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领会新课程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才能,具体地说是学生能提出有新意的问题和分析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瞄准结合点,采用一系列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创造教育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的创造潜...  相似文献   

2.
<正>创新教育是永恒的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这一科学启蒙的阵地上,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积极扶持学生的创造萌芽,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学校多注重培养学生创造与实践能力,以求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一、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摆托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创新教学方法,找出适  相似文献   

3.
谷小芳 《教师》2013,(7):93-94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领会新课程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才能,具体地说是学生能提出有新意的问题和分析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瞄准结合点,采用一系列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创造教育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论述了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5.
刘尉 《小学生》2013,(12):77-77
传统教学中"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讲义一本书"封闭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发,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教师要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早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实施创造教育,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既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又与新课程倡导下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互助合作情境等方面阐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1教师自身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 前苏联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是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新课程改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性失去生命力。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的存在着.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学习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因此新课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对学生兴趣,实际实践能力尤其是合作能力和精神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良好的化学方面的人才.具体到教学中,创新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简言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使之成为 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创新个性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学观念则是进行素质教育教学的前提或先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创新个性,必须首先做到教学观念的更新。   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甚至制约着课堂气氛,束缚着学生的思维,禁锢着学生的个性。由于教学观念落后,尽管使用了好的教学方法,但也很快使生动活泼的课堂陷入沉寂。实际上很…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教育曾经一度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和国外的学生相比较,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等相对薄弱。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应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和重要目标之一。江泽民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了创新对国家发展和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切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都可以成为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的环境和条件,但也可以成为窒息学生创造的精神束缚。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赵泉水 《现代教育》2013,(2):118-118
为适应时代的创新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 一、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发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使整堂课充满新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6,(26):130-131
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既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谈个性化人才培养与教师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高师教育的弊端集中体现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束缚上。个性化人才培养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成长规律性为前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个性化人才培养以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为保障,以学习自主性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教师。  相似文献   

15.
分析教育现状阻碍了中学生创造能力因素,主要表现在传统物理教育观念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矛盾,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和教学方法形式化,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如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中学生的想象、联想和直觉能力,在权威面前尊重而不盲从,这样千千万万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就能快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育改革轰轰烈烈,但传统的“注入式”、“一言堂”仍普遍存在,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学生自学能力弱、创造能力低,这种情况在我们欠发达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在当前美术课教育中,也存在同样的弊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兴趣,束缚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我们在学校教育的模式上比较注重传播和学习已形成的知识,而明显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对教学质量的看法上,片面地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质量高低的标准,而没有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衡量的重要因素;在培养学生的方向上,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民主式教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今学校的教育环境影响甚至遏制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说明我国青少年并不缺乏创新能力,缺少的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和现代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仅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精神,还必须大胆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各具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的要求。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都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其联想、发散思维等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秋菊 《培训与研究》2005,22(2):106-108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输知识、讲解理论,虽然学术味道十足,却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了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必须对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