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冰 《华章》2012,(35)
作为《论语》中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孝道”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对子女应对父母尽到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义务提出了要求.纵观《论语》,其中提及孝道观点和思想的内容有十几条之多,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孔子孝道思想予以了阐释.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孝”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占有重要位置。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一书,对“孝”作了多方面的阐释。文章通过研读《论语》中有关孝悌的篇章,从“孝”的理论内涵、实践方式和功用价值三方面来探讨《论语》所展示的孝道思想,体会孔子孝道言论中所蕴含的独特理念与智慧。  相似文献   

3.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它始终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傲的重要品质。《论语》中孔子的孝道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个人层面是为人之本,社会层面是秩序之源,国家层面是立国之基。研究《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分析孝道传承的现实问题,阐释传承孝道的重要性,探讨孝道传承的路径方法,对提高当代人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孝弟也者,为仁之欤?”(《论语·学而》。以下凡引《论语》只举篇名)可见,孝既是仁的基本内容之一,又是实行仁的根本方法之一。“孝”在论语中凡十八见,除“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泰伯》)句同本题无关外,《论语》中涉及孝道而无“孝”字的,又有二十处上下。这些文字,涉及了孝的内容和孝的作用。本文拟从《论语》的这个具体实际出发,对孔子孝道作一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就儒学和现代化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论语》为主要研究文本,通过“孝的地位意义”、“行孝之法”和“孝的教化作用”三个方面探讨孔子的“孝道”。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故事说起,以此引出世俗人中所谓的“孝道”含有很多的“异质”成分,往往将极端性的个人行为视为衡量标准和行为标尺,并进一步考察传统“孝道”思想的源头——《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然后再审视夏侯惇“拔矢啖睛”背后所折射的社会现象。这其实是封建王朝“孝治天下”的思维,将《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加以改造,将“孝”和“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变成一种治国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伦理是生命价值取向和生命意向的呈现,其中孝道系于天性,行来最易也最苦。“孝”在儒家道德伦理中乃“为人”之根本,孔子重视孝道,却未曾作出系统性论说。后世逐渐发展成僵固的礼教,仿佛亲子之间,唯子女有片面义务,却忽略了父母也有陨越失职的可能性,既枉曲孔子真义,又损伤《论语》本貌。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验证《论语》孝道篇章,可以看出生命中“尊重需要”与“理想自我实现”是个体自己的责任;儿女无法替代“父母”本身自我满意度的达成。尽孝在情意上可以无限,奉行上确有其局限;子女不必把生命的价值和快乐完全建立在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上。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诗经》诗学观,集中反映在《论语》之中。孔子对《诗经》整理、选删的思想原则标准、对《诗经》外交政务交际功能、对《诗经》诸种教化功能,都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我们应当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学习、研究和把握孔子《诗经》诗学观,并使之传承光大。  相似文献   

9.
朱熹毕生致力于诠释《论语》,他对论语的认识代表了理学与宋学论语学的观点。朱熹强调《论语》蕴含了深刻的圣人之道,他采取本体诠释的方法提升了《论语》的哲理化程度,使《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获得了形而上的意义。朱熹对诠释《论语》提出了“玩味”、“切己”的要求,以期达到“浃洽”的境界。朱熹并非纯粹是为了知识而诠释《论语》,他更重视的是把《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0.
《论语》之“论”作“伦理”解、圆通解、“选择”解、“讨论编次”解、“编纂”解都是不对的,而应作“议”解。《说文解字》释“论”为“议”。《论语》、《孔子家语》、《孔子家语后序》和《汉书.艺文志》中的“论”也应释为“议”。《论语》之“论”的动作实施者肯定是孔子,而不是此书之编者。与《论语》同时代的其它著作中也出现了许多作“议”解的“论”字。“语”具有“言说”和“辩论”之义。《论语》书名之义就是:孔子的议论、评论之辞及其与弟子的言说、辩论之辞。  相似文献   

11.
杨伯峻先生曾撰《论语词典》,归纳“毋”在《论语》中有三种用法(参见《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6页)。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阅读《论语》有很大助益。只是有一种用法笔者认为采用传统之见不妥,特提出来一议。杨先生指出,《论语·子罕第九》“毋意毋必”中的“毋”同“无”,是表示禁止之副词。这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看法。朱熹集注云:“毋,《史记》作‘无’,是也。”刘宝楠《论语正义》亦说:“毋者,禁止之辞。”所以这里的“毋”同“无”,表禁止,是流行已久的传统之见。这种看法对不对呢?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华文化精典的《论语》,其阐释价值是没有穷尽的。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的孔子,述其言语的语体著作《论语》更是蕴含着蔚为宏富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去不断地解读、阐发、转化和创造。何谓《论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曾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也有论者指出:就字面直译,“论语”就是经过整理、撰次的对话,也就是“对话集”之义。我们知道,作为首开“私学”之风的孔子,其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师生…  相似文献   

1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政治家而言,《论语》或许是治国安民的一柄利器,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沦语》更可作为为人处世的一剂良方。正确地为人,才能有效地处世。为人之道,大而化之,无外乎待己之道和待人之道,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用言行向我们阐释了应当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的思想,相对于《论语》中其它核心范畴,如仁、礼、孝等在学术界的研究相对薄弱.但是,“学”在《论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积累,而且更是修德至君子的重要途径.《论语》之“学”包括学的内容、态度、方法和学的目的等内容.从《论语》中梳理中华文化“学”之精髓,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仁”,就其本来的意味讲,到底是什么,古今学者搞了一两千年,似乎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完全搞得清楚。先儒近贤多以“爱人”(《论语·颜渊》,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克己复礼”(《颜渊》)、“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之道等等来界说“仁”,这固不失为的当之论,亦是出之于有根有据,不过,当我们用这些界说去审理《论语》中的“仁”的时候,仍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仍不免会有困惑之感。试看,《论语》中的这个“仁”字,其含义有时似乎是无所在的,有时又好象是无所不在的;有时是统摄一切、所及极广的,有时又是具体、平  相似文献   

16.
桂香浸润     
《论语》是灿如星辉的文学海洋中的导航船,是千百年来弘毅之士追随圣人的驿站。一打开它,一群文质彬彬的君子便烨然立于我们面前———这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啊“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部《论语》集尽一切治学之理、治国之方、安民之道。《论语》的血液流淌在华夏儿女的每一根血管中。是偶然,还是中华古老文明浸濡中的必然?不知从何时起,我竟如此钟情于《论语》。品读《论语》,恰若一股桂香飘然而至,轻轻浸润你的心扉。桂香浸润@杨明波$江苏前黄高级中学  相似文献   

17.
杨树达先生《论语疏证》或以史事证《论语》之文,或引周秦两汉三国经、史、子书文辞、取义与《论语》相类者广《论语》之义,陈寅恪先生以为开治经新途。笔者据《论语疏证》,总结“治经新途”之体例若干,并对其操作做出归限。  相似文献   

18.
《老子》(五章)被选入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然而师生们阅读后普遍感叹晦涩费解,味同嚼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便是永恒之道和永恒之名,老子似乎在忽悠我们,“道”犹如水中月,“名”好像镜中花。研究《论语》的日本学者涩泽荣一说:“我敢断定《论语》并不是一种深奥的学问,它原来是为众生写的,是浅显易懂的。只因后来的学者故弄玄虚,把它  相似文献   

19.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科学解读与合理传承孝道文化,是当下语文工作者必须担负的—个职责。本文拟就通过对《陈情表》一文的解读,谈谈笔者对孝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陈情表》之“孝”科学解读《陈情表》(2014年苏教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五)是以“孝”感人之名篇。说“忠”,首推诸葛亮的《出师表》,言“孝”,则必提李密的《陈情表》。《陈情表》全文四段  相似文献   

20.
历来注家对《论语》中“知之次也”,“一以贯之”等重要章句有不同理解,有的片面地强调孔子的先验论。一笔抹杀《论语》的积极方面。在学术界重提全面评价孔子的今天,就《论语》中孔子认识论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恢复孔子认识论的本来面目,应当是必要的。《论语》多闻、择善、多见、识之等认识环节,不能全盘否定,因而有必要重新提出讨论。《论语》提出大溉有“不知而作”的人,孔子说自己不是这洋的人。不知而作的人,是通过“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获得知识。这样得到的知识,是决于“一以贯之”的知识。理性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