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红 《学语文》2006,(6):52-53
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倍受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美育的实施.必须尊重学生的审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心理因素,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发展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个性的自由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是主体调动自身的各种心理能力观察、感受和评价审美对象,进而产生审美快感的过程。在语文课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也是一种审美体验。教师应注意把握好这些特点,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文学作品陶冶自身情感,净化自身思想,完善自身品格。  相似文献   

3.
4.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已被列为教学的目标之一。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感熏陶感染学生,净化学生的灵魂,丰富学生的感情。语文课恰恰就最具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形象诱导的特色。语文课本中百分之七十的课文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些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很大的美学价值,这对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的美学教育十分有利。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必然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李振宇 《广西教育》2007,(6B):35-35
世间万物,能够打动人心灵的东西才是美的东西。语文也一样,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而最能打动人心的是蕴涵在作品里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蕴涵在文学作品中的深刻情感,在学生作文时,也要引导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我”爱语文,文抒“我”心,心映宇宙万物,心感世间百态,心念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6.
郑琳 《福建教育》2008,(2):62-62
长期以来,音乐欣赏课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总是有“耳”无心,对欣赏曲目“提不起劲儿”,课堂气氛沉闷。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做到以音乐作品为媒介,以乐器和音响为载体,以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8.
蒙兵 《广西教育》2012,(13):15-15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但从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并未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教师累、学生苦、效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尊重教育规律,深入研究如何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就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谈了几点浅显看法。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去直接体验理解作品的形象,从而达到提高审美情趣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马建 《广西教育》2013,(5):59-59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各阶段要求中也都作了较有层次的阐述。情感教育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也是阅读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阅读体验。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而非简单地"移植"他人的经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作用,新时代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带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主要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与课文在 感情上产生共鸣,更有助于学生品味作品精妙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那么,语文老师该如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呢?该如何“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一 鲁迅先生在抨击旧中国的教育方法时曾说过这样一段深刻的话:做父母的对于孩子“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 )我们现在上语文课,大多数教师当然不会去“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的。但是,不管学生的实际,只是按照教师自己看了“教参”之后得到的认识,要求学生的“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牵”着学生的鼻子,去“…  相似文献   

17.
刘朝琴 《时代教育》2009,(11):221-221
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这个工具的运用和掌握,总是伴随着恩想,情感的交织,以及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都会使学生产生欣喜的情感,成为学好语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程冰 《成才之路》2010,(34):46-47
在中国千百年来"作坊式"的教育机制以及考试评价体系的影响下,课堂上学生对语文的审美体验很少。为此,笔者认为应开辟多种渠道,构建立体的教学网络,让学生从多维的角度去体验语文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丽 《考试周刊》2014,(4):19-19
审美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由于它有超功利性而不同于一般的情感,能引导人们自觉实现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所指的就是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及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语文教学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尝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