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导纤维一种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制成的能传导光的玻璃丝,由内芯和外套组成,直径只有几微米到100微米左右,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当光线射到光导纤维的端面上时,光线就折射进入光导纤维内,经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多次全反射后从光导纤维的另一端面射出,而不从外套散逸,故光能损耗极小. 如图1,一透明塑料棒的折射率为n,光线由棒的一个端面射入,当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光将全部从另一端面射出.当入射角为i时,光在棒的内侧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则能保证光在棒的内侧面都能发生全反射. 由图可知,光在左端面折射时的折射角  相似文献   

2.
折射率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物理量,也是考查的热点和难点.复习应使学生加深对折射率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形成以折射率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我在复习折射率时注意了以下三个加强.1折射率概念的加强 在加强折射率概念教学中注意了如下几点. (1)折射率和折射定律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的数学表达式都为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但绝对折射率强调光必须从真空(或空气)射到介质中,若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γ,则n=表示这种介质的光学特性.而折射定律表明光从一种介质…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中,关于折射率有这样的叙述:“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的时候,入射角i的正弦踉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n,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相似文献   

4.
知识梳理1.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通常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的折射的本质是光在不同介质中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要点1.透镜成像所遵循的规律——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内容为: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③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④当光线垂直射向  相似文献   

6.
一折射规律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巧记方法:两种介质、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相似文献   

7.
1、"兴趣物理"教学是由职中物理学科特点决定的职中物理知识是学生在初中所学物理知识的提高和延伸,但这种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重新学习,绝大多数知识要求学生从认定性认识的层面上提高到定量计算的层面上。例如:初中对《光的折射》一章,大纲只要求学生认识"光从空气入水中时一般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职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会应用折射率公式对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周异平 《物理教师》2007,28(4):0-21,23
如图1所示,设平行玻璃砖长L、厚d、折射率n、Ⅰ面上方和Ⅱ面下方均为折射率相同的空气.光线①斜射到Ⅰ面上的入射角为i、反射光线②的反射角为α、折射光线③的折射角为r,入射到Ⅱ面的入射角为i′,反射光线④的反射角为α′、折射光线⑤的折射角为r′,光线⑥为返回Ⅰ面上方空气  相似文献   

9.
1.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判断光路光的折射规律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相似文献   

10.
例1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如图1-1所示.已知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与入射角相差15°,请画出它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度数.错解如图1-2所示,折射光线为OB,折射角为15°.错解原因不能正确理解光的折射规律,不懂得光由透明物质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正确解答如图1-3所示,折射角为45°.例2在图2-1中画出缺少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错解如图2-2所示.错解愿因(1)不理解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光线发散.(2)不懂得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另一侧焦点,而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  相似文献   

11.
照相机的主要部件就是凸透镜。光线要穿过凸透镜,一定要先从空气射进玻璃,这要发生一次折射,再射出又会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再发生一次折射,凸透镜就是由于对穿过的光线要发生两次折射,而起到控制作用的。那么,什么叫折射?折射有什么规律呢?一、折射现象及规律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改革,这种现象叫折射。如图1所示。由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因此它们的速度不同,传播方向也往往发生改变。入射角i增大,折射角γ也增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与光线在两种介质中的速度成正比,是一…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全反射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各种书籍说法各异。归结起来有如下三种叙述:1.光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界面时,使光全部反射回到原媒质的现象,叫做全反射。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必须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并且入射角≥临界角。2.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回玻璃中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当光线从光密媒质射到两种媒  相似文献   

13.
光线通过透明介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产生许多奇妙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又大量见之于实际生活中,其实光的这些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加以严格的科学解决.本文从两种常见的基本现象来说明这一点.1 光通过透明平板的侧向位移如图1,厚度为d的透明平板,其折射率为n_2,置于折射率为n_1的介质中,且设n_2>n_1,例如将玻璃平板置于空气中,M、N为平板与折射率为n_1介质的两个界面.今有一平行单色光SA以入射角为i_1,(0相似文献   

14.
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二册“光的反射和折射”一节是用测量水这种透明液体的折射率来阐述折射定律的 ,实际操作时 ,由于没有合适的仪器入射角和折射角很难测量 ,实验不易成功 .怎样做好这个实验 ,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在教学中 ,我们通过补做以下实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实验原理和方法如下 :一、实验原理如图 1所示 ,设 S为水底的一点光源 ,由 S发出图 1的垂直于水面 NN′的一条光线由 O射出进入人的眼睛 ;另一条光线由 S射向水面 O′点折射到空气中也进入人眼中 (由于眼睛瞳孔很小 ,实验中入射角、折射角都极小 ) ,进入人眼中的…  相似文献   

15.
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巧记方法:两种介质、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相似文献   

16.
巧记妙喻     
巧用歌诀记忆三角函数值30°、45°和60°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有一定的规律,为便于记忆,可总结成下面的歌诀:1、2、3,3、2、1,3、9、27;“弦”比2,“切”比3,“帽子”(指根号)头上搬. (侯明辉) 折射中角的关系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物质里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光从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①中,入射角在空气中,入射角大;在②中,折射角在空气中,折射角大.总之一句话:空气里的角大. …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7面关于折射率定义的描述是:"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θ_1的正弦与折射角θ_2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n".笔者翻阅了山东科学教育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都是这样定义的.定义中的"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n"不就意味着介质的折射率 n 是介质的属性,其大小只跟介质有关跟其他物理量无关?这样定义的科学性如何?笔者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画折射光线我们"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具体大多少、小多少,由于我们目前的知识还储备不够,在作图中也就只能作好大致的折射光路图。  相似文献   

19.
一、画折射光线 我们“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人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它介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具体大多少、小多少,由于我们目前的知识还储备不够,在作图中也就只能作好大致的折射光路图。  相似文献   

20.
入射光束和折射光束宽度间的大小关系,是由光射入棱镜时的入射角和折射时的折射角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