵朵,有的像辆小汽车,有的像老大爷似的,有的像个背着行包的游客,一会儿变成这个形状,一会儿又变成那个形状……啊,这可真是太有趣了!过了一会儿,朦朦胧胧的云雾消失了,瞬间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山里的云雾是不是被《西游记》里的宝葫芦收走了?山里的云雾$长沙市芙蓉区火星小学六年级@张璟  相似文献   

6.
庐山的云雾给庐山秀丽的景色又增添了几分色彩。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路《阿里山的云雾》是人教版语文第10册的第2课。它写的是阿里山最负盛名的美景奇观——云雾,写出了这里的云雾形成的那种丰富多姿、变幻无穷、神秘诡谲的美,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略读课  相似文献   

8.
我在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课时,尝试着让学生多读、多想、多悟、多说,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介绍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以前我不太喜欢教写景的文章,总觉得写景的文章不如故事性的文章更能让孩子们感兴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勇于打破固化的、稳定的"教师思维",要理解儿童思维并基于儿童思维进行有价值的引导,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找寻儿童思维与"教师思维"的连接点. 一、儿童思维与"教师思维"的碰撞 [案例] 笔者在上《庐山的云雾》时,当上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知道有哪些姿态啊? 生1: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 生2: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生3: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 师:这些比喻用得很形象,你还会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若隐若现?  相似文献   

10.
《庐山的云雾》一文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片段一】师:第一课时,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流畅了。下面.老师想报几个句子让大家听写,可以吗?(1.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2.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生听写,对照屏幕批改订正)师:猜猜看,老师为什么听写这两句话?生:因为这两句话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评析】在复习导入时,教者让学生听写了两句话."庐山的云雾千  相似文献   

12.
徐岩 《小学语文》2008,(11):24-26
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庐山的云     
云渐渐上升了,山峦被云雾缭绕。初升的太阳,柔和的光洒在云雾上……(点评:描写云雾的句子分成一个自然段,与以下描写山峰的内容分开,显得层次清楚。此外,本文开门见山,一开始就写庐山的云,就像切西瓜,一刀下去就让我们见到了瓜瓤。有的同学写文章不像切西瓜而像吃橘子、柚子、黄瓜、生梨似的,要剥皮、刨皮、削皮再吃。谁见过吃西瓜刨皮的呢?)山峰上几棵松树傲然挺立,真是“暮色苍茫看劲松”。嫦娥那雪白的衣衫映着太阳的七色光在天空中舞蹈,为蔚蓝色的天空增添了几分迷人的姿色。(点评:自然段分得好!)云雾涌上了半山腰。亭子和云雾融为了一…  相似文献   

14.
游雁荡山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去温州雁荡山游玩。那时,正是早上时分,雾气弥漫着整个雁荡山。远远望去,这雾似千万缕轻纱,缭绕着整个山腰;近看,这雾似朵朵白云,又似团团相衔而成的棉花糖。其间,还有一丝丝香气,沁人心脾。雁荡山的云雾常常“跳着舞”变换舞姿。云雾缭绕的雁荡山,由于它的朦胧美,使游人仿佛进了仙境,令人陶醉、令人痴迷。我算不上“云痴”,可对雁荡山云雾却有着一种一见钟情的好感。它就像一位迷人的少女,令人心醉。我陶醉在这山中,回想起语文学过的课文《庐山云雾》……“啊,太美了!太美了!”我不禁赞叹。是啊,云雾使整个雁荡山变…  相似文献   

15.
游庐山记     
你去过庐山吗?如果你去过,庐山秀丽的风景一定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吧!你也许喜欢"险峰",也许喜欢"花径",也许喜欢"仙人洞",但我喜欢庐山的云雾。你听了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云雾人人都见过,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什么好看的!可是我所见的庐山云雾却是别具一格的!  相似文献   

16.
怪诞云雾     
除了UFO,天空中还有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几百年来,许多目击者报导了一些看似普通云雾的怪异行为,或者本身看起来就很怪异的云雾,而且有些报导还来自比较有声望的科学杂志.……  相似文献   

17.
景物描写是作文中经常出现的,它有时作为文章的背景,有时展现名胜风采,有时衬托人物的心情,有时渲染文章的主题等。文章中的景物该如何描绘,才能展示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呢?“形式”景象A.镜头合分式在描写景物时采用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方式成文,使文章画面整散衔合,既有宏观之壮美,又有微观之清秀。[精彩片段一]云雾吞没了周围的山峦,也包围了整个峰顶。庙宇金黄的屋脊在乳白色云浪中时隐时现,远处喧闹的人群也被乳白色的云雾笼罩了,松林、悬崖、山石都融入了这乳白色的云雾里,四面八方全是云雾,好一个乳白色的世界!(学生习作《峨眉云…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1.探究重点词句,感悟课文的语言美。2.了解云雾的特点,感受云雾的景色美。3.反复吟诵,进入角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范读(激发情兴)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清代一位学者对庐山云雾赞叹道——(师生共诵)“一起千百里,一盖千  相似文献   

19.
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的,有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庐山     
终于到了庐山了!我顾不上旅途的疲惫,放下包就冲到门口。看!远处的一座山,一半是被树木包围的青翠的绿色,一半是石头本来那种坚硬的灰;山峰不是很高,一大半都是云雾缭绕的,云雾包裹着山峰。让山峰时隐时现,更显得神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