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论述了李白诗歌的修辞格式、修辞造诣和修辞渊源。这对于李诗乃至唐诗的研究说来,都是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在认知语言学家的眼中,隐喻被看作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手段。在 Lakoff & Johnson 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对李白诗歌中的隐喻现象进行认知解读,旨在说明其诗歌的独特魅力和广泛流传有赖于隐喻的大量确切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李白诗歌语言之夸张艺术的几大特色:使用频率高、范围广、力度大、手法多,且契合辩证法,与老百姓语言十分接轨;进而指出李白的夸张艺术是其浪漫主义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认知语言学界,隐喻一直被视为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而作为修辞手段渐次为人们所遗忘。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讨论了隐喻与语言意识的交织问题,借助对政治语篇中所包含的种族歧视的分析,指出隐喻是人类观照世界的视角,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诗歌语言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特色在于诗歌语言以其抽象词和具象词的嵌合、修辞的别具一格、词性的灵活变化、语法打破常规四个方面来体现张力和弹性。  相似文献   

6.
王旭华 《现代语文》2014,(4):110-111
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关注,必然导致其对文学语言要素的关注。加拿大文学理论家诺思罗普·弗莱将修辞看成是文学语言的根本特征。他以文论家特有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语言的修辞艺术,其对隐喻的重视以及通过节奏来分析文类的观点新颖且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诗歌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创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对于意象与意境都是十分重视的。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不朽的奇葩,而唐代诗人李白则是中国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的诗歌是唐代诗歌的典范,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意象丰富,而且寓意深远。本文通过分析李白诗歌意象的分类和特点,重点分析李白诗歌中几个典型的意象,从而充分领悟李白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更深层次地理解李白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李白蕴含在诗歌中的独特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甘琼 《时代教育》2009,(8):268-268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神奇的艺术魅力,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变化多样,取得了后人难以追及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李白诗歌语言之夸张艺术,并结合具体的诗句欣赏,着重从数字夸张方面进行论述,剖析了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中,夸张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浪漫主义诗歌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重点对李白诗歌的数字夸张这个方面进行大量的论述,来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安史之乱后,由于受到战乱、流放夜郎及年岁的老去等因素的影响,李白的心境发生了改变,他的诗歌亦随之有所流变。本文以李白入狱为界,将其诗分为前后两期,李白诗歌由前期抒情言志为主渐渐倾向抒情与写实的紧密结合,诗歌情感变得沉稳、低沉、悲怆。  相似文献   

12.
认知隐喻作为认知活动,从思维的角度强调了两类不同事体之间的映射,而修辞隐喻则是修辞格中的暗喻。二者都建立在相似联想的基础上,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功能不同。修辞隐喻的应用范围更具有文学倾向性,而认知隐喻的产生则填补了词语的空缺,扩大了人类认知的范围。对两类隐喻进行分析和比较,能丰富人们对隐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20,(2):39-43
李白的诗歌中不仅有豪放不羁的阳刚美,也充分展示了人类的阴柔之美。他通过描写月亮、白云等柔和的意象,营造出空灵、清静的意境美;通过描写和抒发了宫廷、民间等各类女子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情感,表现了女性的阴柔美。同时,李白诗歌中的章法、句法等形式,也展示出了香草美人的隐喻美。  相似文献   

14.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人格和艺术个性常被研究者用浪漫、天真、豪放、飘逸、自我意识等形容.李白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突出表现是自我仙化、任侠使气、交友真诚.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从政行为都缺乏现实性,他特殊的气质表现在诗歌里是天才、天然率真.本文从诗歌创作方法、诗歌风格、诗歌表现意象三方面来分析李白独特的气质和他的诗歌.  相似文献   

15.
王永波 《九江师专学报》1996,15(2):69-72,68
数词在诗歌中的运用,不仅使诗歌描写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也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效果。本文从中国古典诗史的实例出发,对诗歌中数词修辞现象及其规律、特点、作用,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对隐喻的研究有很多,迄今为止,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学术界对隐喻本质仍无一致观点。从目前的几种隐喻观,即修辞隐喻、语法隐喻、认知隐喻的理论起源及三种隐喻转喻的模式,探讨其内在关系,可看出,三者并不是孤立排斥的关系,其在本质上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
钟馨 《文教资料》2013,(24):3-4
“诗仙”李白深受魏晋名士风流的影响,为人自然、率性,又因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使其诗歌散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艺术魅力.其艺术风格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文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女性诗歌写作出现有别于80年代中后期的较为明显的特征,对于语言的迷恋,对于日常生活场景、意象的关注,新抒情风格等新的创作观念、写作倾向,使得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在写作修辞方面表现出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9.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唐朝伟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的诗歌透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感情丰富、抒写恣肆豪放;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李白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善于借助夸张等手法,运用奇丽的想象描绘充满神异色彩的理想世界。李白的诗歌,结构跌宕开阖,寓含世事万变,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李白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除了清雄飘逸,还有许多诗作的语言得力于乐府民歌的熏染,朴实无华;他的诗歌创作,除了具有浪漫主义手法外还经常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这些艺术特点,使李白的诗歌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陈定宏 《教师》2008,(16):110-111
尼采美学以酒神精神为出发点,体现出对生命的肯定和辩护。酒神狄奥尼索斯表征着人身上一种巨大的原始生命力。一种消解个人主义的狂欢,一场人与神、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迷醉。李白号称“诗仙”,多以酒入诗,常常借着酒使其达到通灵的境界。酒之于李白,不仅成就了他的好诗,而且也是他不称意人生的一种慰藉。李白诗中的酒,不但为了借酒浇愁、纵酒享乐,更是蕴含着强劲的生命力和悲壮之关,实现了他理想中君与臣、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场幻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