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造句是小学语文教学一项重要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起点和基础工作。它不是简单地把词嵌进句子里,或机械摹仿一种句式写出句子,而是通过造句练习,训练学生思维,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一、把握造句训练的坡度造句练习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在进行,但各个年段的要求不同。对低年级,《大纲》的要求是“能运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这“部分词语”是指哪些?练习上作了提示,  相似文献   

2.
造句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语言文字训练,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造句的能力。否则学生造出的句子不是意思表达不完整,就是不通顺,或是形式单调。如何提高学生造句的能力呢?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用阶梯法教一年级学生造句○黄艳君(四川省宣汉师范附小)第一阶梯———照搬现成句。这是造句的启蒙阶梯。由于学生所学的生字、新词是由规范的语文教材中提供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连缀而成的句子,句型准确,表达清楚,用语规范。因此,让学生牢记课中句子是学会造句...  相似文献   

4.
片断:教师在教学了生词"apple"之后,为巩固并拓展这个单词,让学生用apple造句。造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即: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同学造的句子多。刚开始,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都依据教材内容进行造句。如:  相似文献   

5.
杏坛笔会     
造句训练莫忘“三性”○邹四根(新干县金川小学)一、造句训练莫忘思想性如有的学生用“一边……一边……”造出“我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这样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没有错,但忽视了思想性。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学习要一心一意,切不可三心二意。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既影响生理卫生也影响学习效果。凡遇到这样的句子,教师必须给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并指导其改正。既教造句,也教做人。二、造句训练莫忘准确性如有个学生用“美丽”造了这样一句:“我有一件美丽的衣服。”“美丽”有好看的意思,描写人物的穿戴一般用它的近义词“漂亮”,…  相似文献   

6.
关于造句练习的指导 ,常会出现两个弊病 ,一是追求学生练习的高质量 ,指导过程显得细致、繁杂、耗时大 ;二是造句作业难以避免简单、雷同。教学中如何克服呢?我做了一次尝试。造句练习《可爱的草塘》中的“清澈”“自豪”。我向学生宣布了这次造句作业的三个要求 :1 全班不得出现两个一样的句子 ;2 把别人或学习辅导书上的句子调换些词造成的句子不行 ;3 每句造句不得少于一行字 ,且须工整洁净。要求提出后 ,我担心难倒一批学生。作业本收上来 ,出人意料的是 ,这次造句情况出奇得好。除极个别确实有困难的学生造句较简单外 ,其余的都达…  相似文献   

7.
按照教学计划,今天的作文应该写《那天我真……》,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我以前指导学生写过多次。每次作文课时,我又是教写法,又是读范文,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不是写走亲戚,玩游戏,就是抓螃蟹,钓龙虾,然后来几句“高兴极了“”愉快极了”之类的套话。内容千篇一律,材料陈旧老套,更无真情实感可言。是不是我的教法有问题?今天,我决定换个办法试试。铃声过后,我走进教室,故意把备课本丢在一边,用商量的口气说:“今天我们不写作文,大家练习造句怎么样?“”耶!”孩子们果然一蹦三尺高,张张小脸乐得像花儿一样。于是,我转身在黑板上造了两个示范句子:1.那天我真[高兴],因为[在南方打工的爸爸妈妈回来了];2.那天我真[后悔],因为[我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接着,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范句的格式造出内容不同的句子,比一比哪组造的句子多。这样的造句练习,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应该不难。不一会儿,各组果然造出了许多好句子。集体交流时,我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板书在黑板学生导刊》刊登了];3.那天我真[痛苦],因为[爸爸妈妈吵架了];4.那天我真[无奈],因为[在公交车上发现了小偷,奶奶不许我声张];5.那天我真[伤...  相似文献   

8.
造句是学生练习运用词语的一种常见方式,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造句时常满足于造结构完整的简单句。例如:用“不仅……还”造句,学生写得最多的句子是“他不仅爱学习,还爱劳动。”造句是学生练习运用词语的一种常见方式,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造句时常满足于造结构完整的简单句。例如:用“不仅……还”造句,学生写得最多的句子是“他不仅爱学习,还爱劳动。”“他不仅学习好,  相似文献   

9.
正一、"营养不良"的造句现状造句,是写作的基础。笔者长期教小学高年级语文,发现高年级学生的造句情况不容乐观如果把学生所造的句子看作一株植物,那么用"营养不良"来形容也不为过。学生造句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发育滞缓。学生从低  相似文献   

10.
我爱……     
这是一个简单的造句题。小米满以为这些小孩儿说的无非是“我爱巧克力”、 “我爱过山车”之类的简单句子,哪知道现在的小孩子如此不简单,说出来的句子怕是小米在上初中的时候还造不出来呢!  相似文献   

11.
案例背景:
  教者尝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去造一些精致的句子,从而达到搭建学生写作台阶的目的。教者通过韵造句、三言韵造句、短章小诗韵造句、学董桥并列韵造句系统地进行韵造句写作训练,教学生由浅入深、由短句到段再成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撕开初小小的韵造句练习就成为微型的写作训练,目的一样,但形式完全不同。传统作文训练的难题是作文学生凑字数,而韵造句要求学生减字;传统作文训练严防学生抄袭,而韵造句鼓励学生去模仿、去改变;传统的作文关注成段成篇,而韵造句关注学生瞬间灵感的迸发。从而改变学生缺乏协作兴趣和写作激情的现状,教学生方法,为学生写作开方便之门,让学生爱上写作,从而学会写作。撕开作文教学的一道口子,给作文教学以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根据部颁教材提供的“思考和练习”题,归纳出句子训练十种方法,并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句子训练,收到了较好效果。一、造句训练。提供词语或句式,要求学生完成句子。此法又可分四项。1.不规定句式的造句训练。2.用词语作句子成分造句训练。3.仿句子造句训练,如题: 下边几个表因果关系的复句,有的前一分句说原因,后一分句说结果:有的前一分句说结果,后一分句说原因、先指出下边的句子各属于哪一种情况;再一一仿照造句,把加点的关联词语用在里面。  相似文献   

13.
片断: 教师在教学了生词“apple”之后,为巩固并拓展这个单词,让学生用apple造句。造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即: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同学造的句子多。刚开始,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都依据教材内容进行造句。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句子不完整、不具体,是学生造句中常犯的毛病。要纠正光靠老师提示,讲评是不行的。在实践中,我积极指导学生学习范文,弄清词义和词语的使用范围,着重采用了积极引导、广开思路、热情鼓励的办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以“全神贯注”一词造句为例,说明具体过程。教学时,我板书了这样一个病句:“全神贯注地看书”,问道:“谁能帮助老师挑出这个句子的毛病?”学生略加思索,指出了“没有讲谁在看书”。肯定了学生的思考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醒目的“谁”  相似文献   

15.
造句六忌     
我把几种似是而非、不合要求的造句情况归纳为“造句六忌”,提出来和同志们一起探讨。一、忌别解词义。有的学生用词造句,不是以该词在课文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为根据,而是随意别解词义,错乱词类,背离了造句的要求。例如,有的学生用“马上”、“只要……就……”分别造了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6.
造句训练     
造句是语文课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口头造句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书面造句有利于文字表述能力,同时,造句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的词汇。造句启发得当,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师要求学生造句,应克服只求句子的正确,不求质量的作法。无思想性,平淡无奇,一用再用的语句,如:用“在……上……”造句为“在黑板上有粉笔字”。虽然不错,但不能说是个很好的句子。我认为造句训练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小兔灰灰是森林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最怕造句。因为每次造句老师都说他不是句式呆板,就是结构雷同。这事伤透了他脑筋。星期五下午,灰灰又因为句子造得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放晚学后,他独自到街头散心,无意中听说句子城的学句街有个“造句宫”,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很会造句。第  相似文献   

18.
有些造句练习,几个字就能组成一个句子,不必多动脑筋.为了使学生思路灵活,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造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子.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在句子中间补充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如用“和煦”造句时,学生造了下面的句子: 小树苗在和煦的阳光下生长. 我要求学生再将这个句子扩充.学生想了一会儿又造了下面一些句子:  相似文献   

19.
游继红 《天津教育》2002,(7):74-74,75
造句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轻视的部分,是锻炼学生思维、发展语言的有效途径.然而,许多小学生造出的句子生硬干瘪、单调乏味、缺少光彩和个性,根本没有达到造句教学应达到的目的,因此,提高学生造句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造句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轻视的部分,是锻炼学生思维、发展语言的有效途径.然而,许多小学生造出的句子生硬干瘪、单调乏味、缺少光彩和个性,根本没有达到造句教学应达到的目的,因此,提高学生造句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