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类、编排材料的能力。2.丰富学生诗词储备,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家长等的指导下,种植、培育自己喜欢的一些花草,并根据种植的花草分头收集一些以这些花草为题的古诗词,打印或抄写成一张张卡片。收集有关花的知识和信息。2.教师收集有关花的诗词并制作成课件。3.活动前,腾空教室,并美化、装点好教室。将所有花盆排列在教室四周,教室中央架设一座大看台,学生仍以原小组为单位,围坐在看台周围。4.准备一些奖品。活动过程一、花卉争艳1.各小组挨个儿将自己组培植…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 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陶冶学生的情操。但现实生 活丰富多采,五光十色,因此 仅靠课堂上一味地对学生进 行理论“灌输”,效果不佳。近 几年,我尝试了多样化的教 学方式,效果很好。 一、环境教学 良好的室内外环境是育 人的硬件工程。为了使学校 净化、美化,保证教室内外的 卫生、整洁,并锻炼学生的劳 动能力,让学生自养花草,摆 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和室外 的花坛里。室内墙壁上有名 人名言。学了《和书交朋友》 一课后,又设置了“图书角”, 学生自捐书刊,摆放整齐,中 午或放学后阅览。把本班学 生分成…  相似文献   

3.
1什么是班级文化 笔者个人认为:班级文化有环境文化、运动文化、学习文化和礼仪、品质文化。环境文化主要是指教室布置。可以用一些书法作品贴到教室墙上,学习园地的布置,在教室里放几盆花草,在教室中摆放一个书柜存放学生喜欢读的书籍等等。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绪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一、创设必要的外部环境艺术氛围这里的外部环境主要指两种:一种是固定的教室环境,一种是临时的教学环境。人的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窗明几净、布置优雅、井然有序的教室环境会收到振奋精神、活跃气氛、陶冶情操的良好效果。有的语文教师除了注意布置教室环境外,还千方百计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临时的教学环境。我在教制、桔灯)一文时,选择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广播系统一直以来都是校园基础设备之一,每个学校每天都需要用到广播来播放广播体操、眼保健操、通知及上下课铃声等,所以各种音箱分布于在校园内广为分布——室内的、室外的、草地的、防水的等等;而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加快,计算机、影碟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也进入了教室,于是每个教室又都安装了普通多媒体音箱用于多媒体设备的音频播放;再有一些大型教室由于空间范围较大,教师讲课的声音无法被较远的学生听到,所以教室内又需要安装扩音设备及音箱;于是一些教室内就会有两三种音箱,数量可能多达四、五个,不但占用空间还影响教室环境美观,一旦几种音箱同时响起来则相互干扰、哪个也听不清。  相似文献   

6.
《天津教育》2008,(9):F0002-F0002
天津市河北区天泰小学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学校共有23个教学班,近700名学生,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拥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自然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学校各教室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还为教师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学校建成了校园智能广播网、多功能活动厅以及远程卫星接收系统,这些先进设备的运用,使信息渠道畅通,实现了资源共享,保证了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龙启彬 《贵州教育》2013,(24):10-11
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在搞班级文化建设,而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包含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简言之就是班级的教室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教室的环境布置、桌椅的摆放、黑板报的利用、墙面的布置以及班级卫生状况等等。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是一种显性的班级文化。只有把这种显性的文化建设搞好了,才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8.
班级隐性课程又称班级教育环境 ,它包括该班集体所享有的物质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以及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这种环境对学生认识、判断和评价是非、善恶、荣辱 ,对他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以及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 ,如何加强班级的隐性课程建设呢?一、加强班级隐性课程建设 ,应注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指布置教室、净化心灵等工作。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 ,因此教室的布置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布置教室时 ,既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在颜色上的搭配 ,又…  相似文献   

9.
学习语言离不开环境,尤其是中学生学习英语,输入渠道比较少,更多地以来教师、教室与学校。所以要好好地利用这三条渠道,尽可能地让学生受到熏陶,拓宽其视野。教师本身的文化内涵、教室情境的移植以及校园风情的展示,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知识与文化的距离、语言与思想的距离,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的统一,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室内,教师的思想教育固然十分重要,但教室环境布置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教室的布置大致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1.
陆瑞新 《学周刊C版》2010,(8):197-197
由于我校最近在各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使得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更加方便了,于是相应的关于多媒体课件使用的问题也就多了起来。下面就教师制作课件过程中关于“拿来”和制作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网上教室”的构成及功能1.“网上教室”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传统的“教室”是指学生专用的学习房间,它为学生提供听课、看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作业练习、考试测试及教学信息发布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与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如果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传授知识的环境,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调节教与学,实现网上虚拟的“网上教室”。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传统“教室”的学习环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与教师传授知识的“虚拟的场所”。实验证明: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技术是完全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教室不单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重要的育人阵地。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加强教室文化建设。 教学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首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各年级和班级之间要有所变化,各具特色,匠心独运。其次,教室墙报的布置应围绕班级中心工作和对学生的期望目标.突出阶段性教育要求。如对新生,重在帮助其适应学习环境,对毕业生,则鼓励其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再是随着形势和时序推移,教室文化要由浅入深,逐层提高。表层主要指教室环境的设置,卫生状况和课余活动。可通过文明教室评选和卫生检查来…  相似文献   

14.
刘德涣 《湖南教育》2009,(12):46-46
教室是校同文化的主要窗口,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室环境,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然而,有部分班主任对教室文化环境的布置并不重视,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室是师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教室环境作为一种潜性课程,在学校教育环境大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小班化教育”条件下,原有的教学空间没有改变,但班级的学额减少了,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占据的单位空间相对扩大。另外,随着各级政府以及学校自身对“小班化教育”研究的重视,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资金投入到教学环境的建设上来。这些有利条件无疑为我们深入研究如何高效利用教室空间,合理布置教室环境,使之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服务创造了难得的机会。目前,有不少学校对实施“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班做了室内…  相似文献   

16.
影响课程的因素很多,有“课程自身”、“教育条件”、“儿童发展”、“社会需要”和“自然环境”等因素。而英语课程又有它的特殊性,影响英语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教师、教材、学生、考试和语言环境等。其中教师的素质是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掌握和运用德育规律,坚持不懈地向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我们特别注意了优化教育环境、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工作。一、明确环境与德育的关系,提高优化教育环境的认识一所学校,校园整洁,花草茂盛,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应成为先进学校的一个特点;一个教室,室内桌凳整洁,地面、墙壁干净,物品放置有序,这是建立班级集体必要的一个条件;一位教师,穿着整洁,举止大方,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以“精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中,课程设置以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精讲为框架,存在着诸如忽视教学对象英语技能的整体提高、突出应试教学特点而忽视语言素质培养、习惯于教师的讲授与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实践等局限性。针对以往的这种“外语学习文化”,必须转变观念,大幅调整,加大阅读课程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从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建构上来说,应坚持精读与泛读的整体联系与有机统一,而从教学活动的整体过程来看应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同时应当遵循教学规律,在大学英语的教学环节,泛读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文化的差异及比较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和丰富补充,从而使泛读课程为整体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和阅读技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踏入教学楼,听到“蛙声一片”,走进教室见到“安静一派”。反思学校、教师、学生,教室、纪律、自律,教师是用“权力”还是“权利”来“控制”学生,什么是教室的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