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充是第一个把必然性与偶然性作为一对范畴进行考察的哲学家。在自然观上,王充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思想,与当时的经验自然科学水平基本是适应的;而他用遇、幸、偶、适等概念建构的适偶论,则是对偶然性范畴的积极探索;特别是他提出的“二偶三合”说,不仅探讨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必然性决定偶然性,必然性通过一系列的表面的偶然现象来实现,而且揭示了偶然性是在诸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的思想,对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的历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3.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哲学上的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都有论述,但完整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的确立主要见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论述比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一些过程,并获取一些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史记》中很多地方体现了司马迁天命观、宿命论的思想,司马迁在对窦太后的叙写中也表现出对她得"天幸"的赞叹之情。然而,窦太后幸运人生的背后包含着诸多复杂的因果联系,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也隐藏着一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有三个特点:一是在表现形态上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异;二是在存在形式上具有内在性与外在性之别;三是在存在的主体上具有整体性与个别性之不同。从这三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抓住机遇”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本文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和前提条件。并且指出: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埋头苦干的精神,而且需要把握机遇的才能。  相似文献   

7.
理解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关系要注意一些限定条件.历史偶然性的概念需要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界定;不同条件下的人类社会,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其中的“必然”与“偶然”的关系也不同;在近似条件下也要注意从规律的不同层次区分必然与概然;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作用在不同的时段体现不同;人的选择最终决定了历史前进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景旺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2):33-33,36
本文从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出发,着重对偶然性作了新的理论概括与价值评判,期望能引导人们树立健康光明的哲学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抓机遇的思想,究其实质就是要抓住历史的偶然性以驾驭历史的必然性,即抓住历史机遇以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尤其是学创作中的例子,探讨了“灵感”现象,进而论证了“灵感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宋代的白话小说和元代的杂剧中,以公案为题材的作品保存了相当的篇目。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狭义的“公案”题材作品比例占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四分之一以上,明末的《三言》、《二拍》中,描写冤狱的作品就已数不少,在这些作品中,许多巧合的情节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线,偶然性和必然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小说中人物悲欢离合的戏剧情节,本文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角度,对《三言》、《二拍》中的冤狱巧合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梁莉 《文教资料》2007,4(36):12-15
在哲学领域,所谓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所谓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统一关系理论指导下,笔者通过研究"三言"中那些具有偶然性情节的作品,概括了偶然性情节对作品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三言"作品中运用偶然性的问题。本文所论的偶然性,是指服从于作品主题、作家美学理想和塑造人物形象需要,揭示社会历史必然性规律的,由偶然性事件引发的情节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请看如下两道常见的复数题:(1)已知z∈C且|z|=1,z5+z=1,求复数z.(2)虚数z满足|z-2|=2且R,求z.在这两题中,都有两复数之和为实数的条件.求解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分别根据z5一二,上一三,即可方便快捷地得出结论.但我们又清楚地知道:Z;+ZzER是Z;一Z。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因而上述结论纯属“偶然”.辩证地思考,这偶然性的背后是否蕴藏着某种必然性呢?于是,我们提出了如下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命题“若均二Z。,则Z;+Z。E正”的逆命题为真?2问题的律决笔者经过探索得出如下结论:结论1若约,12…  相似文献   

14.
探讨隐元东渡,既要看清初福建的政治形势和隐元的思想倾向,更要看日方在整个过程中的作为以及隐元的个性特点和高僧身份。可以说。隐元东渡及留日不归。是偶然因素与必然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日方的主动与敬信起主导作用。而隐元的声望和使命感则是基础。隐元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作为一名高僧。不是完全的消极出世。他不仅做到随缘就势。而且是借势发挥,在既定的历史环境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聪 《班主任》2011,(9):68-69
强强刚从村小转学到我班。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读书笔记",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迹很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讨厌作文。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强强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本想马上把他叫过来训导一番,然而,在我仔细地看了强强抄的那篇关于朋友的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系统内部关系的实质以及系统演化过程的具体考察和分析,从辩证的角度提出非系统与系统是相互内在的对立同一关系.非系统作为系统内部的否定性存在,是系统演化的内在根据.系统演化过程是非系统与系统的矛盾展开过程,这个过程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具体进展.  相似文献   

17.
18.
历史必然性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客观趋势;历史偶然性是由历史主体对历史发展可能性的自主选择所引起的或然现象;历史正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演进的。  相似文献   

19.
1644年的甲申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北京城先后出现了大明、大顺和大清三个政权。但是历史的发展最终以清王朝的统一而告终。明清易代中,清王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也颇让后世史学家品味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偶然     
徐志摩 《辅导员》2011,(Z2):35-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