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占庭帝国是欧洲中世纪文明程度发展最高的国家,历史延续千余年之久。其绘画艺术是在古代希腊罗马及古代东方绘画艺术基础上,结合基督教文化特色,在千余年的历史演进中,形成具有某些重要特征的独特绘画风格。拜占庭绘画艺术是"拜占庭式"艺术风格的主要代表之一。继承性是其最直观的特征。这是由拜占庭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直接不间断的继承体,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其绘画艺术的继承性这一特征。除了继承性这一特征,鲜明的基督教特色也是拜占庭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方面反映了基督教文化传统在拜占庭国家的延伸,一方面也是拜占庭国家基督教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巴尔干半岛西部地区边界争端、族裔冲突、宗教纷争频发,差异性远超同一性,原因在于该地区错失了历史整合的时机。7—11世纪,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西部建立起了有效的直接与间接统治体系,还通过推动基督教化奠基了文化影响。然而,自11世纪中叶,拜占庭帝国对此地区的统治逐步失效,文化影响程度极不均衡。14世纪中叶起,拜占庭国力衰落,不仅在巴尔干西部的统治崩溃,而且随着其在此地区内最大的文化载体塞尔维亚帝国覆灭,承载、延续拜占庭文化的统一体被彻底打破,也经历了文化影响方面的崩溃。拜占庭势力在巴尔干西部地区的涨落,导致地区内部拜占庭化程度不一、拜占庭斯拉夫文明传统的整体性被打破,是南部斯拉夫人族群以及这一地区历史整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曾在欧洲中世纪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自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启用新都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十几万土耳其军队攻陷这座千年古都为止。拜占庭帝国存在了1,100多年。在此期间,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照亮了中世纪地中海世界,深刻地影响了西欧和斯拉夫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因而在世界文明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十六世纪后,人们开始注意到一度淹没无闻的拜占庭帝国,对其发达的文化给予更多的重视。学者们从大量的古物、史籍中发现了拜占庭文化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文化史上唯一经久不衰的文明发源地。在远古时代,中国文化就与埃及、巴比伦、印度文化并驾齐驱;在中古时代,中国文化就屹立于东方,与西方希腊罗马文化交相辉映;欧洲自中古以后,进入历史上所称的黑暗时代,而中国文化却在漫长的中世纪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到了近代,虽然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的起源虽可以上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古希腊与罗马,但世界著名高等教育家、前剑桥大学副校长埃里克·阿什比认为现代大学基本上渊源于欧洲中世纪,并著有专著论述高等学校由西方向东方的转移。欧洲中世纪大学,被不少史学家誉为人类中古史上最璀灿夺目的文明花朵之一;也是中古留给后世的最可称颂的文化遗产之一。中世纪虽然在大多数历史著作以及大多数人的历史表象中,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缺乏创造力的一段,但是,恰恰在此时期孕育诞生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大学教育制度。欧洲中世纪因其等级森严的封建制而  相似文献   

6.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纷繁复杂,既是外部各列强的军事威胁所致,也是其自身逐渐衰败而造成的自然结果,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政策及宗教信仰等诸社会因素。其自身衰败的历史自马其顿王朝末期便已出现,而这一帝国政治上的特点在拜占庭帝国晚期的历史上更是显著而持久,最终导致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命运。末代王朝帕列奥列格王朝统治时期的一系列内战更是使帝国衰败的历史无法得到逆转,反而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拜占庭文化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水平较高。十三世纪以前君士坦丁堡一直是整个中世纪地中海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甚至1453年拜占庭灭亡之后,拜占庭文化仍对欧洲和东地中海各国文化发生长期持久的影响,以至在这广大的区域内,到处可以看到拜占庭式建筑,到处可以发现拜占庭的古物。  相似文献   

8.
拜占庭文化及其对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在欧洲文化史上,它是中世纪初期欧洲文化的精华,是古典文化和近代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桥梁,对14世纪以来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但若干世纪以来,拜占庭文化及其对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探讨。一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开始进入城市衰落、工商业凋敝、农田荒芜、文化停滞的“黑暗时代”。与此同时,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却相对地比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学史中的"史才四长"理论同样适用于分析外国史家。无论是从历史知识、写史能力、对历史是非曲直的判断与鉴别能力,还是对于客观信史的坚持来看,公元6世纪的拜占庭史家普罗柯比都是一位拥有"四长"之才的杰出史家。他的作品成为了拜占庭正史的典范,在拜占庭史学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他的三部风格迥异的作品也为相关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支撑。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多从文化特征讨论中古士族,论述了士族文化世家的家学家风特点及其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同时也讨论了唐代科举制度下的山东旧族等文化世家的特点,充分肯定中古士族文化世家对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贡献,特别在中古文化融合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国家制度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陈寅恪有关士族文化世家的论述是从文化本位角度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古史的研究,对于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修昔底德的历史著作在希腊—罗马时代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到了古代晚期,由于拜占庭帝国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修昔底德的作品并没有湮没不闻,而是继续成为文化精英所阅读与仿效的典范。拜占庭的仿古史家是修昔底德“不朽遗产”的直接继承者,他们既延续了修昔底德以所在时代政治军事为主题的历史写作传统,又在固定词句、典型事件、人物形象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上对修昔底德的文本加以模仿。在编年史家、教会史家当中也出现了重视记载军政事务、借鉴修昔底德文本的情况。史家们对修昔底德的继承与借鉴说明,古代晚期的史学体裁既各自演化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关联与交汇。  相似文献   

12.
曼纽尔·克利索罗拉斯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在西欧大学中任教的拜占庭学者。此后,众多拜占庭学者纷纷效仿他来到意大利担任各个大学的希腊语教师。他在佛罗伦萨大学的教学引发了意大利人学习希腊语言和文化的浓厚兴趣,为意大利培养了众多复兴希腊古典文化的健将,有力地推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然而,他到意大利不只是为了传播希腊文化,更重要的目的是为陷入困境的拜占庭帝国寻求西方的军事援助。  相似文献   

13.
公元9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在希腊地区进行了密集的移民活动。当时的编年史作家塞奥法尼斯认为,皇帝尼基弗鲁斯一世在经济上的贪婪是促成其频繁移民的原因。考虑到塞奥法尼斯敌视尼基弗鲁斯一世的立场,本文认为9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在希腊地区的移民政策有比经济原因更重要的政治原因和宗教文化原因。尼基弗鲁斯一世的希腊移民政策是在两个帝国的现实博弈下出台的稳固拜占庭西部边疆的战略举措。尼基弗鲁斯通过强力手段向希腊地区输入登记在册的拜占庭基督徒,增强了拜占庭帝国在希腊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和宗教文化影响力,实现了拜占庭帝国对希腊地区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开始,一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在史学界,往往把世界古代史划分为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世界上古史主要是指人类早期文明历史.主要是指兴起于北非尼罗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世界中古史主要是指从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这一段时期的历史。在这个时期,欧亚文明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寰先生,1926年1月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市。195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任教至今,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古史研究所所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现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世界历史学科评审委员,中国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主编新中国第一部世界中古史教材——《世界通史·中古分册》和若干高校文科通用教材《世界中古史》,《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与马克矗合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主编《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1998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和《简明俄国史》(上海外国语出版社1987年版)等十余部著作。译著有苏联著名史学家科斯敏斯基《中世纪史》、斯卡兹金《中世纪史》(第二卷)、谢缅诺夫《世界中世纪史》和历史文献资料、历史地图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16.
论资产阶级在世界中古史中的作用和地位林泽荣资产阶级在世界中古史即封建社会中的作用,同它在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前一时期,它逐渐产生、形成和壮大,主要以被统治者的身份,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勇敢地冲击封建主义制度,试图以新的资本...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文化史上唯一经久不衰的文明发源地。在远古时代,中国文化就与埃及、巴比伦、印度文化并驾齐驱;在中古时代,中国文化就屹立于东方,与西方希腊罗马文化交相辉映;欧洲自中古以后,进入历史上所称的黑暗时代,而中国文化却在漫长的中世纪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到了近代,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竞争中不免落后,但中国文明形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结构,在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并未消失。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传统文化都曾为、正为丰富人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是拜占庭帝国的基本领土,位于亚洲西部的小亚对拜占庭帝国的财政、国防等曾经起到很大作用。公元11世纪起,随着拜占庭内部矛盾的加剧和突厥民族的兴起,双方在小亚地区爆发了冲突。随着拜占庭在曼兹柯特战役的失利与其内部军区制的瓦解、中央和地方矛盾的激化,拜占庭的国力日趋衰落,小亚地区被突厥人逐渐占领。突厥人在小亚采取了一系列得当的占领、统治措施,使其在小亚的统治地位得到巩固,并使小亚逐渐被突厥化。本文试图通过对曼兹柯特战役背景的介绍来分析此次战役对双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剧作家,英语诗坛的先驱和一代宗师。诗人晚期以"拜占庭"为题创作的"驶向拜占庭"和"拜占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王国的追求以及对艺术与精神永恒的向往。尽管两首诗在主题、象征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二者的不同。本文拟从意象、"拜占庭"古城描述、主题三方面分析两首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拜占庭帝国经历多次动乱,频繁的宗教内部纷争与战争矛盾使得本国内部的艺术文化更加具有特点,它让艺术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变化。拜占庭艺术下描绘的人物没有三维感可言,画师规避曲线的使用,刻意消除人物的生动感,让观看者通过画作看到规则与约束,看到神性的理想境界,配合金色、白色、红绿大量使用的金碧辉煌的大殿,这一切都体现了拜占庭帝国的宗教诉求:皇权与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