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要从小培养,从创造教育抓起。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创造素质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创造教育不是要让学生搞什么重大发明创造,重在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创造精神是创造的灵魂,是创造发明的内动力.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文章分析了开发学生创造力和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关系.针对当前我国学生创造精神缺乏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根本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创造活动。就学生而言,阅读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具体说来,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局部理解——整体理解——批判理解——接收信息——研究创造。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今天的学生他们需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具有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和过硬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强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精神;还需要比我们这一代人富有革新创造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班主任必须坚定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情况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文章从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新课程理念等方面讲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方法是,纵横比较,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布障设碍,激发思维的多端性,求异探新,调动思维的独创性。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达到提高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语言训练、人文渗透上,而忽略思维的训练和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训练他们思维的辩证性;对文本拓展延伸,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整合课堂中的问题,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创新性。这样,就能使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10.
现在,不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有关中学生的负面新闻并不鲜见,比如:谩骂老师和同学、破坏公物、不珍惜生命、沉溺于游戏等等,人们将其归结为中学生的责任心缺失。笔者认为,对于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进行定论,如若公众只是单单停留在对中学生责任心缺失的担忧上,其对整个事态的转变更是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1.
林卫清 《班主任》2000,(1):27-27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幼年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不容忽视的责任。本人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谈谈此方面的点滴心得。  相似文献   

12.
刘艳 《文学教育(上)》2008,(21):119-119
现在,不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有关中学生的“负面新闻”并不鲜见,比如:谩骂老师和同学、破坏公物、不珍惜生命、沉溺于游戏等等。人们将其归结为中学生的责任心缺失。笔者认为,对于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进行定论,如若公众只是单单停留在对中学生责任心缺失的担忧上,其对整个事态的转变更是作用不大。媒体把这种现象公开出来,是告诉人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还不完善,在中学生的培养方面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教师要采取一定的训练策略,如设置问题思维维度,创设思维成长空间;展示问题思维角度,提升学生思维层次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时代的需要。我想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一、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标准,树立新的学生观。在过去较长一个时期里,相当一部分教师头脑中好学生的模式,不外乎是那些“听话、高分”的唯唯诺诺而缺乏能力的学生。这种陈旧观念不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在新形势下,必须以“三个面向”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标准,树立新的学生观。好学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应是具有开拓精神和创  相似文献   

15.
叶丹丹 《考试周刊》2011,(3):229-229
创造是人类自由的产物和表现,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使客观的规律性和自己的目的性相统一.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变世界的活动,因此,创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少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引发儿童的审美情感,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这些都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在少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造是它的主旋律。我在美术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力落实到每堂课,并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个性的理想阵地。文章从个性的特点、体育课发展学生个陛的理论依据、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创新的定义是创造出某种新颖、奇特与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想与物品的活动(智力的、实际的)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乃至终身体育需要的健身知识、健体技术和技能以及必要的体育文化素养时,应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走创新学习之路.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来愉悦身心,解除疲劳,调节精神,以收到积极休息,增强体质的效果。游戏在学校中作为一种体育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在体育课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淡体育游戏的做法和体会。 一、体育游戏的分类和作用 体育课中的游戏,从目的和任务来看,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对体育课起着准备作用的游戏。体育课开始,不要单纯让学生总是“跑几圈”,这样学生会感到乏味:要尽可能通过一个小型、时间短、容易组织、运动量适宜的游戏,如“喊数抱团”“传接球”、“抱球接力”等,使学生进入准备阶段。因为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后,大脑在新知识、新信息的高频率刺激下,已很疲劳,刚上体育课表现为注意力不易转向体力活动,反应迟钝。这时游戏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精神放松,对预防运动损伤也能起到一定作用。第二种是以锻炼身体,发展身体素质,复习学过的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的游戏。这种游戏应由体育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年龄、性别以及学生实际水平,自编自创。如上完体操后,根据学生掌握动作情况,把所学动作进行选择和编排,按循环练习的方式,合理地编成竞赛性游戏,或者把所学田径、球类等技术动作混合编  相似文献   

19.
初中一年级,是学生从儿童走向少年时期的初级阶段。该年级段生源来自各所校风不同、师资有异、体育条件有差异的小学,使得这个年级段的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体育素质差距较大。因此,在组织该年级体育教学时,应重视对课程进行研究,本着“以人为本,以身作则,精讲多练”的原则,上好初一体育课。一、以人为本,强化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教者应重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鼓励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树立信心和新的拼搏目标,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自觉锻炼、团…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之处,在于学生必须不断地亲自参加各种各样的身体的活动。因而,体育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娱乐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