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现代西方哲学家们打碎了乐观主义的迷梦,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人生存的真实状态描述为一场悲剧。但他们同时也向人类昭示了人们面对生存的应然状态——悲剧精神,即意识到人生苦难而又不断抗争的精神;号召人们用悲剧精神重新启动世界,寻找人生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论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精神——以神话、杂剧等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悲剧精神是人们面对不可避免的生命苦难与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状态。中国古典悲剧通过苦难的展示,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从悲剧的内涵入手,可以观照中国古典叙事文学,尤其是远古神话及元杂剧,挖掘其中的悲剧精神,这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价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尼采的早期悲剧理论认为古希腊悲剧是因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两个最重要的范畴不断斗争和和解而诞生,悲剧的价值在于超越生存的苦难实现对人的生命意志的提升,只有古希腊的悲剧精神才能够真正使德国文化和德国精神得到拯救和复活。  相似文献   

4.
人的悲剧精神是悲剧的灵魂和生命,它是人在追求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的生生不已的内在意志激情的体现,它通过人的苦难的生命历程吟唱人的生命激情,进而展开对人性的追问和反思,而我们恰恰通过这一悲剧艺术形式来复归我们生命本体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5.
悲剧精神是人们面对不可避免的生命苦难与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状态.中国古典悲剧通过苦难的展示,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从悲剧的内涵入手,可以观照中国古典叙事文学,尤其是远古神话及元杂剧,挖掘其中的悲剧精神,这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价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相圭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1):30-32,29
悲剧精神是一种正视人生苦难、反抗命运的作弄、争取人的自由的伟大而崇高的精神。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坎坷,但是无论穷达,他都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与他的生活相结合,构成了他的悲剧精神。人生遭遇的不幸,对柳宗元来说,实在是祸福难辨。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呐喊》《彷徨》中自觉地塑造了一个悲剧人物系列,人物悲剧的核心是精神悲剧,其主要特征是人物精神的痛苦与戕害,灵魂的苦难与毁灭,使有价值的东西被“消磨”,这种精神悲剧的冲突根源是国民劣根性。  相似文献   

8.
新写实小说给广大读者展示了大量的生存苦难,这种苦难的集中化叙述方式客观上为悲剧精神的高扬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实际上却没能让人感受到具有冲击性的悲剧力量。苦难叙述的集中与悲剧精神的消解这一悖论的形成与新写实文本过分关注世俗生活、善用反讽手法,与新写实作家“匿名启蒙者”的写作姿态和牢骚满腹的怨恨意识,与读者的接受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尼采认为人生本质上是恐怖与苦难的深渊,但从古希腊文化的研究中,他发现了使希腊人能够获得生命意义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以及由两者结合而产生的悲剧.尼采认为生命通过艺术而得到拯救,他提倡一种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自由和生命欢乐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10.
新写实小说给广大读者展示了大量的生存苦难,这种苦难的集中化叙述方式客观上为悲剧精神的高扬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实际上却没能让人感受到具有冲击性的悲剧力量。苦难叙述的集中与悲剧精神的消解这一悖论的形成与新写实文本过分关注世俗生活、善用反讽手法,与新写实作家“匿名启蒙者”的写作姿态和牢骚满腹的怨恨意识,与读者的接受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荷马、希腊哲学是希腊思想运行的两极。尼采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12.
尼采审美主义源于对叔本华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独特体悟.其特点在于,从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中寻求生命救赎之途.尼采认为,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衍生的悲剧艺术,在悲苦的现实世界面前建立了一个艺术的中间世界,从而缓解了人类的心理重荷,并为生命提供了经历、战胜痛苦的可能.尼采的审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有其唯心本质及空幻色彩.  相似文献   

13.
尼采的美学思想诞生并集中体现于《悲剧的诞生》。尼采在这里绘出了一幅哲与诗完美融合的“希腊悲剧艺术全景图”。“图中”尼采美学始源于对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与古希腊悲剧艺术的赓续与创新,奠基于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反思与超越,从而走向审美感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一切哲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在尼采哲学中,道德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尼采的道德哲学是以“一切价值重估”为出发点,并以对“道德的重估”为重点的。本文主要从尼采对基督教思想的批判切入来阐发尼采的道德思想,并对他的道德哲学进行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精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希腊哲学、希腊悲剧是希腊思想在其运行的两极。尼采在此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生命原则。生命表现在酒神与日神精神的统一,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16.
科林伍德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在他的理论创作生涯中,《艺术哲学新论》和《艺术原理》集中反映了他的美学思想。《艺术哲学新论》所代表的是他前期的美学思想,在这部美学理论著作中,科林伍德详细阐述了艺术哲学的基本原理,同时强调了艺术与科学、宗教、历史、哲学间的关系,从情感、实践、理论等层面向我们论述关于艺术概念的观点,并且提出研究艺术的基本思维方式——想象,这为西方艺术哲学的研究打开了新局面,科林伍德在西方被认为是克罗齐美学思想的继承者,并且许多人把克罗齐与科林伍德的理论联系在一起,称其为"克罗齐—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  相似文献   

17.
理解黑格尔悲剧理论必须结合他的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主义矛盾学说是其悲剧论的哲学基础。其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 ,“伦理实体冲突论”可以从他的”实体即主体”的哲学思想得到解释 ;“永恒正义和解说”显示了他用乐观主义的生存哲学来解脱悲剧性境遇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悲剧是文学永远的神圣领地,悲剧的美学倾向在西方和中国却大有差异。王国维是将悲剧这一美学概念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其《〈红楼梦〉评论》是开创“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本”学术范式的范本。王国维将《红楼梦》划归为“第三种悲剧”,并赞其为“彻头彻尾之悲剧”。他对《红楼梦》悲剧价值的挖掘视角和研究方法与其西学背景密不可分,尤其与他对叔本华、康德等西方哲学家思想的汲取和融合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19.
关于唐君毅的美学思想,不能不提及他的悲剧观,这是他美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君毅早期认为中国缺乏悲剧,但随着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对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的探求,后期他则认为中国不乏悲剧,只是不同于西方的悲剧观。中国最高的悲剧意识即超悲剧意识,可被称为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早期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从题目上看是谈论艺术的,但尼采实际上借助对艺术的思考进行对悲剧的哲学解释,或者借助于艺术解释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旁注。历来的西方学者在解读《悲剧的诞生》时也仅仅从哲学单一维度进行解读。因而,尼采的悲剧观与尼采的哲学观往往混同在一起而无法对尼采的悲剧观作真正的解读。针对以往西方学者解读尼采时存在的不足,本文试图运用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在确立悲剧作为艺术主体地位的同时,综合运用哲学、美学、伦理、宗教、神话等他性视角对尼采的悲剧观进行多视角、多维度的解读。在运用“他者”视角进行解读的同时,又通过“他者”视角对尼采的悲剧观进行“非我”的特征现照,以进一步通过“他者”的确证来界定悲剧的自身特征,从而达到多视角、多维度对悲剧的自我确证的目的。总而言之,尼采的悲剧观是一种崭新的悲剧哲学,这种哲学全力弘扬生命本体特征,具有多元文化整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