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科学 ,它是人们在大量实验和长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因此 ,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本文以“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为例 ,谈谈笔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预习—观察、实验—精讲—练习—总结”于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 .1 预习———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 ,准备好思考题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思考题预习指定的教材内容 ,让学生在预习阅读中寻…  相似文献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条有效途径,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1 注重观察“目的性”、“敏捷性”的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性”的培养是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初学化学的学生往往被某些新奇的化学实验现象所吸引,而遗漏了某些重要的观察内容.例如,初中化学“绪言”中,做“镁带燃烧”实验时,学生往往只注意“耀眼的白光”,而忽略了燃烧后生成新物质的色态.这种观察具有“盲目性”.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盲目性”,我们要注重观察的“目的性”的培养.由于许多化学变化的现象转瞬即逝.例如,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热”的现象,就必须抓住“生成四氧化三铁”的最初状态,这样学生必须具有对化学反应现象迅速的反应能力,才能获得准确的观察信息.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而且要培养学生观察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慎重思考和值得开发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要求的各种能力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l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化学是以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提供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机会.但从中学化学教学现状看,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分开进行,且学生实验多数是重复课堂演示的验证性实验,缺乏总结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必须注意调整教材中实验内容.我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加以改进,采用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索式教学,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结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按照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在手脑并用过程中,又可激发创造性思维.例如《苯酚》一节,通过让学生做苯酚溶于水变浑浊,再逐渐滴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振荡试管,可以看到溶液变透明澄清.再继续加盐酸,又可以看到溶液变浑浊,再加入过量的浓溴水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的实验,引人入胜的奇妙现象,立即将学生的情绪激发到高潮,然后因势利导,提  相似文献   

5.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工类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在该课教学中改革实验内容 ,改进教学实验方法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严谨的作风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物理实验课教学不于同一般的理论课,它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测试、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实验课教学要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实验的观察、测量和分析,加深对物理学的某些概念、规律和理论的理解;通过实验课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护国家财产、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它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实验探究的机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理、化、生等科学课程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实验课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更加广泛和深入开展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教师要不断学习科学理论,努力提高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会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兴趣”———学习能力培养的动力学习兴趣是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的前提,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教学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学生不能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集体备课、加强预备实验和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遗传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将实验课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开课,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利条件;田间实践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对遗传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可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电学教学过程中,由于短路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般采用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现象,学生缺少亲身体验。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的虚拟实验,学生不但可以体验生动的短路现象,而义还可以开展物理探究学习,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化学实验课教学在化学专业课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一位将要从事化学专业工作的人员,如果不具备独立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就不可能真正掌握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那么,怎样使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结合讲解,给他们一个有章可循的实验课教学方法,我认为,作为教师“教”要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同时也要给他们知识的传授和工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师不只是“讲解员”和“裁判员”,更重要的是“教练员”.教师如何当一名合格的教练员,这是作为一名实验课教师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本文经过笔者多年实验教学,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将实验课分为五个环节——预习、操作、观察、记录、报告,在每一个环节做到一心,即为“五心”法:预习实验要用心,实验操作要耐心,观察实验要专心,实验记录要细心,实验报告要精心.简单地说就是:用心预习、耐心操作、专心观察、细心记录、精心报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实验课教学已进入课堂,它的基本模式与教学环节有着一定的共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认真参与实验活动,组织集体讨论与交流.进行归纳与猜想,验证和说明猜想.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的能力,在讲座与交流中,提升学生合作水平和团队意识,在归纳与猜想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在验证和说明中,培养学生研究事物的科学态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经历的体会,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把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实验教学往往是走过场 ,没有真正发挥它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为此 ,我们就改进物理实验课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1 创设参与情境 ,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在演示实验中 ,教师须由“演员”转换为“导演” ,创设参与情境 ,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参与情境的方法很多 ,如问题法、情景发生法、迁移法、激将法等。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教学中 ,教学目标是理解小车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时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为先导的世纪,这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科学发展的现实也充分证明这一预言的确凿性.如“克隆牛”,“克隆羊”,新的水稻品种等等不但在科学领域而在人类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然而目前我国各类中学的教学实践中对生物课都没能给予足够和应有的重视,与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为生物教师,我不但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对现实生物教学被轻视感到不安.为此总结了我在教学中的体会,与同行们共同交流,以促进生物课的教学,并力图改变目前这种不应该出现的不正常局面.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础.通过观察、实验、参观、讨论、实习等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因此,我在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条件,在完成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观察、演示、实验、实习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为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学习生物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在实验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较差.针对学生的实际.我有意的设置一些观察实验.如在《种子的萌发》一章后有一“亲眼看看种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实验探究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物理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上好物理实验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过去在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物理课教学往往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学生能力培养;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教师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传统的物理实验模式是每次实验之前,由教师将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等交待得一清二楚,然后要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最后每个学生都可以交出一份内容、格式、乃至数据均相差无几的实验报告来。然而,这样的实验课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利的,助长了他们学习上的依赖性。因此,必须改革实验课的传统模式,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能动作用。1.结合实验过程运用“设问、督导”的形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探寻。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就成为化学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和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这项教学任务,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实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物新教学大纲指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实验教学人员的责任和努力方向。自己经过对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研究,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