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市     
"清明"过后,我们镇上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个月。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  相似文献   

2.
清明和谷雨     
一般说起“清明”,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扫墓。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几乎为“清明”奠定了永远的基调。  相似文献   

3.
清明诗话     
清明时节,红桃初绽,绿柳合芽,明媚的春光引起文人墨客诗兴大发,写下许多动人的诗句。唐代孙昌胤的“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技。”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有情、有景、有色、有声。情在景中,景即是情,语言隽秀,余韵逸然,耐人寻味。宋代周密的“燕子时时度系帘,柳寒犹未退香绵。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吴维情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丝歌收拾去,万枝杨柳属流芬。”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所见所闻的描写,维肖维妙地勾画出…  相似文献   

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耳熟能详。细雨纷纷的清明,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诗人高翥以平易自然的语言描述清明这一天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情景。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清明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也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作为节气 ,“清明”由来已久 ,大约起于周代 ,有明显记载的是在汉代。《后汉书·律历志》中正式列入清明节气。古人解释“万物生长 ,此时皆清净明洁” ,所以叫做“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清明》写出了清明时的一种特殊心境和氛围。清明自古有许多风俗 ,有些相传至今。古时清明首先寒食禁火 ,在清明前的一两天 ,有个寒食节。寒食节时 ,家家户户不准生火 ,只吃前几天做成的冷饭冷菜。后来清明时上坟扫墓成为主…  相似文献   

6.
怀念是永恒的话题。无论你身在何时,人在何方,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勾起我们内·心无限的情怀。“偷青”、“香市”、“歇渔节”,那些逐渐消逝的习俗,那些与众不同的生活,都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lo回忆中,充满了“偷”之乐,充满了“市”之香,  相似文献   

7.
巴过年,盼“十六夜”,之后就想着清明了。清明可以跟大人一起“填坟”去。“醉翁之意不在酒”,倒不真为了扫墓祭祖。目的早暴露了,这不,外面又唱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地里满是茅针针”。那时,茅针儿真是和我们这帮“野小子”“馋丫头”结下了不解之缘。拔茅针时那高兴劲儿,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8.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于这一天扫墓祭祖。历代文人多以“清明”入诗,抒发感怀。本文拟从众多的《清明》诗中撷取四首,浅析各自所抒之情。  相似文献   

9.
放风筝     
“清明佳节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每到清明佳节,我们就唱着这首歌来到田野里,把各自早已准备好的风筝送上天空。  相似文献   

10.
清明时节,大伯回老家祭祖,给我们捎来家乡的清明馃。一揭开包装,淘气的艾草清香就悄悄地溜了出来,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轻轻咬了一口。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融化在口中,洋溢在心间。仔细端详那一个个圆润的清明馃,似乎看到奶奶正用艾叶汁和着糯米粉慢慢揉搓,细心烹饪这美味的传统佳肴。一个个清明馃,飘着香,透着绿,让我莫名想念老家那片绿色的竹林……  相似文献   

11.
今天传清明时拍的照片,在编写相册说明时,又一次遇到老问题:我们口语中所说的清明“挂qin”究竟应该写作“清明挂清”,还是“挂亲”,还是“挂青”呢?这个问题其实困扰我多年了,我也一直在回避思考中.我苦思良久,忽然灵机一动:这“qin”是清明时节挂的,大概可以叫做“挂清”了,于是写作“挂清”.觉得这样写,可以应景,而且似乎可以隐含:挂清了,就让自己对先人的看望之债也暂时清偿了.自以为还有些意思.  相似文献   

12.
宿县皇殿初级中学在改革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培养急需人才 素有“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之誉的夹沟香稻米,是靠天然的“龙泉”“珍珠泉”“呵泉”浇灌成的。皇殿中学经过试验培养了当地有一技之  相似文献   

13.
清明的思念     
课前,我做过学生调查,70%的学生知道清明扫墓这件事,50%的学生扫过墓,仅有10%的学生在扫墓时带着深厚的情感。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他们对于清明扫墓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有的学生还从未听说过。就算有过清明扫墓经历的同学,对扫墓也仅仅停留在学父母的样,“依样画葫芦”,所以“清明的思念”的主题小学生较难理解。  相似文献   

14.
清明祭     
说起“清明”,也许每个读过诗书的人脑海中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细雨漾漾,杏花村里酒店外拂动的幌子,在孤苦诗人的心头唤起许多暖意。然而还会有人想起“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这些诗句中言及的“寻春”“寒食”“上坟”等字眼,又跟清明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5.
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有个清明节。《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农业生产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气;在风俗习惯上,这又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从先秦开始,人们就在这一天扫墓祭祖;到唐宋,更盛行开来。因此,唐宋诗词中有许多以清明扫墓为题材的佳作。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要数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这首诗引出来的趣话恐怕是最多的了。先是有人把它删削为五绝,而且满有理由:清明时节雨,(春雨当然“纷纷”)行人欲断魂。(行人当然在“路上”)酒家何处有?(已…  相似文献   

16.
元旦谜语     
在欢度节日期间,如果全家人围坐一起,以“元旦”为题材设计些有趣的灯谜,让孩子猜一猜,会增加快乐而又有意义。“清明前一日”。本来“清明”专指消明节,这里却另解为“清朝、明朝”。在这两个朝代之前自然是“元”朝;“一日”合之为“旦”。  相似文献   

17.
柏科 《老年教育》2009,(4):48-48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素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相似文献   

1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风俗画,一曲朴素的乡间谣。从古至今,无数人喜爱它,故而也流传着许多趣闻佳话。传说古代有一文人,欣赏赞叹之余,兴意盎然,不禁挥笔在《清明》诗原作上稍加“点断”,居然成了一出精巧古雅的“微型”小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相似文献   

1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却众说纷纭,或云在山西的汾阳,或云在安徽的贵池。其实,这“杏花村”却在齐安(湖北黄州)的麻  相似文献   

2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逐渐升高,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便来临了。上面两句农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