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节课内容是基于"自我统合"这一概念。"自我统合"也称为"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感",它是一种个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关于"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我是什么     
卜冬 《大中专文苑》2014,(12):63-63
有一个无聊的问题,"我是谁",如果把它换成"我是什么",那就有的聊了。"我",是一种武器,且看甲骨文里的"我",一把带长柄的战斧。中国传统文化叫人要谦卑,那是儒教兴起以后的事了,起码甲骨文那个年代,人是很张扬的,有"我"为证。  相似文献   

3.
在《自我的他性》一书中,流心提出"自我的他性"是由于个体在商业实践中的结构位置错位而导致的人格的断裂。文章以维克多·特纳的"结构与反结构"理论来审视"自我的他性",认为"自我的他性"并非"自我的迷失",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姚澜 《天津教育》2014,(10):49-51
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也是一种自我丰富与发展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学生写作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由此我想到中国有句老话叫"功夫在诗外",写作教学中要摆脱学生生活情感贫乏的办法,只有一条:"走进生活,融入生活",这才是写作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5.
心跳的约定     
那年九月,我和老夏成了哥们,铁哥们儿的那种。我在那年的九月卷起铺盖来到五中——一所专为"高四"生准备的补习学校。在这所新学校里,我很快发现后面的公园里有个"致远亭",我常常坐在里面看远处的天高云淡,闻近处的风起叶落——只有我一个人。同窗们不想"致远",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学术专著《我看香草美人——对屈原的精神分析》的一章,探寻楚辞形成的深层原因。战国时期巴楚共处,形成了屈原的"双重血统",楚辞里充满了大量的巴风与巫风。楚辞的形成不是简单的"楚调",也不能在个别的古歌里找它的渊源;它是"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一定的心理倾向"。于是,下里巴人的"旋风"成就了楚辞;楚辞也提升了下里巴人。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这就是楚辞。  相似文献   

7.
好商品离不开包装,要让高考作文"亮"起来,也需要一番精心打造。一位高考阅卷老师说得好:你的文章里要有光辉,没有"太阳"也要有"月亮",没有"月亮"也要有"星星",没有"星星"也要有"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你的作文就与高分无缘了。有了亮点,才能让阅卷老师心明眼亮,"一见钟情",何愁不能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呢?  相似文献   

8.
学生如何很好地认识、接纳自己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很好、我很聪明",那么他们的自我接纳就是正向的;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不行、我很笨",这种对自身人格的贬低就会导致他们的自我认识发生偏差。本文讨论了咨询中的学习(数学)失败导致"我不行、我很笨"学业自我评价的这类学生案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从内在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健全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9.
徐晶晶 《上海教育》2011,(17):30-31
最近常听内地说大学要"去行政化",我想这只是指不要"官本位的体制""不要外行管内行",而不是要铲除大学的行政管理架构。事实上没有透明、合理、高效、公平的行政体制,大学可能会"一塌糊涂"!港科大用20年时间成为亚洲第一,至于"办成世界级大学是否有共通的规律",我想"共性"是有的,但更重要的还是"个性",就是要符合当地、当时的情况,不能照搬照套。当年港科大创校时也没有说要瞄准哪一所大学去学习。然而,找一所合适的著名大学作为自我发展的参考,却是常见的。  相似文献   

10.
岁月如梭,云卷云舒。当我忙碌而充实地度过每一天的时候,我们的"国培"旅途也即将结束。在参加培训的日子里,有几分充实,有几分快乐,也有着紧张而忙碌之后的劳累。时间在学习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我被"国培"平台里的专家和教师们吸引着、促进着。每天走进"专题讲座",倾听专家讲述语文教学策略,让我对语文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感悟他们的思想方法,让我感到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常常带给我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走进"互动对话",聆听专家与优秀教师的研讨交流,教师们面对面地与专家探讨,  相似文献   

11.
著名诗人陆游曾经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的作文缺乏个性,读之如同嚼蜡,是决不会在高考作文中取胜的。因此,无论从写作的规律来看,还是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高考考生应该努力在作文中凸显自我,是为"有我"。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平日里,我喜欢"爬格子",常有"豆腐块"见诸报端。也许是受我的影响,外孙女从小也喜欢阅读和写作。读小学时,她便是班里手抄报的"主编",放学回到家还经常写写画画。对此,我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3.
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里面装着开心的故事,快乐的回忆。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童年时代发生的囧事。一次,一本书上介绍一位"少年作家",书里称赞她肚子里的"墨水"多。我想:"原来想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多喝点墨水就成啦!"于是,一天我悄悄地拿起墨水瓶,"品尝"起来。刚拧开墨水的盖儿,啊!一种怪味冒了上来,我鼓足勇气用舌头舔了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庄周梦蝶进行新的解读,首先,"蝴蝶"和"庄周"对应精神分析中的"本我"和"自我";其次,寓言中的"物化"与死本能的学说有密切的联系,依此探讨庄子思想深处厌生乐死的倾向和死亡的哲学意义;最后,庄周梦蝶的最终归宿是"逍遥游",而这正是"本我"对"自我"的战胜,是消除了"意识"与"潜意识"的"真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静心感悟     
戴高山 《成才之路》2011,(25):3-I0001
一位高校女生问我:"‘心静如水’与‘心如止水’,‘心态平和’与‘心态死寂’的界限是什么?"我想了一下,回答说:"是‘活着’和‘死了’。" "心静如水"和"心态平和",它们说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达到一定的高度,一个有修养的人,不管世态如何,生存环境如何恶劣,他们都能融入并化解,完成人生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青少年被这样分类,那样分类,其实这种分类偶然性很大,导致的"冤案"也就数不胜数。常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怎么会这个样子?常常也有老师会恨:这个学生怎么可以这个样子?心理学的研究努力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一个人的表面行为是由其大脑中的"自我感"(self-concept)决定的,"人是人心所认为的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感,就会很自然地表现为怎么样的一种人。  相似文献   

17.
张慧 《贵州教育》2012,(13):31-31
冬日里有温暖的阳光,这是天气的厚赐,让处在"冬日"里的孩子感受"温暖的阳光",这是一种师德。  相似文献   

18.
谢发能 《班主任》2012,(5):69-69
人生经历中有许多宝贵"财富",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回味的。我就拥有这样一笔特殊的"存款",它不是什么巨资,而且仅为一块二毛钱;它并非储蓄在银行,而是存在我的相册里,至今已整整28个年头。1984年,我正在读高二文科班。董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兼地理老师,年纪大概五十岁左右。  相似文献   

19.
"家庭作业"很久以来是学生的义务,是学生的职责,是学生提高成绩、养成习惯、填充空闲的法宝。身为人师,我却一直纠结于是否向学生"索要"作业的矛盾中。平日里和学生像是前世的冤家,每天有讨不完的账——学生像当今的"杨白劳",常高高在上;教师像当今的"黄世仁",  相似文献   

20.
罗海燕 《学语文》2012,(2):60-60
是"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字典家族中也出现了百家争鸣。为了弄清这一词语,我不妨做一回"书架上的老鼠",咬一咬嚼一嚼这个词!我查阅了30多部字典,有的是"暗度陈仓",如:《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有的是"暗渡陈仓",如:《汉语成语字典》、《中华成语词典》、《中华成语大词典》等。更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