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教育史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美国公立学校颂歌模式.一部美国教育史就是民主派战胜保守派,公立学校不断发展的史诗.但自20世纪中叶末期开始,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本文重点研究战后美国教育史学流派发展演变的历程,以便为从事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学者提供相关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西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酉妇女史研究的历程来看,20世纪70年代,西方妇女史研究的对象开始由知名妇女转向普通妇女,研究的范围扩大;80年代,学者们开始把对妇女的研究与对男性的考察结合了起来;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西方史学界开展了性别史的研究,把妇女史研究推进到了新阶段。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发展轨迹与西方大致相同,但也有其发展速度快、学界与妇女组织合作的特点。今后应加强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妇女史。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女权主义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下,“女性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尤其是1995年以后,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涉及众多人文学科,也影响着已有的史学观念和史学理论框架。研究“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旨在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认识新中国初期女性的生活及其变化,为建立和谐、平等的性别关系提供借鉴。“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以下仅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女史:从研究走向学科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20中国妇女史发展的历程,面对新世纪女女学蓬勃发展的全球景观,如何在本土化与学科化的双重努力中实现自己的目标?本文认为,20世纪初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兴起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和学术语境下展开的,80年代中期开始了妇女学背景下的史学关注;90年代初期引入了社会性别(gender)重要的分析范畴,同时,妇女学的全球视野更要求研究者从普遍认为有效的理念框架,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中主动选择并运用于本土研究,面对这一趋势和史学遗产,妇女史学者在继承,借鉴,创新以建立本土妇女史学科中,应尽快突破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多重困惑和挑战,开展妇女-社会性别史的研究和教学活动,以进入主流史学并纳入教育主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20世纪初,滕固最早引进西方风格学研究方法,至70年代,中国美术史研究者的特殊身份和经世致用的特点致使中国画的发展问题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经过20世纪80年代前后学术思想上的“正本清源”,美术史学者解除了思想禁锢,恢复了实事求是和“史论合一”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代美术史专门人才的成长,美术史学界迎来了研究新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从以往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公立学校颂歌的一元阐释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以作者本人对百年美国教育史学发展较为系统的研究为基础,重点研究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从讲简单的故事到讲复杂的故事;从教科书取向到学术取向;从一元阐释到多元阐释;从主流文化到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史、文化史的复兴,中国本土的妇女史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在1990年代迎来了一次发展的高峰。进入21世纪后,在新社会史、新文化史、社会性别史等新兴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推动下,妇女史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其研究内容渐趋深入与广泛,妇女史/社会性别史也开始逐步得到主流学界的关注与认同。但现今的妇女史研究仍处在西方理论的笼罩之下,对于中国本土语境的内在特质则多语焉不详,如对一些具有中国特质的基本概念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于男性群体缺乏关注,对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运用略显单一等。这表明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架构尚未形成,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8.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学自诞生至今经历了"添加"、"以女性为中心"和"注重社会性别"等三个主要阶段.尤其是1970年代以来.受到社会史、妇女史和多元文化主叉的影响,其研究领域、分析范畴、分析方法不断拓展,跨学科特点日益明显,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转变.可以预测,其今后将沿着深化专题研究和整合现有成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伟 《教育学报》2009,(2):93-9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史学扩展了研究的主题,写就了一批史学经典著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史家广泛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将历史研究方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又将研究者的视角吸引到一些"边缘人群"身上,其中女性高等教育史的成就尤其显著.兴起于70年代的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也对传统史学中诸多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微观史学作为西方史学主要流派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该流派的研究特点是以微观视角,依托可信史料进行精细探究和微观考察,以多元、丰富、可靠、新颖的细节性史料映射历史发展的规律或者脉络。微观史学侧重于以“缩小”的视角对焦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细微到百姓的衣着、举止、言辞、表情、交往、兴趣等等。在微观史学视角下,现代历史研究突破常规历史思维,突破史料的形式及其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1.
西方妇女史研究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如今已成为蓬勃发展的社会史研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新领域,被认为是最富于想像力的学科之一。西方妇女史研究的兴起,是与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1840—1850年出版  相似文献   

12.
中国20多年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人所共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现有各种“史学概论”只是一种“拼盘”式教程,不是一门按“科学学”原则建构的理论性学科。作为“科学学”在史学领域的萌发,也曾有个别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史学学”命题,但未见“史学学”著作问世。不过,我们现在惊喜地发现,赵兴彬先生的《史学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版)在“润物细无声”中问世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反思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著名美国教育家杜威对思维的研究。在20世纪初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就提出了“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兴起反思之风,教育领域深受其影性思维"这一重要概念,论述了反思性思维与教学过程的关系,奠定了教学反思理论的基石。响。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舍恩等的研究成果(如提出“反思性实践”概念等)大大提高了反思教学研究的水平。之后,教学反思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在此思潮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学者推出《反思性教学》(作者熊川武)、《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者金国良等)等一批著述,介绍教学反思的理论,探索这一理论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价值中立”原则由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原为解决社会学在价值问题上面临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价值中立”原则引介到我国学术界,首先在社会学领域引起广泛讨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将之引入历史研究领域.其实“价值中立”原则减少主观判断、排斥价值渗入的追求不利于史学“求真”目标的实现,也束缚了史学致用功能的彰显.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研究不应忽视人的主观目的和价值观念,没有主观参与和价值渗入,历史真实很难呈现,也无法理解.历史研究是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史学著作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历史学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如若一味强调“价值中立”,轻视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甚或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既难以彰显史学致用的功能,也不利于坚持历史研究求真的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研究引入具有客观主义趋向的“价值中立”原则将面临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妇女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逐渐得到主流史学界的认可。妇女史,尤其是妇女—社会性别史,不仅为历史研究增添了社会性别的新视角,而且使妇女史研究本身跳出了狭隘的“妇女领域”,将妇女置于更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将社会性别的视角引入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农村社会的研究,考察和分析占乡村人口半数以上的劳动妇女的经济活动及特征,有利于深化对当时乡村社会及其经济状况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韩国的高丽妇女史研究开始较早,但由于高丽史研究本身起步较晚,加上缺乏史料等原因,发展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相关的论文还很少.1970年代随着韩国社会急速走向城市化、产业化道路,家庭伦理和女性生活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与女性相关的社会问题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出现了通史类的妇女史论著.进入19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主化运动、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史研究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出现了整理出与高丽女性相关的资料集和<高丽时代妓女研究>等专著和论文.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着军人政治的结束和国民政府的上台,在更加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下,妇女史研究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法律与文学”运动的文学视角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为西方法学研究增添了活力.自20世纪90年代介绍到中国后,国内学者对“法律与文学”的研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建立在对其理论总结的基础之上,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文章和著作.  相似文献   

18.
一、课程实施的发展历程 课程实施在早期的课程研究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到了20世纪40年代,西方学者在研究课程的开发中才开始涉及课程实施的一些关键性因素,如课程实施要有教师的广泛参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始于美国的“学科结构运动”最后失败,引起了人们对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引发了学者对课程实施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9.
尽管管理会计最早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于20世纪70年代推广应用到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半个世纪以来,除了管理会计与目标的定义外,西方学者对管理会计其他基本理论问题如管理会计假设、原则、对象、职能等问题的研究却很少。对其成因,从西方学者对会计理论的认识及管理会计信息的特点两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西方对比语言学者通常认为对比语言学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本文作者经过研究,认为这一历史还可以上溯,其中19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洪堡特、20世纪20年代欧洲学者叶斯柏森和40年代美国学者沃尔夫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集中讨论了洪堡特与沃尔夫对开创对比语言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