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华的新长篇《第七日》写了一个人死后七天的所见所闻,看似荒诞,实则折射着社会现实,小说中的叙述基调依旧是冷静、朴素,极有控制力的,但也加入了许多含而不露的温情,有父子情、爱情、友情,从审美的意识形态属性考察这部小说,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叙事采取这种折中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虽然混杂着荒诞美学,同时汇编了时事杂闻,但《第七天》依然呈现出一种失真感。文本所包含的各种意识形态及其媚俗趣味,是其迎合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必然结果。《第七天》的生产过程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商业写作模式的缩影,反思这种写作模式对当代文学价值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第七天》是余华所创作的一篇典型的框架结构小说.框架结构分为内容与框架两部分,框架指讲故事者的故事,即小说中所构造的大的故事背景,内容则是讲故事者所讲的故事,即泛指大故事背景下所发生的一个个小的故事.《第七天》中的框架部分构建了一个亡灵世界,通过雾与雪两个重要的意象作为框架部分的...  相似文献   

4.
余华的小说从来都不回避现实,他常常以夸张、荒诞的方式展开对日常生活的叙述,从《兄弟》到《第七天》,作家游走在虚构和现实之间,逐步寻求从表现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在《第七天》中,通过对现实的想象性重建、艺术荒诞和真实荒诞的二重奏展现了一幅独特的现实与虚构交叉景观,实现了以虚构抵达现实,具有了更强烈的现实批判力度。  相似文献   

5.
继《兄弟》问世七年后,余华在《第七天》中又用他怪诞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当代中国社会的浮世绘。怪诞的社会现实使他再次看到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苦难与温情,同时也表现出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以及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6.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七年之后完成的最新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经过分析,作品中的生死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引人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暴露了大量的社会现实,引人深思,也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7.
《第七天》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吸引人们去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也因为大量暴露现实而显得思想深度不足,出版后便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8.
西西弗作为西方神话里的一个典型人物被不断地阐释和演绎,然而加谬却从西西弗的行为中读到了荒诞、品味到了生命。《西西弗神话》兼有文学的审美性与哲学的思辨性,通过对自杀、希望和离异、冲突、反抗、自由的分析逐步进入了“荒诞”概念的内核,并阐释了一种全新意义上的荒诞观。应该说,《西西弗神话》已超越了简单的文学“写人”与哲学“探人”的功能,而具备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导读作用。  相似文献   

9.
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展示了生命的撕裂形态。发生于亲近者之间的撕裂,以及人物自身不同程度的撕裂感,可以溯源到现实世界中的巨大裂隙。这种裂隙甚至以可怕的稳固性延伸到死后的世界。撕裂也对作品具有形式意义。《第七天》可以说是从撕裂的现实而来的撕裂之作,抒写了一种撕裂的痛。但该书对裂隙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平面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徐慧瑶 《文教资料》2013,(35):104-105
余华新书《第七天》是一部篇幅仅为13万字,容量极小的小说.本文将就小说文本,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浅谈余华作品《第七天》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1.
近日,搁笔七载的余华新作《第七天》问世。顿时,新作遭遇了毁誉参半、两极分化的批评。网络读者指责新作语言苍白、思想无力,缺乏文学性;但学院派学者却从新作的主题、语言、思想等角度肯定了作品。对此批评现状,笔者以冷静的态度、客观的立场细读作品,分别从多重主题的丰富表达、对人生苦难与生死的深层理解、对语言、细节的精心设置以及呈圆心辐射状的叙事方式和出神入化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等多方面来评价作品,认为新作的确不失为一部最能代表余华全部风格的小说。  相似文献   

12.
《第七天》表面上叙述语调客观冷淡,实际文本背后是"活着"的温情。文本架构上,余华把"七天"作为纵向展开的标尺,把空间作为横向延伸的平面,将文本中大量的故事平铺互文。现实与虚构的错杂间离,既是作家对个体存在脆弱无助的现实言说,也体现作家对自我的深刻怀疑与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3.
历经七年的沉淀与思考,在新作《第七天》中,余华将苦难拓展到死后的世界,在生和死之间建立了一条苦难自由叙事的桥梁,不过此次生的世界一片阴郁,死的世界里稍见一点点亮色,但那是悲怆的、疲惫的、忧伤的。叙事苦难中,也默示着他对表现绝望命题的深入喜爱,而且与苦难跬步不离。作者在作品中注入了大量的情感与精力,使得小说的语言冷静、节制、利落、淳厚、朴实;小说中多处巧妙设置了细节与伏笔,使得充斥荒诞和奇异的作品显得更加苦难。  相似文献   

14.
对《局外人》的叙述方式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都把作品的主题归结为主要揭示了“荒诞”。其实,从叙述方式上讲,《局外人》是默尔索面对荒诞和死亡而不屈服,要通过语言重构生活、表明自己对过去的“义无反顾”态度的产物。在默尔索的重构过程中,出现了针对他的两个“法庭”、两个“审判”,即法庭对他的刑事审判、读者对他的道德审判,并因此揭示了两种荒诞。作品的主题也因此更丰富、更深刻。它不仅揭示了荒诞,也表现了默尔索对荒诞的反抗,同时启发读者树立超越荒诞的意识。默尔索则是一个因法庭的荒谬而被扯入“荒诞”中的人,他本人并不荒诞。  相似文献   

15.
继《兄弟》之后,沉寂七年的余华在2013年推出长篇新作《第七天》。小说一经发表,随之而来的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褒奖者有之,批评者更甚。余华深谙张力因素对小说的功用,在《第七天》中完美地呈现了三组显著的艺术张力:一是叙事结构上真实与虚构形成的巨大张力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故事的发展;二是苦难与温情的张力体现作家对底层人深沉的爱与同情;三是活着与死亡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体现作者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客观说来,《第七天》以其饱满的艺术张力,理应在余华的所有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余华近作《兄弟.下》展现了底气不足的市场经济初期中国人生存的混乱与荒诞,以及与之伴生的人情伦理的污浊与悲凉。余华以笔为戈对当下社会的"正面强攻",一方面以独到的方式严肃拷问了纵欲所带来的时代畸形,另一方面却有破无立地放弃了对现代人精神出路的探索,后者也鉴照出余华对当下社会把握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18.
余华作为有底层情怀的作家之一,在其作品《第七天》中,通过对底层小人物生活状态的描绘,为底层人强势发声。在叙事策略上,余华运用了亡灵视角、荒诞风格和诗意语言等叙事策略进行底层书写。通过亡灵视角将生死两个世界衔接,突出底层人的无力与绝望。通过荒诞的风格讽刺了社会麻木不仁等现象。同时又运用诗意的语言给予底层阶级爱的幻象。从以上叙事策略中可以看出余华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他的底层情结,同时可以得出其底层叙事的价值所在,也是本篇论文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正>余华的《第七天》是在2013年6月出版的,但我最近才认真看了起来。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十万个读者会有十万个哈姆雷特吗?当然,这句话只是打个比方,但当一部文学作品带来的绝大多数声音是读者的质疑和贬义时,那显然作品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了。从《兄弟》到《第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的编选以现代性为线索,符合20世纪中国文学追求现代性的历史任务。同时,追求现代性意味着文学必须对时代作出回应。尽管这样会使文学及其研究难逃实用目的,但以现代性的核心——理性精神来回应时代不同于以往政治实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以回应时代为灵魂,以现代性为线索,在论文集的编选上达到了形神兼备,成为论文集编选的学术规范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