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 《广西教育》2022,(28):32-34
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基于“1423”协同育人模式的“四融合”课堂教学策略,同时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为例阐述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治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五育”融合是课程实施的应有之义。“五育”融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样态体现为“目标要兼具学科性与融合性”“内容要更具开放性与兼容性”“活动要力求综合性与多样”的特点;其课堂实施的准备,应当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活动的设计等环节有新的思考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要达成课程目标,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发展的特点,确定适合的目标;立足学生现实生活,选取生动资源;关注学生真切体验,设计探究活动;关照学生现实经验,知行合一,让法治教学接上童气.  相似文献   

4.
杨明波 《福建教育》2022,(17):58-60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民族团结类题材内容教学中,教师通过主问题的厘清、解构,进而设计系列问题贯穿学生学习过程始终,将学习内容问题化,可实现对教学目标和价值导向的精准把握,由此引导学生在系列问题的解决中深度探究与思考,促进学生收获认知,发展思维,体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特质,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体认。  相似文献   

5.
庄君贤 《成长》2021,(2):117-118
“宅”家网课教学将疫情防控正能量转化为道德与法治课堂资源,其中,生命教育应成为值得珍视的德育契机。道德与法治的生命教育课堂可从滋养生命意识、守望生命成长和追寻生命价值三个维度探索生命教育的路径,助力学生从“守本心”感悟生命至上内涵,从“悟暖心”体会我与他人生命休戚与共关系,从“修正心”充盈有温度、力度的生命,坚定生命成...  相似文献   

6.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材以"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目标进行编排。为了贴合小学生的特点,增强教学实效,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园"。我将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活动园"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基于课堂观察、课例分析等,对不同类型"活动园"的应用方法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融合能力对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在哪一学科的教学中,都应为学生构建完善的展示平台,给予学生相应的表现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来看,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通过学科知识及相关知识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为其将来的学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时政教育的背景进行分析,确立了研究的目标,探索了时政素材选择策略和时政融合“四化”策略,并呈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时政教育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10.
深度学习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知识表层向更深层次逐渐拓展,并逐渐养成思维惯性。基于此,本文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中的敬畏生命一课为例,就"深度学习"下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就"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就"深度学习"理念下培育核心素养的宽厚性、深刻性和层次性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逐渐推进,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格塑造和品德培养。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虽然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但其本质上仍属于抽象化理论,而小学生逻辑思维不够严谨,对学科知识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教师根据这一特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法治教育融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材。基于此,提出具体教学中课堂法治教育渗透策略,为有关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作为"教本"为教师与学生对话交流提供了展开的话题和范例,架起了教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作为"学本"引起学生与教材中的儿童产生共鸣,与教材中的事件产生共振,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构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建构及内化。  相似文献   

13.
苏雅玲 《新教师》2023,(12):77-78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应通过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在实践中有效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只有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才能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统编版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故事,包括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百折不挠的红色革命故事、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成就等故事要素。中国故事蕴藏着影响深远的教育价值:培根铸魂、落实立德树人;知史明智、激发爱国热情;弘道扬德、增强学习效果。为了彰显中国故事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采取合理利用教材、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校外实践等教学策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统编版高年级教材为例分析其中蕴含的中国故事内容和价值并阐述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法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以"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为例,展现在课前拓展、课中渗透、课后落实中,以学习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真实生活,产生真实情感,从而构建真实的道法课堂,促进行为转变,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作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代表了当下社会群众共同认同的核心秩序。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我国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反思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是基于一种现代教育情况下对于法律意识与道德完善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而儿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有必要也有义务了解我国社会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在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到处于儿童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必须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方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达到"以法育人"与"以德育人"中双重教学方法共同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的结果,从而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思考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实现“五育”融合,有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因此,为进一步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围绕“五育”融合,讨论与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9.
建构"真实情境",通过具身模拟来把握现实起点,邀约现场来激活实践智慧,实践生成来提升主体自觉,实现学生道德素养与道德行为的提升,彰显情境教学的魅力,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  相似文献   

20.
沈英 《广西教育》2020,(5):103-104
本文以《爱在家人间》为例,先对教材与学情进行了分析,再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展示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课堂的建构,探讨体验式教学法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