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养成教育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五个层次的内容,并从理想信仰、道德法制、心理辅导、情感认同、文化熏陶、社会实践六个方面论述如何构建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引起当前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从众模仿心理、补偿心理、求助心理、逃避心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解决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要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网络思想教育和网络文明教育,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与健康引导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引起当前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从众模仿心理、补偿心理、求助心理、逃避心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解决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要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网络思想教育和网络明教育,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化氛围,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4.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面临自卑的挫折心理、激烈的竞争压力、同辈的对比压力等就业心理问题。对此,可采用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团体互动辅导、网络匿名辅导四类心理塑造方式及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构建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方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设施、巩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体系四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塑造高职学生就业压力下的心理健康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Web2.0技术的迅速普及,网络生活已成为高职学生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网络深刻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与心理行为。以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为案例,对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的基本特征及不良网络行为进行分析,并从优化网络平台、提升网络素养、强化工作队伍、形成教育合力等方面提出改进高职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发展为学校教育带来极大便捷,也将人们的生活、工作带入一个全新的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可以快速地获取知识与信息,并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交流。网络让教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逐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变化、行为方式等。青少年学生是最大的网络受众群体,网络为教育带来进步和快捷的同时,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虚拟社区开展针对职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可以紧扣因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和网络道德,可以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教育、自我意识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还可利用网络心理测验建立互动式的心理辅导模式,并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心理发展档案。  相似文献   

8.
在中职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厌学、自私、任性、说谎、讲粗话、自卑、自制力差、迷恋网络、不知感恩、对周围同伴和环境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等等不良心理行为。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孩子个性心理行为有惊人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9.
心理教育四级网络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心理教育四级网络的运行可以随时启动对严重心理危机的快速干预.但在它的建设与运行中也存在着机制欠缺与制度困境、学生可能形成角色尴尬与心理冲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强化心理教育的制度化保障,让学生以更为适宜的方式承担教育责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们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学生中突发事件的不时发生,使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教育教学平台,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为构建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网络体系,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它可以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广泛采用,学校可利用校园心理健康网开设包括心理动态、心理知识、在线心理测试、在线心理咨询、网上心理论坛、心理案例分析、心理学术研究等项目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网页,实行全链接方式,单独与学生“对话”,在人机对话的情景中实现多种交互。  相似文献   

11.
心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所不同,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心理教育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学校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现代网络、媒体、社会现实对学生的诸多诱惑.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力度.加大了我们教育的难度.我们的传统教育方式跟不上现代学生们意识形态发展. 处理问题学生的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即心理症结.心理教育的技巧:信任,宽容,接纳,聆听,惩罚.任何学生的成长都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我们允许学生有错误的尝试,对学生的行为应该无条件地宽容和接纳,包括学生的不足和出格行为.  相似文献   

12.
00后的学生们很叛逆。他们叛逆的原因有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发展必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克服"急于求成"心理,与学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运用网络资源和学生互相倾听。  相似文献   

13.
了解高职学生心理求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提高学校心理服务的利用率和有效性,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超过2/3的高职学生需要心理帮助但没有付诸行动;亲朋好友是高职学生求助最多的对象,而作为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则较少被求助;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心理求助对象时也存在显著差异。高职院校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心理求助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14.
经济高速发展、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学校特有的管理体制,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外在因素;个人的人格特质、心理特点和认知模式则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在因素。高校教育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心理教育机制、丰富人文关怀,预防和解除大学生网络成瘾,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与身心和谐。本文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结合工作实践,研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当前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的不断深入,本文从开发网络心理辅导课程的角度,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了网络自助式心理辅导方式:在网络学习平台中通过心理测验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科学的理论方法为依据提供相应的辅导内容,继而进行交流、探讨获得进一步的自助式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6.
网络心理教育刍议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网络心理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是一种网络教育思想、一种网络教育原则、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在网络心理教育中,网络是心理教育的工具、环境、资源、内容和系统,并呈现如下特点:教育主体非主体化,教育客体即指网络社会的“网人”(尤其是以“网络世代”为主);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全面并具有直观性、可选择性和不可控制性,其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时空趋向超时空;教育方法更具启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网络心理教育不仅变革了心理教育的传统模式,而且开创了心理教育的现代化方式。加强网络心理教育系统建设需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培养培训网络心育主体;建立健全网络心育系统;丰富活跃网络心育活动;大力加强网络心育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对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网络也成为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给当前的小学生提供一个比较新颖的学习环境和方式,为小学生提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借助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健康教育。利用网络的特点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网络在高校迅速的普及,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多维环境、教育方式方法、教育载体选择应用、教育效果评价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前所未有地影响着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思想观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个性心理、修养品质、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养成。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分析,梳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归纳网络心理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初步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模型,也就是在校园网络环境、网络受众群体心理两个维度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道德、思考方式、日常行为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应从借助互联网络系统,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培养一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二者兼容的教师队伍;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的网络生活三方面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提出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索从视觉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调节学生非良性的抑郁心理,运用提升视觉安全和视觉心理的快乐适应方式来开展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护理。探讨视觉艺术教育的精神之一是融入社会主流意识、校园文化、教师教育和家庭氛围的共同媒介和促进体,进而成为调节学生抑郁心理的辅助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