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十六大把党在21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基本目标是: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民主与法制更完备,人的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赞     
党的“十六大”吹响了我国人民在新世纪的战斗号角。“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则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岳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提前三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人民过上更加殷实富足的生活,需要全市上下组织攻关,加快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结构转换。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物质文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全面小康社会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章翼霄 《继续教育》2003,17(2):17-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文明目标;文化建设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中,经济发展目标位居榜首,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的经济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任务确实十分宏伟,同时又非常艰巨。它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如期实现,着力建设一支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营管理队伍,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中央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及时提出了“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经理人才队伍”的任务要求,第一次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业化、市…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背景材料: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江泽民同志为我们描绘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人曾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了艰辛的不懈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领导集体作为这一理论的开拓者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作为继承者确立了“翻两番”的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为集大成者最终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十六大报告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对“小康社会”的基本含义从质与量及其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新的界定,并科学地论证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和可行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讲,它是对古代传统“小康”思想的超越、突破和调整,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从实践上来讲,它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党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第一年。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要达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本文以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从制度建设和创新的角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为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如何以制度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 ,国内生产总值到二O二O年力争比二OOO年翻两番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 ,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  相似文献   

10.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今,我国的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这实在是可喜可贺的。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跨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人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性和绝对化。尤其在我们取得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巨大成就时,格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少走或不走弯路。  相似文献   

11.
[背景材料]江泽民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以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认为“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最为关键的阶段。论证了“翻两番”后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分析了“翻两番”的有利条件。并提出实现“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保持十五大以来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20年前,我们曾提出过一个翻两番的目标,经过艰辛创业,提前实现了。如今又是一个翻两番,这将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5万亿元,未来20年,我国将以每年7.18%的速度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国人民对“翻两番”的目标充满信心。这是因为,以往20多年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我们党所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正确的、成功的。何况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们已积累了比较厚实的物质基础和…  相似文献   

14.
黄辑 《政治课教学》2002,(11):F002-F002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努力,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江泽民代表党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是对邓小平代表党中央提出的翻两番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指标,它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改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向中等发达国家不断接近的社会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分解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要以不断解放生产力、发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社会目标就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 ,国内生产总值到 2 0 2 0年力争比 2 0 0 0年翻两番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 ,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 ,人民可支配的收入也增加了 ,客观上给增加高等教育投资提供了可能性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如何,人们常常引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比如,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们就自然联想到,2020年中国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这也难怪,经济是基础,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人们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无论是20年内GDP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要求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因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离不开人才和智力支持。而当前中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同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和第一要务。且首要是加快基础教育的发展。基础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它承担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奠基的光荣使命。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更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提高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战略地位的认识党的十六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 ,从经济、政治、科教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报告明确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时事背景:第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指:(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