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隔网对抗类项群中许多项目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这些项目也是终身体育的潜能项目。但在隔网对抗类项目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只重视上肢运动技能的学习,忽略脚步移动的教授,忽视了脚步移动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脚步移动是运动者依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在运动过程中为获得最佳的站位位置和有效地回击球所采取的快速、合理、准确的各种脚步变动方式。在隔网对抗类项群项目体育教学中,脚步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隔网对抗类项群中许多项目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这些项目也是终身体育的潜能项目。但在隔网对抗类项目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只重视上肢运动技能的学习,忽略脚步移动的教授,忽视了脚步移动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脚步移动是运动者依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在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乒、羽、网)训练学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项群训练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并细化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训练过程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总结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训练过程的共性特征,阐释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运动训练过程的个性差异及年度训练过程组织实施的特点,提炼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训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朱立新 《冰雪运动》2010,32(5):16-19
利用前馈控制原理为花样滑冰运动技能学习拓宽视角提供有效的方法,使理论更好地为应用与实践服务。从理论上对前馈控制及干扰信息进行分析,认为花样滑冰运动技能学习实施前馈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干扰信息的处理,有效学习的2个重要条件为原有知识技能的利用和信息的加工。花样滑冰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前馈控制的实施要点为理解学习情景和任务的性质,防止信息量过重;练习中恰当地利用干扰信息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克服它的消极作用。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前馈控制的步骤是:认知阶段为观察示范动作,形成正确的目标意象;联系形成阶段为排除负迁移,建立准确的动作联系;自动化阶段为建立精细的动作感觉。  相似文献   

5.
我国技能主导项群奥运项目优秀 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1996年各项目年度最高赛事和2005年第10届全运会的比赛成绩,发现我国技能主导类奥运项目中对抗类项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表现类项群;在对抗类项群中,同场对抗和隔网对抗项群,即球类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格斗项群运动员;表现难美性项群的女运动员运动寿命比男运动员短;技能主导项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运动成绩有可能存在正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羽毛球的项目特点羽毛球运动属于技能对抗类项群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该项群对于身体的要求随球网的高度增加和活动范围的加大而增高,但总体要求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上身高。体型匀称,四肢、小腿、跟腱较长,足弓高,骨盆小,臀部肌肉向上紧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竞赛规则的发展阶段、演进主线、对项目所采用的监控手段等在演进过程中所表现的项群化特征及竞赛规则发展的个性化特点的研究提出持拍隔网对抗项类项目竞赛规则的发展具有项群共通性与项目特殊性并存的特点,并对由此引发的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竞赛规则间的预见性及竞赛规则的前瞻导向性等继发性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瑞 《中华武术》2022,(7):35-36
网球运动是一项比较特殊的运动,为诸多连续短时爆发性动作组成,具备多间歇性、持续剧烈对抗的运动,具备短时间、高强度、高密度等特征,以技能为主导,属于隔网对抗竞技项目。该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强的体能、耐久能力,在竞技过程中展示出超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与本文相关的国内外资料,了解持拍隔网对抗群的分群依据,总结了该类群在项目起源初期到后续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种系核心要素。在新的视角下对持拍隔网对抗类群技能习得规律进行了阐述,同时借鉴牛顿机械还原理论,探索出适合该类群的技能习得规律,总结了该类群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组织教材时的注意事项,提出了适合该类群的教学方法。建议在乒、羽、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动项目的游戏本性,使学生在简单的攻防游戏过程中去习得技术动作;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在组织教材时技术动作最好以整体的、优化组合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0.
以隔网对抗项目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其技战术决策蚁群算法的研究。以竞技体育项目在对抗过程中技战术对策制胜最优为最终目标,提出并描述基于蚁群算法的隔网对抗项目技战术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1.
夏季奥运项目实力区域演变的现象、模式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体育学刊》2012,(1):98-101
随着竞技体育发展,奥运会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不断开展与普及,其实力区域演变呈现出"利益驱动"、"项目集群"、"梯度推移"和"跨梯度推移"4种常见现象,表现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轨迹及阶段格局,形成奥运项目实力区域演变的过程模式和结果模式,同时展现出阶段均衡化、地域多元化和优势集群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运动员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对山东省1296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旨在评定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应激性生活事件.研究发现,青少年运动员SCL-90各因子发生频率除抑郁、恐怖、精神病性三因子较低外,其它因子相对较高.从各组检出率结果来看,13岁以下组各因子发生频率相对较低,而其它三组发生频率相对都很高,尤以躯体化、焦虑因子为甚;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中,"训练、比赛失败或成绩不理想"、"期望顺利进入上一级训练队"、"与队友或好友发生纠纷"等事件无论在应激强度还是在发生频度方面都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构成较强的应激刺激,我们认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第七届大运会竞走运动员竞赛焦虑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运动心理学理论对参加第七届大运会预选赛和决赛的竞走运动员竞赛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竞走运动员竞赛焦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六个因子,即“赛前状态”因子、“技战术发挥”因子、“裁判判罚”因子、“比赛难度”因子、“比赛对手”因子,“位置”因子;特征值分别为:6.646,5.829,3.294,2.634,2.290,1.791;累计贡献率分别为18.53%、33.87%、45.52%、57.68%、69.23%、79.34%。竞走运动员竞赛焦虑影响因素的可靠性系数为α较高。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中日两国参加世界大赛奥运项目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东京奥运周期内两国竞技实力,展望东京奥运会两国金牌数目并提出我国备战启示。结果显示:东京奥运周期内中国和日本金、奖牌数量相比里约奥运会均有所增长,两国竞技实力差距先快速缩小后逐渐扩大;中国金牌、奖牌项目分布面较日本更广,中日两国除了重点夺金、夺牌项目以外,其他项目争夺点都较少且实力不稳定;东京奥运会中国可能获得34±5枚金牌,日本可能获得25±5枚金牌;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要坚持改革创新备战、系统保障备战、科技助力备战、聚焦全球备战,促进备战工作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由个体服务向综合保障发展,由科技服务向科创动力发展,由国内备战向全球备战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几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分为“金字塔式”、“塔楼式”、“迁移式”等几种,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分别适应不同的项目和情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从宏观角度进一步认识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当前并行的几种培养模式,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原则与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特点与不足,提出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全面满足”、“永久动力”、“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等原则。构建了“五结合”激励模式,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充分结合:一二三线队伍充分结合;激励与约束紧密结合;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紧密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紧密结合。据此建立个人、群体和不同项目之间整体激励机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激励形式以及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进行创新,内容包括:①场地:在传统蹴球场地对边中线1/4处设置4根障碍柱,其地面高度与球的直径等高,四柱的连线成正方形,其中心在蹴球场中心,每柱离边线距离为1/4边长;②器材:将运动员的平底运动鞋创新为脚底有条纹、园钉等各种形式的纹路与图案的、任何规格的运动鞋;③技战术:技术上主要体现在原有的“蹴”、“挤压”技术基础上增加“捅”、“蹬”、“踩”、“拔”、“拉”、“滑”、“搓”等技术,要求运动员掌握蹴侧旋球、回旋球等;战术上主要体现在围绕障碍柱设置障碍球以及利用障碍柱或本方球进攻等;④竞赛规则:改原规则“用脚底蹴球”、“穿平底运动鞋”为“用脚蹴球”、“可穿任何规格的运动鞋”。取消了部分不利于蹴球创新与发展的规则;⑤计分:增加本球击障碍柱、击本方球的计分方法。结果表明:创新后的蹴球比传统蹴球:①技术更细腻、更全面;②战术变化更多、更复杂;③更能体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④比赛过程更曲折、更精彩,趣味性、观赏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太极推手过程中劲力的作用,并从运动力学的角度和应用的角度探究太极拳推手过程的原理,剖析"开合劲"",螺旋劲"",串劲","抖劲"4种劲力在推手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视域中的体育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程  张雁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110-112,124
后现代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当今社会文化趋向的诠释方式,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后现代反“精英教育”、反“同一性”、“反整体性和统一性”、“去中心和等级”理论是审视体育教育现代化教育观、知识观、师生观、课程观及评价标准的新视角。在反思现代性的历史背景下,借鉴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有助于我们对体育教育现代化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产生新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基本特征,如居民健身项目、场所、动机、消费等;开展难点问题,如健身活动地点、群体年龄及知识结构特征、健身时间等;影响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落后、政府重视程度低、公民的体育参与意识不强、体育社会化程度低、体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等;提出了适合冀东小城镇特色的“旅游型”、“企业型”、“园区型”、“家庭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