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茂倩《乐府诗集》由于以音乐为分类的标准,故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将古诗、律绝作乐府诗等。文章以《乐府诗集》所收李白有关乐府诗为例,并结合各种版本的李白集所栽,对其进行了首次考察与甄别,其或有助于对《乐府诗集》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前半部分重在钩沉辑佚 ,辑录出《周易》中的二言诗、三言诗、四言诗和杂言诗一百多首 ,因此 ,作者认为 ,《周易》是先秦的一部占卜诗集。《周易》中的诗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其中的二言诗、三言诗以中国文学起源期的诗歌填补了《诗经》之前的诗歌史料空白 ;同时 ,《周易》以二言诗、三言诗、四言诗等较为完备的诗体系列 ,填补了《诗经》之前的诗体空白 ,它对于中国文学起源和早期诗体的研究 ,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珊 《考试周刊》2008,(20):224-225
本文试图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主要从经验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几种荚译文,希望时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由金涛声、朱文彩两先生手编的<李白资料汇编(唐宋之部)>从宋人祝穆、祝洙父子的<方舆胜览>中辑出李白资料146条,笔者复将漏辑的40条补出.以翼合成全壁.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翻译适应了文化环境,就形成了生态翻译。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实质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做出的翻译。它为《孙子兵法》的英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工具,译者在翻译环境中做出不同的适应和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闵福德的英译作品是运用生态翻译于《孙子兵法》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读本,《中庸》在海外的英译和传播是中国典籍英译的重要内容.文章梳理所有美国译介或出版的《中庸》译本,形成近70年间《中庸》在美国译介历程,为中国典籍英译在海外译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钟林斌 《教学随笔》2008,(Z1):108-110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李白走出夔门离开西蜀之前写下的绝句。历经千余载时光的淘洗,它依然鲜活如新,脍炙人口。其魅力何在?我想,那大概是它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探析该片英文版中的美食英译,找到恰当的中国美食翻译方法,以此为广大翻译教学或工作者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将进酒》是李白代表性的诗作,诗中传达出李白“不屈己,不干人”的独立人格特征和快意旷达的人生态度及豪放不羁的气势狂放美,这主要通过大气磅礴的气势美,炽烈的激情美和新奇想象和夸张美来体现。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红楼梦》的英译过程曲折,迄今出现的两部英文全译本风格迥异,距今时间最近,非常值得研究。本文清晰分析了《红楼梦》英译的过程,并对两部全译本译者的背景情况进行说明,探索了《红楼梦》在英语文学世界中的地位,旨在为针对《红楼梦》及其英译本进行后续研究提供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白《上李邕》诗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关于此诗创作的时间和地点众说纷纭,且对两李关系持冷遇说的不乏其人。我在研究李邕的过程中,通过对李邕性格的分析及参考相关史料,认为《上李邕》中体现的两李关系可以另立新说。  相似文献   

12.
王辉斌教授的专著《李白研究新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并注意到一般人很少关注的问题;对近年来的一些“新说”提出了质疑与辩证,有助于对李白的生平和作品作进一步之探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李白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使之具有“当代李白研究史”的特性.其中凡与“考”相关的论文,所采用的虽然是传统的文献考据方法,但因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使得结论皆藉材料而推出;而无论是“考”抑或“论”,都具有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文风朴实简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管子》是一部涵盖农、经、商、法等多方面的经典著作,一直以来备受众多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管子》共有2部完整的英译本,第一部是美国汉学家李克翻译的版本,第二部则是翟江月教授翻译的版本。因此,本文将基于《管子》的英译研究现状,考察其在英译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楚复生是60年代菲华诗坛的重要诗人,他的诗赋予历史风云以鲜明的时代气息。他坚持五四以来新学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同时有机地吸收了现代诗歌创作技巧,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坚实地驻扎于当代菲华诗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三字经》的不同英译版本,同时借助网络资源探究《三字经》在英语国家中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其影响力主要在于让普通英语国家读者了解中国的传统教育、基本历史和文化,其传播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6.
《华夏集》中的误译现象已被中外学者进行过多重维度的解读。本文以该译作中的李白诗歌为研究对象,从西方化的解读思维和西方化的诗歌技巧两方面剖析了译者庞德在理解和再现李白时的西方化视角,并对由此产生的误译问题进行了辩证探讨,认为李白诗歌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庞德的"西方化"翻译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书,是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写成的,拓有明显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大批判运动的烙印.把杜甫说成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统治阶级的立场,而为地主阶级、统治阶级服务"的观点尤为不妥.应重新加以评价,还杜甫伟大诗人的本来面目.郭老少数作品的失误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多重原因,不过,这与其全部作品相比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仍不影响郭老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著名学者的光辉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李白<与韩荆州书>写得气势奔放,文辞华美,脍炙人口.而作为干谒文字,却写得不够得体.廉价吹捧对方,显阿谀奉承之态;过高称许自己,有自吹白擂之嫌.文章虽精妙绝伦,千古传诵,但却是一篇言过其实的文字,韩荆州"以长揖见拒"是其得到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李白两首《忆秦娥》,其题材的不同和差异造成了词意的取向大相径庭;艺术表现上营造的意境的阔大,感情深沉,二词各有侧重,难分轩轾。  相似文献   

20.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抒写寂寞孤单之感,颇得遣闷妙法;而想象奇幻、汪洋恣肆的鲜明特色,又与其诗仙的个性情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