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似乎只是在低头与抬头之间,“SOHO”这个新鲜的字眼迅速跃入人们的视野: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上,在人们的交谈交往中,以及在一群人的工作生活里,“SOHO”渐成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2.
去年年底,"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双减"一词位列其中. 经过半年的实施,"双减"给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带来了明显的变化.这半年里,我们看到了新东方把近八万套课桌椅捐赠给乡村学校,如火如荼的校外培训行业偃旗息鼓;这半年里,我们体会到了家长的如释重负,下班后不用匆忙赶去接孩子,可以让孩子在学校参加延时...  相似文献   

3.
坐落在黄海之滨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拥有"郑和"号和"世昌"号两艘现代化远洋训练舰.军校学员在校4年,至少有两次随舰出海实习的机会,历时70余天.因此,"郑和"号和"世昌"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流动的海上大学".  相似文献   

4.
作为21世纪的英才,我想大家对许多“新新事物”并不陌生,比如SOHO。所谓SOHO,即英文单词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是指那些居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SOHO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源于美国,然后迅速风靡全球经济发达地区。如今,在中国,SOHO职业渐趋流行,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求。最常见的SOHO职业者有律师、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服装设计师、产品销售员、注册会计师、广告策划与设计人员等等,因为他们的大部分工作或主要工作完全可以在家中独立完成或通过网络与他人协作完成。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SOHO族…  相似文献   

5.
"空窗"新解     
当下,"空窗"一词逐渐成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新宠,"空窗期"、"感情空窗"等以力压群"词"之势,走俏于大众媒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择校"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择校"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择校"人们评价不一,也形成了许多认识误区.实际上,"择校"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且应当成为"就近入学"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作为21世纪的英才,我想大家对许多“新新事物”并不陌生,比如SOHO、所谓SOHO,即英文单词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是指那些店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SOHO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源于美国,然后迅速风靡全球经济发达地区。如今,在中国,SOHO职业渐趋流行,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要让公开课重塑形象,成为课堂改革与创新的"先锋",需要通过理智而公正的讨论,需要在认识上给公开课合理定位,在操作上为公开课"出谋划策"。因此,封存公开课"做秀"的记忆,结束公开课"打假"的话题,开始公开课"建设"的讨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周益民 《江苏教育》2012,(14):45-46
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李吉林童年,"遇到"李老师"人的童年提出了他整个一生的问题,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却需要等到成年。我带着这个谜走过了30年而没有思考过它一次,今天我知道在我开始出发时,一切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的"和合"思想主要有"太和"、"中和"以及"和平共处"三方面的内容.王夫之认为,"和"是自然界的常态,"太和"则是"和"的最高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太和"之境."中和"是人们修身的最高准则,人们通过"存养省察"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去体验、去实践,就能达到"中和"之境.王夫之主张各民族和平共处,既反对少数民族对...  相似文献   

11.
"我相信p"是一个古老的知识论问题,但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已经转换成为一个语言学问题.本文根据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的命题理论,对"我相信p"以及与此相关的"我相信~p"和"我知道p"等语句进行了评述.文章认为,"我相信p"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命题原则的冲突是促成其哲学转向的理论根源之一,"我相信p"所蕴含的主观确定性为人文科学的可能性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三年前暑假的一天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人们在扇子、电风扇的帮助下睡着了;也有些人坐在树下乘凉,拼命地挥动扇子恹恹欲睡。只有那知了还在骄傲地叫着:"知--了--"  相似文献   

13.
我的"杰作"     
午饭后,我在书房里画画.突然,"呼噜呼噜"的声音从我耳畔响起,我循声找去,原来是爷爷正在午睡呢!  相似文献   

14.
"教育平等"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教育平等"思想古已有之.自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并实行"有教无类",到近现代义务教育的大规模实施,二千多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但实际情况是,尽管人们在实践与理论中取得了许多成绩,"教育平等"却依旧似空中楼阁一般,可望而不可及.因此,"教育平等"何以可能?这个命题从来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今年国庆节,我在乌市的一位姨姨家结识了一位好朋友--"小王"。你一定以为它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如果这样想那可就错了,其实,"小王"是一只善解人意且十分可爱的猫。  相似文献   

16.
"Hello"的由来     
在英语中,"hello"可能比其他任何一个单词都用得多.美国人个个都爱说"Hello",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能听到这个词. 当人们拿起话筒时,传入耳中的第一个词就是"hello".当然,如果打电话的是英国人,他们也可能说:"Are you there?"那么,"Hello"是怎样来的呢?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人们把具有魅惑力的漂亮女人称作"尤物",殊不知在古代,"尤物"是以道德高尚自诩的男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 在小篆字形中,"尤"被描绘成植物屈曲生长、受到阻碍的样子,受到阻碍还能继续生长,则显示出它的优异,因此"尤"的本义就是最优异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给人们的印象是好学上进、聪明认真、学业有成、遵纪守法.但实际上在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有不少人的心理发展并不健全,或者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和误区,40%~50%的优秀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优秀学生心理综合症",其中女生比例更高,这是一群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9.
先人造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汉字中也多有体现。汉字演变至今,"手"仍以多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汉字之中,下面进行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20.
我在备<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发现课文中有"尴尬"一词.这两个字笔画多很难写,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字的写法呢?我的目光久久定格在这两个字上.看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尴尬"两个字的外部结构是"尢"而不是"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