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魅力@高校     
策划动机进入高校,便是进入一片崭新的未来。每个同学的未来,都是不容闪失的未知旅途。由于地理位置、办学规模、学校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经济发展、学术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全国各地的高校形成了内容、特征各异的文化生态圈。为了显著提升同学们的报考成功概率,将择校的闪失降到零,我们按照全国八大地区的  相似文献   

2.
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2001年起独辟蹊径,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普通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在近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我省生源却稳中有升,2004年下半年报考人数达到45万,报考科次达到120万。其中,高校在校生报考人数为8万,报考科次为20.8万,分别占全省报考总数的六分之一。不难看出,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成为我省高教自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3.
《招生考试通讯》2006,(12):24-25
第一步:确定报考院校及专业 各艺术院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及本校招生章程编制招生简章,内容包括考试科目及要求、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录取规则等。同学们可以通过索要招生简章或登录所报考院校的招生网站查看信息,认真了解报考条件、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评分要求、学费、有无特殊条件限制等,根据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志趣爱好,选定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高校自主招生选才的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也是其在2003年之后着力向大规模统一考试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概括起来,其缺点包括:第一,造成社会不公。严重的不公存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的家庭之间,由于考生必须亲自到所报考的高等学校参加考试,致使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且居住地偏远的学生不得不放弃进入首都或其他大城市一流大学求学的机会。前苏联解体后,  相似文献   

5.
周慰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9,(22):26-26
11月3日至7日,200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中国高校展区展出项目共458项,其中,重大技术突破项目39项,重点推介的应用技术成果项目约419项。来自全国和境外的57所高校,以及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参展。参展高校中,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 7所上海高校,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8所沪外高校,涵盖了全国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前60位的高校中的50%。  相似文献   

6.
多机会,由于澳门高校招生是单独招生,考生可同时报考内地和澳门的多所大学,考生若同时被澳门地区高校和内地高校录取,可自由选择去何处就读。澳门高校较之内地,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作交流学习和实习的机会更多,如考虑到外国升学的话,在澳门读书可作为一块跳板,到外国后也更容易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进入大学学习可能是你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决定。选择哪所大学,学习哪个专业,决定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你未来的职业方向及个人的发展前途。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享楚文化发祥地之美誉。这里高等学府林立,人文科技荟萃,她的科技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辉映,孕育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这里,我们刊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来稿,供报考学子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8.
探讨高校网络招生的优势与劣势,指出合理利用网络进行高校招生有利于创新高招模式,在推介学校、吸引学生报考、实现网上阅卷以及节省高校资源、体现公平竞争、方便入学管理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然而网上招生仍存在农村网络欠普及、档案千篇一律、安全性脆弱及查看过程难等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2013,(1):143-143
十月至十二月,以“奉献一份爱心.收获一份喜悦”为主题的“真维斯爱心铅笔”活动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27所高校举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令活动成为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对“考研”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力 《当代教育论坛》2005,(6S):104-105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的供需矛盾日渐上升,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加入到考研队伍中来,全国2004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94.6万人,比去年同期报考人数增加11万人,同比增长23%,是近几年来报考人数增幅最大的一年。而且,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充分认识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必须尽早地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因此,要求进一步深造的热情也随之增高。在参加各种在职进修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专业多样化湖北大学解飞厚专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高教区别于普教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与社会、市场发生联系主要是通过专业实现的;学生报考高校实际上报考专业,用人部门接受毕业生实际上是接受某一专业的人才。专业是政府管理学校的基点,从专业目录...  相似文献   

12.
《河北自学考试》2006,(9):31-31
一、报考条件 1、成人高校主要招收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的残疾人也可以报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评估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由于社会公众对高校关注程度日益增加,于是各种各样的高校排行榜应运而生。但某些排行榜还存在指标的建立不够科学,评选的过程不够公开和公平等问题,这些极可能误导公众对高校的评价和选择,也不利于高校自身工作的改进。一、建立完善的毕业生评估体系(一)学生评估体系的构成学生从进入大学,到最后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或接受更高层次的培养,有一定的顺序。大学学生质量的评估体系应据此而定。1.新生质量大学的综合评价主要由声誉、科研实力、培养模式等部分构成,高中毕业生选择报考院校,考虑的也主要是这些。对学校来讲优…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4,(12):48-48
本栏目旨在推介有实力的中青年教师,打造未来的名师.形成本刊自己的名师推介特色。对象年龄不超过45周岁。有较强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功底,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的认可度。未来五年左右有冲击全国名师的实力。体例分封面照片、个人简历、主要教学思想、主要成果、教学案例(教案、实录)、社会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你问我答     
《中国高校招生》2006,(12):14-14
虽然我不是艺考生,是否可以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报考大学呢? 广西北流市第九中学 丁强 你可以参加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试一试,这是不同于艺术类专业招生的。艺术特长生是高校根据校园活动的需要招收部分具有某方面艺术特长的非艺术类考生。通过艺术水平鉴定后的考生一般要与学校签订协议,保证第一志愿填报该校。其后,考生正常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和其他报考该校的同学一起按照化课考试成绩提档录取,但在提档录取时享受一定分数的政策优惠。考生入学后将学习所报考的普通专业,同时必须遵守协议按照学校的要求参加艺术活动。另外,请注意,艺术特长生不是高校想招就能招的。目前经教育部批准有53所高校可在全国招收艺术特长生。  相似文献   

16.
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后,北洋政府为了培养和笼络人才,开办了各类高等学堂,招收各地优秀青年入学,主要方式有自由报考、选送报考和保送免试等几种。这一时期,广西的高校招生考试工作与全国其它省份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招生考试通讯》2006,(7):28-40
2006年高考现已箭在弦上。在这个厉兵秣马的紧要关头。本刊特邀与我们保持密切合作的最具代表性的22所高校招生负责人,根据其多年的招生工作经验,就2006年全国高校招生录取形势为考生指点迷津、传道解惑,第一时间解读高校录取新政,分析填报志愿的技巧。提供最新招生资讯。细数考生在报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特殊专业的语种要求、特定考生的报考须知等。以便考生能够有的放矢。箭无虚发。 除此之外,我们还为考生打探到了全国各地高校新鲜出炉的招生动态,力求以翔实、快捷的资讯。全面细致地指导考生报考,以帮助考生更好地选择学校及专业。跻身属于自己的理想平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高校视窗     
透过这扇窗或许可以窥见你的未来……自主招生考生投考啥门派很纠结近期,高校自主招生频繁上演结盟大戏。原本华约北约和理工系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又被北京交通大学等京都派5校联考打破。四大联盟在2月安排的联考时间或接近或在同一天,明显有冲突,使考生在报考时必须进行抉择。华约7校中,考生可同时选择2所高校进行报名;北约13所高校中,考生可同时选择3所高校报名;理工系9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全国67所普通试点高校中进入陕西进行实践、试点的高校数量、分布区域、校外学习中心建设分布情况、普通试点高校和电大开放教育在学人数及变化、省内外试点高校发展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得出欠发达的陕西一个省吸引了全国46%以上即30多所普通试点高校进入陕西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全省试点高校所建校外学习中心、在学人数逐年在增加,省内、外试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电大开放教育规模较大,是陕西现代远程教育的主体,全省到2006年底现代远程教育在学总人数高达十三万余人。  相似文献   

20.
在纯粹依靠文化成绩争得一张大学的门票之外,同学们还有文艺、体育特长等途径可走,在某些学科方面特别突出的同学还可以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报考艺术特长生。此外,身体条件好的学生可以报考空中飞行、空中乘务等对身体方面有严格限制的专业,从而为自己的录取增加筹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