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本人是十分重视实证研究的.马克思本人之后迄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证(经验)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其核心问题是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的必要性与划分标准问题.第一阶段区分了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而第二阶段模糊了.这种区分,第三阶段则修正了第二阶段的错误,重新区分两类劳动.莫斯利与沃尔夫关于美国利润率的实证研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证研究方法的一次大争论,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严格区分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  相似文献   

2.
在将企业知识劳动区分为生产性与非生性知识劳动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劳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认为生产性知识劳动是企业价值增值的基础;非生产性知识劳动促进企业价值的实现,并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两种知识劳动的结合将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企业在短期内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为意识形态划分的束缚,关于劳动性质的传统理论往往难以对人类劳动作出整体性的一致分析,因此,我们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实现理解上的突破,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社会劳动的性质。在程恩富教授提出的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说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判断社会劳动性质的基本原则:凡是直接生产性的劳动的支出以及有助于提高直接生产性劳动的有效性的劳动,就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反之,如果只是促使创造价值分配和转移的劳动,就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  相似文献   

4.
通过扩展劳动外延而将用户消费活动纳入“数字劳动”范畴,或简单否认用户消费活动的劳动属性,抑或认为一切“数字劳动”均具有生产性,都不是认识“数字劳动”生产性问题的正确路径。我们有必要运用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对此进行更细致的剖析。基于马克思对生产劳动一般(生产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和表现出生产性的非生产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但构成占有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的区分,可以得知:用户消费活动虽然构成数字资本的增殖条件,但不是劳动(从而不是生产劳动);投入流通领域的数字劳动是表现出生产性的非生产劳动;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参与物质生产的数字劳动是生产劳动。这种区分有助于我们批判地理解数字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对知识、知识管理和技能变化进行的理论和案例研究表明,知识经济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劳动过程中的控制依然严密,控制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知识管理是采取新的方法榨取雇员的"知识";对低技能工作的大量需求与"技能提升"宣传之间的冲突反映了资本与劳动间的冲突,反映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劳资之间内在矛盾的新形式。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变革的实质是社会剩余价值的创造通过语言的、交际的和情感的网络采取了合作的互动性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知识劳动是富于创新的脑力劳动。围绕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进行的认识劳动,因其最终能与人们的物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或相融合而称之为生产性知识劳动,生产性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种种知识产品就是它所创造价值的载体。生产性知识劳动是复杂度高的劳动,知识劳动中集聚了更多、更高级的脑力支出,这样的支出即创新的知识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结合与融合中,能提升后的复杂度、增强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生产性知识劳动比一般物质生产劳动能创造出高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前进的,社会是发展的,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性劳动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对生产性劳动的性质的认识不应该拘泥于物质生产领域,认为只要能够满足社会物质化的需要,能直接或问接提供某种使用价值(实物或非实物)并用于交换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我们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是前进的,社会是发展的,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性劳动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对生产性劳动的性质的认识不应该拘泥于物质生产领域,认为只要能够满足社会物质化的需要,能直接或间接提供某种使用价值(实物或非实物)并用于交换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我们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就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时代的特征来理解劳动价值论。同时要认真研究我国现行分配制度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以及劳动价值论和知识创新的关系等,从而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我们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不少人为了论证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认为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否则,无法解释企业率先采用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所取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还有不少人认为采用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来自该企业劳动生产率高的劳动,劳动生产率高的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创造较多的价值。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并且也都与现实经济生活不相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劳动过程理论出发分析了控制的四种形式:市场、技术、管理和情感控制。根据资本控制与工人抵抗的强弱,可以将劳动关系归类成相互转换的四种形式,即民主、自治、争议和认同。通过劳动过程理论对控制与抵抗的论述,有助于理解我国劳动关系处于争议多发状况的原因,采取参与、协商等方式能够实现从冲突到合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劳动应由狭隘的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到非物质生产部门:部分政府部门的劳动是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精神产品使用价值由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共同创造,科技劳动对物质生产起主导作用,教育劳动对象化于人力资本,服务部门的活劳动直接满足人的需要."非生产劳动"部门对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说明和谐社会里的所有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只有冗员的劳动和非法经济的劳动才是非生产性的.  相似文献   

13.
理性像"万金油",理性和思维是同义语,理性方法主要是算计。资本主义存在的第一动力是获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主要缺陷是剥削、异化和利润率下降。从经济观念来看,边际效用学派采用了理性方法。劳动是商品,雇佣指用货币购买劳动,而不是购买劳动力。劳动力是未付出的劳动能力,根本不可见;劳动是已付出的劳动能力,完全可见。马克思假定"活劳动是利润的最终来源"。劳动价格异化,不是劳动的人被异化,而是资本主义被异化。从社会观念来看,自由竞争和剩余价值没有必然联系,垄断不是资本主义衰落的根本原因。根据文化的特征,还不能认定西方文化衰落。意识形态决定制度变迁,"文化为体制之母"。列宁揭示了资本主义衰落的秘密,即垄断和利润的必然联系。文化的状态和保证利润是不同问题。从利润率下降趋势、剩余价值实现以及自动崩溃论可以看到西方的衰落之原因,西方文化的衰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那里,商业劳动指的是,在流通领域中由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所决定,为完成商品形态或价值形式的转化而进行的劳动.商业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工人的收入是对产业工人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割.但并不能由此就认为,商业雇佣工人同资本家一样,与产业工人构成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经济关系.因为,商业劳动的职能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即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作为社会劳动分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利于社会总劳动的节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而是一种必要的和必需的劳动.  相似文献   

15.
数字劳动本质上依然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生产性劳动。在平台形成一定垄断地位之前,数字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雇佣关系下的数字劳动者。在平台对信息资源形成一定垄断之后,数字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不仅来源于雇佣关系下的数字劳动者,还来源于需要支付酬金给平台的劳动提供者、生产有价值信息的信息提供者以及部分实体经济中的劳动者。相对平等的分配正义才是真正的分配正义,保障数字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保障社会公众访问信息的自由,提高社会劳动者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保障信息弱势群体获取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的途径和手段,才能实现数字劳动下剩余价值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6.
第一阶段资本主义早期管理(软管理阶段) 虽然在资本主义早期以前,也存在着管理,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来,管理思想也只是零星出现。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第一次将人的性质引入了管理中来,劳动分工在本意上就是将工人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岗位,通过提高工人的劳动熟练程  相似文献   

17.
组织与控制: 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校区大学的管理通常被认为有“五难”:行政管理难、学科融合难、人心凝聚难、整体规划难。这五难归根结底就是多校区大学的组织与控制难。美国多校区大学研究专家尤金·李(Eugene Lee)和弗兰克·鲍恩(Frank bowen)认为多校区大学的基本原理是“在协同合作的前提下实行劳动分工,采取多种方法以促进跨校园的教育的专门化、多样性和协调”。①因此,如何合作与分工,采用何种方式与方法,以促进多校区的专门化、多样性和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多校区大学管理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一、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合作与分工1.系统、结构与功能。多校区大学…  相似文献   

18.
企业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企业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也是企业管理的重心.当前,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完善企业劳动关系、确保企业和谐稳定,需要企业内部多方努力、共同配合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分析证明:钱伯海教授《论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关卡》的观点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根本对立的。这就是:马克思是活劳动创造价值,钱教授是物化的死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是活劳动创造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价值一元论,钱教授是活劳动创造必要价值,物化的死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二元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钱教授的剩余价值理论掩盖、否定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号召全党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科学认识劳动的实质和非生产性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全面理解商品价值的真正来源、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和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平等与团结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