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歌唱和唱歌不仅存在创新意义上的差异,而且具有内涵和审美价值上的区别。在声乐训练中必须注重音乐感觉的培养,立足于二度创作的艺术要求,实现从“唱歌”到“歌唱”的飞跃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谈学习歌唱     
题。对于歌唱者选择曲目,多半不是由他使用嗓子的技巧的高低而定,而是由他嗓音的基本自然条件而定。人们根据音的幅度范围把声音分成四种类型: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和男低音。在各个声部之间再可分为附类,主要由音色以及在一定音的范围之内某种声部所能发出的声音的音量而定。如:花腔女高音、抒情花腔女高音,轻抒情女高音,抒情女高音,大抒情女高音及戏剧女高音等。一个好的歌唱者应懂得量体裁衣。换句话说,虽不能要求每个歌唱者能演唱舒伯特的一些特定歌曲,但应该唱好舒伯特的有些歌曲。最优秀的歌唱家对于他们的声音的局限性以及他们性格…  相似文献   

3.
文琪 《今日教育》2004,(7):58-59
从歌唱的角度看,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中,历来十分强调语言的清晰动听,讲究“字正腔圆”、“以字行腔”。从唐代律诗的吟唱开始,朗诵就赋予了一定的音乐性。因此,在声乐训练中借鉴朗诵的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增加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声乐表演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学习唱歌艺术的过程中,为了强调歌唱发声的方法,掌握更好的发声技术,往往导致“重声轻情”的现象,忽视了歌唱艺术最为关键的环节——情感体验。一个没有感情的声音,即使歌唱者有再高的技艺,也不会感动人的,只能给人留下遗憾。那么,歌唱艺术的情感体验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5.
李淑红 《甘肃教育》2006,(1B):61-61
音乐教学,尤其是歌唱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能使学生寓教于乐、陶冶性情。音乐教师在歌唱课中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正确地指导学生唱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热情。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领会这个要义,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嗓音特点前,在教学中使用不恰当的指导方法教学生唱歌,致使学生超音量,超声高、超音域发声,其结果不是损坏学生的嗓音,就是演唱效果不佳,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以下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歌唱的心理训练对歌唱艺术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它对于歌唱者在演唱比赛时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获得最佳歌唱状态,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就:一、歌唱的心理状态;二、歌唱的心理训练;三、歌唱训练是时代的要求来阐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声乐艺术教学之目的,阐述了歌唱呼吸的过程和训练呼吸的方法,达到说明呼吸方法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声乐学习中歌唱的“内感”常常是学习或教学中的一个不易克服的难点。在声乐教学中教技术并不难,难的是解决学生的学习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9.
声乐学习中歌唱的“内感”常常是学习或教学中的一个不易克服的难点。在声乐教学中教技术并不难,难的是解决学生的学习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0.
颤音即颤动的声音。它作为一种普通的常规的声乐技巧渗透于歌唱发声的全过程中。歌唱发音过程中的正常的发音颤动,是一种“半意识性”的动作,是使所唱的音象波浪似的摇动,使音高随着唱的音的强弱时刻改变。应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教学中出现摇晃、发抖、痉挛病等不正常的颤动。  相似文献   

11.
演唱风格是一个充满演唱者思想情感个性和创造性的生理、心理活动过程,要求演唱者运用娴熟的发声技术,把个人的情感思维、作品的风格和思想内容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更加完美地表现这种“个性”与“创造性”的结合。文章从发声技术、审美、情感等表达为出发点,进一步解释了声乐艺术的本质特征,并阐明了演唱者“只有把各种歌唱技巧转化为演唱风格的把握和表达上,这样的演唱才具有其艺术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声乐是人类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门特殊艺术门类,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声乐的创作和表演都脱离不开情感。情感对歌唱技巧和艺术美感的创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情感贯穿在声乐艺术当中,是声乐的主宰、灵魂。声乐演唱的"情感之功"不是一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认识和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声乐教学和歌唱实践中,歌唱语言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歌唱语言技术时歌唱的音色、共鸣、呼吸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加明确了歌唱语言的特点,进而为增强教学实践实效提供可能,并为声乐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声乐主课老师和声乐艺术指导的各自职能,并以普契尼的歌剧《漫步街上》为例,进一步说明声乐艺术指导和声乐主课老师在声乐教学中相互配合所起到的作用,进而引申到声乐教学多侧面、多层次的立体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混杂、特色模糊等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民族音乐理论的边缘化,民歌在现代社会的式微,声乐教育的技术本位,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科学性缺乏系统总结,民间与音乐院校缺乏和谐有效的协作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声乐艺术是中老年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中老年人可以通过正确的声乐学习、多参加或是聆听声乐演唱活动、欣赏声乐经典作品来提高声乐素养,丰富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晚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声学是研究机械振动在弹性媒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规律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声音。音乐声学是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音乐与声学两门学科互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歌唱声学是音乐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嗓音。从声带的发声机制、歌唱中的共鸣、歌唱的嗓音共振峰三个方面,对音乐声学在声乐教学工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提出自己的理论阐释和见解,为声乐教学提供声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吸取了民族特有的戏曲和曲艺艺术精华,对内建立了深刻而客观的身份认同,而且在文化、思维、艺术特色、演唱风格等多个层次上与国际接轨,也摄取了众多来自西方的营养,体现出了无尽的艺术魅力和演唱风采。  相似文献   

19.
音乐表演是音乐实践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声乐是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一种形式,本文对声乐与音乐表演心理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