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国家战略行动。科技创新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指数在各系统中已位居第二。在现阶段该经济圈建设中科技创新以及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内容的科教融汇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合力与科教融汇产出不足、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整体不强、科教融汇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大学城与科学城“联动”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教育生态圈,促使“塔尖”“塔基”人才同频共振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人才生态圈,助推企业主体、政校两翼协同驱动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产业生态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职业院校全面深度介入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五一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创始于1951年,是重庆市首所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管、教育教学接受市教委指导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学院坚持“厚德强技、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办学理念,围绕全市“2+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33条重点产业链,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充分融入技能型强市和西部技能人才高地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最紧密结合点,高校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如何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的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沈泽花  周君 《四川教育》2023,(11):34-35
<正>特殊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是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质量的高低关乎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关乎千千万万残障孩子的终身幸福。本文针对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资金不足、质量不高、体系不全等发展现状,提出特殊教育以市(州)为单位“一校领军,多校共进”“全市(州)一盘棋,一校一特色”的思路,探索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集团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模式、运行保障机制,以期助推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川渝地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1月26日在西华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西华师范大学社科处主办,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渝地区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西南大学、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宜宾学院等普通高校的专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营山县教师进修学校、成都市金花小学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根基,物理作为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石,在发展高质量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基础,面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如何运用系统思维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是物理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06,(7B):48-63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原市少科站)系上海市教委直属事业单位,创建于1957年6月1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机构之一。中心每年举办“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科技创新大赛、机械奥运、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数理化应用知识和技能比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未来工程师大赛等科普活动,全市数百万人次的青少年参加到各项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数育中心,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市)行列。要高水平实现这一目标,仍有很艰巨的路要走。除在硬件上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外,最关键的是解决好“人”的问题,校长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迫切之选,建设优质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学资源库并发挥最大效能,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和关键手段之一。通过厘清双创国家资源库建设思路、路径与经验,总结特点及建设成效,提出未来从优化双创教育数字化生态架构,形成协同创新效应;完善双创教育数字化生态建设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态势;完善双创教育数字化生态网格,实现场景优化、智能匹配方面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科技领跑未来,创新决定城市的高度。“十二五”发展架势已全面拉开,能否如期把重庆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成为西部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科技战线的担子更繁重,但创新的舞台更宽阔。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复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定西市《关于深化区域教育协作促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审议稿)》日前已通过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审议,这是继《关于推动定西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出台后的又一举措,标志着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定西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安花如是说。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相似文献   

12.
推动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先导性作用。现阶段,成渝教师教育协同发展面临着发展目标迷失、制度壁垒固化、协同合作浅表化等困境和挑战。以协同学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健全工作体系、创新协同机制、解决关键问题,形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发展的组织层、机制层、实施层“三位一体”协同体系,推动两地教师教育从分工合作到一体发展转型,为区域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探索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深化开放教育、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对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统筹推进国家级“双高”专业群和市级“双高”校建设,积极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物联网应用技术”国家专业群为载体,探索出以多类型跨专业创新工作室集群为核心的“共治共建、动态协同”校企共育平台改革实践,实施校企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校企双向赋能,共建实践课程和实训案例,共同开发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项目,共建校内外培训基地,共建职业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14.
沈辛成 《上海教育》2023,(19):12-13
<正>2018年11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和国家级科技高地——张江科学城,听取科学城发展历程及规划建设情况介绍。与在场的科技工作者亲切交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奖励》2022,(5):34-35
<正>3月9日,2022年重庆市科技创新工作会召开。会议全面总结重庆市2021年科技创新工作,部署了2022年重点任务。2021年重庆市科技创新工作2021年,重庆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了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战略决策,这是重庆提高自身软硬实力的重要举措。根据这一战略部署,按照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和西部地区教育高地的目标要求,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全市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的实际,作出了在全市大中小学开展五个校园建设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2010年2月2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黄奇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需要认真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黄奇帆市长表示义不容辞当好“教育市长”,并希望全市上下携手共进,努力把重庆早日建成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和西部地区教育高地。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影响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众多,研究从资源依赖视角入手,以西部地区26所双一流大学为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各项资源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西部地区高校高质量发展有三条路径,分别为依托财力资源的驱动发展型、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并行发展的全面完善型、依靠高校自身资源的内部驱动型。为促进西部高校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因地制宜,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合理选择发展路径;其次是人才驱动,以共享发展为导向加快资源平台建设与发展;最后是财政支持,以教育经费投入为牵引扩宽资金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19.
杨颖  梅杰  刘冰 《今日教育》2024,(1):30-33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全面统筹部署,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唯一直辖市,如何为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环境,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议题。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统筹规划为指引,以大规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培养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教育服务能力的提升、教育实践样态的革新、智慧教育生态的重构,以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培育“新模式”,为教育可持续发展营造“新生态”。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传统育人理念变革;打造智慧学习环境,革新教育教学实践场域;推动优质资源聚合,实现教育资源精准供给;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构筑教育变革动力引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革新教育服务供给体系;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打造人机协同教育模式;推动评价模式转型,实现智能精准教育评价;变革教育管理机制,推动系统精准教育治理。未来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数字教育理论创新、推动教育智能技术研发、强化多源异构数据汇聚、推动智能教育产品研发、打造智慧教育样板工程、开展智能教育社会实验,以此为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