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新”“双减”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具体到课堂教学,需要思考如下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如何用新教材实施教学、教什么?学生应学什么、学习目标与要求如何定位?学段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怎么考、如何评价?基于上述疑惑,该文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考试评价三方面,探讨培育阅读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手脑都会用     
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他批评旧传统教育是“残废教育”。他认为,旧教育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教用手的人不用脑。用脑者,因为不用手,生了“软手软脚病”,因此失去了实际操练,变成个呆脑。用手者,因不用脑,生了“笨头笨脑病”,因此失去了脑的指挥,只剩下一双粗手。为了培养手脑双全的人才,育才学校里许多事都由学生学着做:在树林中垒起石桌、石椅,可供座谈、讨论;平整了梯田,学校有了运动场;泥地上筑起了高台,便是露天舞台;把一条山中水沟筑坎,建成了游泳池。师生还共筑了一条一米宽的“劳动路”,把整个校舍串连起来。陶行知请来木工,教学生…  相似文献   

3.
谭詠  张超 《广东教育》2003,(9):66-66
众所周知,在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完全用考分来衡量教师“教”或学生“学”的成绩,是不全面、不公正的。但是,只要有选拔性考试特别是高考存在,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重要尺度,恐怕一时还无可取代。问题是用什么样的考试成绩来评价、衡量教学成绩最有说服力,最科学、最公正、最权威?这本是一个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稍微在行的人恐怕都会不假思索地想到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这正切中了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实中,“学生评教”这一重要的教师评价方式已逐步被接受,人们普遍认可学生在教师评价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2008年7月,本刊以“话题”的形式从观念的层面对学生评教开展了讨论。本期“评价考试”栏目以“用学生评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关注点,刊发了本刊记者对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许新海副局长的专访,并邀请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和江苏省暨阳实验小学的校长、老师、同学就如何开展“学生评教”谈了实践经验与个人感受。 我们也发现,“学生评教”在开展的过程中尽管初步解决了包括学生评教流程设计、基本工具使用、结果的处理在内的问题,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譬如关于学生评教理论的深度思考、工具设计和使用的科学性、评价过程的制度化与权变性的平衡、学生评教的次数有限性与形式多样化的矛盾,以及怎样把学生评教与其他评价结果结合使用,在组织上如何处理“校内为主”和“第三方专业力量介入”的关系,等等。为此,本刊未来还将进一步关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教育行为、教育现象的评价有一种绝对化倾向,需要重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就是典型一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一句中“好”的标准是什么?是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还是身体素质?是审美能力、创新思维或者是技能技巧?一位知名校长著文说,他的3个孩子在小学读书时成绩均不理想,上中学以后,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引导他们,结果他们的成绩上得非常快,从而“开始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显然他是以升学考试成绩为坐标来定位这个“好”的。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必然有一部分学生被淘汰…  相似文献   

7.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实践和应用,最讲究的是语言环境,英语学科的这一学科特点与开放教育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是否有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应如何按照开放教育的教育理念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的辅导?本文根据作者开放教育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分析了所教课程现有媒体教材的利与弊,扬长避短,尝试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性”导学、面向不同学生群体的“阶梯式”导学和面向学生个体的“任务型”导学。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 ,因为倡导素质教育 ,呼吁“不唯分数论”、“不要以考试成绩排名次” ,就有些人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 ,以为现在倡导素质教育 ,就不需要考试了。其实 ,“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的论点是错误的 ,而且会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办学就要考试 ,古今亦然 ,中外亦然 ,关键是看你如何考。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 ,但和以往应试教育的考试有本质区别。以往教育是为了考试 ,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的唯一标准 ,老师的教、学生的学 ,都是围绕着考试这根指挥棒在转 ,而且多是考些死记硬背的知识性内容 ,以死记硬背取胜。素质教育的考试 ,考试是…  相似文献   

9.
编辑手记     
“上学最早的人是我,回家最晚的人是我,玩乐最少的人,作业最多的人,睡觉最迟的人,最累最困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是一首在学生中广为传唱的歌曲。歌曲反映了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歌声透出了孩子们的烦恼和无奈。烦恼何所生?因为分数和考试;无奈何所生?因为无法改变现状。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由中考和高考,以及夹杂在二者之中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测试、测验、抽查、会考、统考决定的。这种教育说白了,就是教孩子们如何应付考试。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氛围中,教育成了考试的代名词。它考掉了孩子们的童真和童…  相似文献   

10.
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共同构建了课程体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大多数小学有重视学科教育,轻视活动课程的现象,而且活动课缺少切实可行的计划,成了徒有虚名的摆设。这种现象阻碍了扩大学科教学的效果,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这不得不让人思考:为什么会如此呢?如何才能改变现状,切实有效地开展活动课呢?一、思现状及缘由活动课,顾名思义,就是把学生的活动作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但直至目前,活动课仍处于时断时续,可有可无的地位。重视的教师多开展几次,不重视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
教和考,看似一对矛盾,实则是一种统一.教是一种活动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且在教学过程中又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是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教师主要是一种方法的点拨,这就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己学习的习惯.然而教师教得如何?学生学得怎样?还得用一种方式来衡量,这就是考试.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考试到现在的各种考试,可以说对人生都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学而优则仕”是一种仕途之路,而现在的高考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跳农门”、“跳龙门”、“铁饭碗”是其目的,即使从1997年开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爱心,没有诚心,不自强不自立,也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可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这也正是现代教育家张伯苓所说的“学行合一”的问题。而有的老师为了追求班级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使有的学生往往有了较高的成绩,却没了做人的素质。而在教学生做人方面郭老师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3.
一、建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尽管人类已经阔步迈入崭新的世纪,但“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阴影依然笼罩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究竟是选拔还是发展?这仍然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这就意味着课程评价观必须实现一个根本转型,即由竞争本位的、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14.
读一九九五年第二期《小学教学参考资料》黄焕勋写的《长文如何短教摭谈》(以下简称黄文),获益匪浅,他告诉了我们如何在短时间内讲授长篇课文的一些方法.文中所列四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遗憾的是,黄文的举例尚欠准确,影响了“长文短教”.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一、关于对《手》(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的设问问题.黄文中说,一青年教师上优质课,选择了“直奔中心”法教学,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从破题入手,进行了一连串的提问,引导学生直奔中心:课文写的是谁的手?(陈秉正的手) 陈秉正的手是怎样的手?(劳动能手)为什么说陈秉正的手是劳动能手?”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三问其实都不准确.第一问的启发因素太少,没有准确把握五年级学生的实际,学生不用跳,就是坐着也能摘到这个“桃子”.第二问本身问题不大,但答案是“劳动能手”就不妥了,问的是什么样的“手”,岂能答是怎样的“人”.第三问具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尤如“为什么你的脚是三好学生”这类问题一样,使人啼笑皆非.如此缺乏准确性的三问,怎么能“引导学生直奔中心”,进而“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相似文献   

15.
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有人说: 人世间有两部大书,一部是有字书,另一部是无字书。这里的有字书是指间接经验,无字书是指直接经验。我觉得教师要教好有字书,更要教好那部无字的大书,让学生在实践中茁壮成长。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教用手的人不用脑”。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 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学生在学校中学过的东西,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只有与丰…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客观评价标准化考试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中国人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所谓的“标准化考试”。考试嘛 ,很简单 ,找一两个人出一套题目拿给学生做 ,然后老师给一个分数就完了。在学习外国的同时才发现还有“标准化”考试一说 ,中国人才明白什么“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别。为了追求科学性 ,追求准确性 ,在“风”的推动下 ,“标准化考试”飞遍神州大地。客观性试题铺天盖地。到底什么是“标准化考试” ?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标准化考试 ?有人说 ,标准化考试是当前语文教学问题的病根 ,这种评价公正吗 ?新时期 ,语文教育界响亮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已经逐步为教育界以至全社会所接受。然而 ,活动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 ,其教学管理的理论构建却相对滞后于教学实践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课教学管理的优化。本文利用“自治区活动课示范学校”的自身优势 ,尝试在实践中探索活动课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以提高活动课的教学效益。  一、当前活动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活动课的开设 ,使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变成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类 ,如何使这两大类课程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这次课改新设置的一门课,其意义自不待言。但在实施中情况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教师而言,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用传统的观念去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上课”的形式去“教”综合实践活动,自然是劳而无功。就学生而言,一方面是繁重的化课压力,另一方面又得不到适当指导,多数学生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课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呢?其实选择课题的角度很多,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思想摆在了教育工作的首位,而活动课这一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活动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才能开展好活动课呢...  相似文献   

20.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如何科学、规范地设计心理辅导活动课 ?如何对心理辅导活动课作出有效性评价 ?这两个问题不但困扰着学校心理辅导实践工作者 ,而且已直接影响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深化的进程。作者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结合理论思考 ,对这两个能促使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顺利推进的核心条件作了初步研究 ,以期增强心理辅导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