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究高校集聚区建设共享产业街区的现状与路径,阐明产教融合视角下高校集聚区基于共享街区建设实现产教融合的“1+3”模型,即使高校充分共享高校集聚区企业资源,基于大师工作室,兼顾企业、学生和高校教育的共同需求,实现共享产业街区企业服务于教育教学、全产业链共享街区商务环境服务于学生非正式学习、高校基于共享街区企业资源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服务于合作企业这三个产教融合过程,并展开相应评价及反思。  相似文献   

2.
黄小燕 《大学教育》2023,(10):99-103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当地的高校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产教融合途径愈来愈备受关注。文章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特点的基础上,挖掘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匹配度不高,高校人才素养培养体制存在缺陷,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驱动力。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产教融合的途径,即确立“五位一体”的多元主体合作模式,建立健全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凸显产教融合的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3.
培养区域高质量双创人才是促进区域创业活跃的重要推动力,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协同发展。该研究从区域创新体系视角探讨湾区高校双创教育协同发展的问题,聚焦“高校-企业-政府”三大制度性主体间的互动网络关系。通过调研发现粤港澳三地府际间缺乏实质性制度化“双创”政策共享机制,高校双创组织机构之间以及其与政府和企业双创基地之间互动较弱,产教融合有待加强等问题,该文从政策协同、校际协同、产教协同三个维度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双创教育协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曹琦 《教书育人》2023,(33):9-12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以实现就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让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应用型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专业设置地方化、课程设置创新化、实践教学体系生产化、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产教融合多维度创新育人模式等举措来深化产教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产教融合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应用型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过程中面临现实困境:既有认识上的误区,也有实践中的盲区。只有基于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内涵的合理认知,并加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机制创新,才能持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6.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主要采取强制权威、代理权限、相互约束契约、网络嵌入性四种治理机制,但仍存在着国家统筹协调治理机制待加强、协作治理基础制度不完善、协作治理预期目标定位待优化的困境。为此,应加强国家统筹协调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降低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制度性成本,以新目标定位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行动,并以大数据平台建设赋能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7.
上海杨浦区通过深入实施"三区联动"战略,进一步促进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功能融合和联动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城市创新发展道路,同时也为我国大学集聚区的创新发展开辟了全新视角。通过对"三区联动"上海杨浦模式基本内涵、主要特征、运行机制及所取得成效的总结,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科学分析宁波实施"三区联动"的现实条件和可行的区域,并借鉴上海杨浦模式的经验提出实施宁波镇海"三区联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和国家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型大学有利于服务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湾区新型大学是指立足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在政府大力推动和支持下,通过学科专业、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等系统变革而构建的具有新理念、新使命和新形态的新型高校。当前,大湾区新型大学发展存在办学经费来源渠道过于单一、科产教融合深度与广度有待拓展和治理现代化整体水平不高等困境。面向未来发展,大湾区新型大学亟须推进科产教深度融合,树立办学新理念;强化跨界交叉整合,构建学科专业新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集聚多方优质资源,健全资源配置新机制及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构筑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如何以产教融合支撑高端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困境发现,产教融合法规碎片化、协同推进机制局限化、高校合作能力内卷化、成效评价机制机械化等问题依然是阻碍产教融合深入推进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学术界有关产教融合研究现状和浙江宁波实践经验分析认为,我国应当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思维、完善考评机制,以法治化、系统化、精准化、规范化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强产教融合已是中国高等教育变革创新的关键内容.创建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的人才培育供给体制,应冲破以往高等院校人才培育存在的固化思维,通过体系的改革创新打破限制产教融合不断发展进步的瓶颈.产教融合实质即产教一体化,简要阐述了应用型转型背景下高校产教融合的意义,对应用型转型背景下高校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型转型背景下高校产教融合困境的破解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指挥棒,随着产教融合逐渐深化,有必要对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程度进行衡量。基于共生理论,利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维度将产教融合成熟度分为五个级别,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产教融合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全国30所地方高校调研数据显示,平均产教融合成熟度为0.5320,位于规模规范级,说明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取得了成效,但具有区域不均衡特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产业集群经济圈的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成熟度相对高于中西部地区。未来,政府应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以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地方高校应加强产教融合组织建设以提升资源要素匹配能力,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寻找产教融合绩效提升点。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激发需求侧和供给侧变革合力,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在多元政策驱动下可以更好地深化高校产教融合,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力提升的有机整合。我国高校产教融合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具备较好的现实基础,与以往相比高校产教融合的深化在主体、过程、内容、方法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协同特征。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产教融合,需要不断进行机制创新,包括促进以政府为主导的主体统筹协同、建立以适配为目标的多角度融合对策、发挥以制度为核心的过程协调能力、明确以政策为手段的渐进改革方式等。  相似文献   

13.
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鲜明特征和核心价值,亦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通过梳理产教融合的使命演进,借鉴国内外产教融合的先进理念,分析我国产教融合在资源聚集、培养模式、育人平台、质量监督方面的不足。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应对上述挑战的举措,即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缘优势,以开放合作办学为理念,以服务国家需求为目标,以共建重大平台为抓手,以创新机制体制为重点,构建多元合力、多维融合、多措并举、多方共筑的四位一体建设路径,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探索和实践,为粤港澳大湾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是实现转型升级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突破口,也是主动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重要抓手。通过客观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部门、应用型本科高校、行业企业等三个层面提出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创新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和寻求特色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在分析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双五共两认同”的产教协同育人模式,并就构建内容与实现途径进行了阐述,以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对应融合的产业、行业、企业同步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楠 《科教导刊》2023,(19):27-29
随着产教融合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重点。文章阐释了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意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性提出了未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关键策略,包括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优化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等。以期通过这些策略,帮助高校更好地运用先进的理论、技术和资源,构建并完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坚持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改革任务,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人才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客观地分析了目前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学合作、实现区域经济联动等方面的现存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在深入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旨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集群及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教学内容、运行管理机制等环节的改革创新,建立起与区域产业集群紧密结合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所需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79-80
现阶段地方高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亟需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将产教融合理念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有效实现了产教融合,为农村的创新创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制度的实行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高了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探讨科技特派员工作对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影响,旨在促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进入知识产权合作时代,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战略转型引起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产业的关注。本研究从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合作的视角出发,探索一种动态智慧联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战略转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机制,构建一个动态智慧联动教育品牌信息系统集成管理模型,以广州工商学院国际教育为例,分析借助知识产权合作时代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战略转型促进高质量教育品牌信息系统集成管理,提出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蔡蔚  印凯 《教育与职业》2022,(17):55-60
现代产业学院是应用型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实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产教融合经验,应用型高校以国际产业学院为载体,探索具有“国际引领、产业导向、融通共赢”特色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文章提出完善中外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中外产教融合平台、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新高地的国际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