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辽宁外国语师范专科学校唐令忠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实事求是自我教育逆反心理,是指一种比较稳定的,对环境事物的刺激产生与众人对立的、和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的情绪和行为倾向。青年是逆反心理的主要体现者。逆反心理并...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是当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阻力,本文试从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角度,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呢?一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革命觉悟。试想一个连理想,目标和信仰都没有的人,怎能理直气壮的教育别人呢?二是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一个惯于说假话,或者在台上讲马列主义,台下搞个人主义的人,尽管他讲的道理天花乱坠,对他了解底细的人,除了反感和讥笑外,还会留下什么呢?三要公道正派,旗帜鲜明。如果政工干部对群众有亲有疏,搞小圈;子或者当老好人,对坏的不去批评,好的不去宣传,不敢扶正去邪,那么他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不会高,他的话别人就很难听进去。可见,政工干部的表率作用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逆反心理是当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阻力,本文试从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角度,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指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其施加的教育活动后所产生的厌恶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评价逆反、情感逆反、行为逆反。其形成有受教育者自身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方法、社会负能量的影响等原因。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提高受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素质,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防止和消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 ,须从“无的放矢”向“有的放矢”转变 ,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 ,从“显型”向“显型与隐型相结合”的方法转变 ,从“重言教”向“重身教”转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收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角度入手,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杨震 《陕西教育》2005,(4):26-26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会发现孩子不再那么乖巧了,慢慢出现一些抵触情绪,如对大人的言语置之不理,甚至直接反对乃至反抗等。这种情绪如任其发展就会养成习惯,形成逆反心理,制约孩子的人生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0.
11.
从分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入手,论述了要不断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主动性,消除学生的逆反,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但会降低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还会影响教师工作的进展和效果。通过借鉴国外心理学相关理论,从心理学角度更深刻地认识大学生逆反心理,并且提出相关具体建议,不但有利于减少和消除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劳动力大军的实力和质量。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寻求预防和纠正其逆反心理的对策,对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逆反心理,在中外传统心理学概念中没有提及,然而,却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或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  相似文献   

15.
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心理,逆反心理也存在于大学生群体当中,并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可以为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大学生摆脱逆反心理的困扰。  相似文献   

16.
郭逸标 《华章》2007,(10):123-123
逆反心理是当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的最重要阻力之一,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关注热点和难点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工作收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从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角度出发,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观察的触角伸展到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平日被我们奉为“自然而然”事实上却似是而非的现象,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便是其中之一。那么,当代青少年逆反心理有哪些表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教育中应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学生,犟倔脑,软硬不吃,一股牛劲。明明犯有过失,你若心教育,他若罔闻:你斥责惩罚,他横眉冷对,甚至摆出一幅唱对台戏架势,弄得你气没一处出,往往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好“逆反”心理学生的转化工作,这是小学教育实践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导致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表扬某个学生,其他同学越是看不惯这个学生;过分批评某个学生,反而激起其他同学的同情;越是禁止学生某种行为,而重复该行为的学生。反而日渐增加;等等。这类现象都是心理学所指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种违背常规的心理活动,通常表现出多种特点:一是对立性。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众人和常规相对立的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