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现象:教师教得很努力,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在教学中没有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灵活处理教材,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难以理解,不能深入透彻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下面笔者就上述现象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一些粗浅的  相似文献   

2.
<正>《概率》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其中的概念、公式并不多,与其它章节数学知识联系也不是很密切,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感觉不是很难.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常常因为对概念理解不准确而出现一些不易觉察的错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本专题中简称《课标》)将“统计与概率”作为小学数学的四大知识板块之一,强调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重视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感受随机思想。而课改前的教材没有关于不确定现象、等可能性、随机试验、中位数学知识,只有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其重点是绘制和读统计图表,忽略了统计观念的形成和培养。“统计与概率”教学给教师带来许多困惑。对此,本刊编辑部约请部分教材编写人员、资深教研人员、教学新秀从整体上分析“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要求和存在的订问题,并提供新学期相关内容的教案,以期对这部分内容的备课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人教版数学教材必修3《古典概型》一课的教学研究发现,学生对古典概型定义中的有限性、等可能性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学习古典概型以及延伸出来的系列概率问题时困难重重。本文对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透切这两个概念作了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5.
正化学的新课,不容置疑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上、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6.
为了反映时代特征、传播优秀成果,人教A版新教材概率部分的编写较上一版作了较大调整,使得概率思想在教材中的渗透更为深入.一线教师因困于对概率主线把握不系统、对概率内容理解不透彻,课堂上存在较多的教教材现象.本文提出基于随机现象理解概率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试验提出概率的研究路径,运用随机事件产生概率的研究方法,聚焦随机变量刻画概率的研究内容.进而系统把握概率主线的数学化进程,提升教师使用教材的能力,助力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概率内容在中学阶段教学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工程.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方针.然而,目前的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其一是有的学生认为基本概念单调乏味.不去重视它.不求甚解,导致概念认识和理解模糊;其二是有的学生对基本概念虽然重视但只是死记硬背,而不去真正透彻理解.只有机械的、零碎的认识.这样久而久之,从而严重影响刘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如何  相似文献   

8.
有些新教师,业务水平并不差,备课很努力,上课也很认真,但学生却不愿意听,或者听不太懂。这是因为有些知识学生已经懂了并不需要多讲,教师却去追求细、深、透、雅,讲个没完,让学生腻烦;而学生在学习上卡壳的地方,教师却自认为简单,讲得过少过粗,学生没有理解。这种现象是缺乏组织教材能力的表现,是新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组织教材的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是指教师的这样一种能力,既能从教材中区分出本质的和最主要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加工改组和恰当地系统…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将算法首次引入了高中教材,但要求并不高,总共只设置了一章的内容,约12个课时.然而绝大多数中学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知所措,认为是一个挑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主要是老师们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这部分内容,不是内容本身难,而是不知而畏难.在“中学数学核心概念与思想方法教学设计”课题活动中,有幸听到两堂关于算法概念的新授课.授课教师都具有较好的教学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独立重复试验”(《中学数学试验教材》第二册 (下 ) p .15 1)既是前面所学“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进一步延续 ,也是后面学习“二项分布”的基础 ,是中学数学概率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此部分时 ,深感教材对本部分的处理比较简略 ,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生搬硬套、程式化 .因此在教学时需引领学生作更加深入的探讨 .1 对独立重复试验的理解1.1 对概念的理解一般来说 ,独立重复试验必须具有三个条件 :①任意两次试验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 ;②每一次试验有且只有两个事件A和B ,且这两个事件是互斥的 ,即B =A;③在每次试验中P…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方差与标准差》这两个统计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对课本给出的方差的概念、定义感到生硬、困惑、不理解.本文是笔者对上述内容的教材解读与教学实践.方差是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这样一个算式得到的结果,用来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形成这样一个游戏规则的合理性是什么?必要性又是什么?因此有必要对方差和标准差这两个概念形成的原理做个通俗的解释和引导,展示其自然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教材和课时 ,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依据 ,教学课时则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时间保障。然而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发现 ,现行教材的部分内容和教学课时40分钟的一贯制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一 ,地方自编教材的部分内容 ,因编写欠缜密 ,缺乏系统性 ,存在着重复、脱离学生实际和简单、陈旧等现象。如 :活动课中《贺年卡》一课 ,先后在一册和三册的教材中出现 ,内容竟毫无改变 ;像《不要喝生水》和《喝开水不生病》 ,亦先后在健康教育教材中出现 ;《保护眼睛》和《保护视力》这样内容相似的知…  相似文献   

13.
当前部分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解不透与掌握不牢,特别是动手能力较差,这与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比较薄弱有关.实验能使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重现,能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具体代抽象,并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验证物理定律和规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物理概念的理解,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培养探求物理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笔者通过20余年的实验教学的成败,体会到:备好物理实验,讲活物理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最重要又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同时也是高中概率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清楚地理解,特别在求解有关问题时,往往无处着手,出现思维障碍.究其原因,基本上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没有足够重视条件概率的概念,一带而过,而把重点放在了公式的运用上,概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紧紧围绕“缩减样本空间”,谈谈对《条件概率》难点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概念教学模式一般都会遵循"引入——理解——运用"这样的概念形成路径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把概念教学转化为规律化的概念教学.下面以《倒数的认识》这节课为例谈谈. 一、例题引入,发现规律,引入概念. 教学中必须根据各种概念的产生背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选取不同的方式去引入概念.如《倒数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对《概率与统计》的教学都非常重视;在我国新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程度也是空前的.由于这部分内容刚进入中学,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都比较陌生.许多处理概率与统计的方法都要重新学习,要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定位,这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概率与统计》的基础是古典概型问题,也是此章教学的重点.它与排列、组合部分联系很紧密,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它与排列、组合的联系与区别.在古典概率公式P=mn中,n代表样本容量(实际可看作不管条件限制的排列、组合数),m代表…  相似文献   

17.
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新标准英语》中,从选修课本开始,每个模块都有一篇到两篇生词词汇量大,篇幅长,学生理解较难的阅读文章。这类阅读材料大多集中于Reading practice部分。在面对高考的前提下,选修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引导学生高效处理含有大量生词的阅读材料成为选修教材教学中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结构──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材中的两个例子说起孙其昂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讲清楚结构是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原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结构概念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真正讲清楚很不容易。为此,常常要通过例子来加以说明。《马克思主义原...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A版[1](以下简称《必修1》).其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在《集合》中给教师明确建议:"本小节的新概念、新符号较多,建议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阅读《必修1》,然后进行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在信息技术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交流阅读后的认识;也可以由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再由教师给出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阅读与理解、合作与交流能力."[2]今年我们第一次在高2014级使用《必修1》,结合《教师教学用书》对《集合》章节学习的建议,我们尝试了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拓展和推广的多元探索,现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分式方程》一节,教材关于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别在两个课时呈现,第一课时初步了解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第二课时着重探讨增根产生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分式方程的检验方法与书写格式不是很清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对检验的必要性以及对教材中检验方式的多样性理解不够清楚所致.关于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笔者进行了思考和教学尝试,在这里与广大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