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训练本身不仅仅是语言训练,还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任务。朱自清先生曾称:“写作是生活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从这一点讲,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既责无旁贷,又得天独厚。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 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学生思想可塑性大,他们面对纷繁万状的社会生活,总是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别出心裁地制作出与自己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本身不仅仅是语言训练,还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任务。朱自清先生曾说:“学作是生活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或无不可。”从这一点讲,在作文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既责无旁贷,又得天独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呢?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进行辩证思维训练,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然而,作文课又不是政治课,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作文教学割裂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活动是实现语文人格教育目标的主渠道,语文教学不仅要教育学生学语文,而且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人格健康,人格高尚的人,这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加强人格教育。一、什么是语文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怎样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我认为,要转变教学思想,打破封闭式作文训练。这样可以变学生写作“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样进行作文教学有很多好处: 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写作积极性的源泉。而动机产生于需要,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当某种具体生活或工作情景需要学生写作时,学生的心理就受了刺激,认识到写作是生活或工作的需要,需要就转化为动机。而写作的动机则推动学生主动地写作,并设法把文章写好,从而满足需要,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樊小园 《考试周刊》2011,(74):70-72
钱理群教授说: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作文教学从来没有和人格教育分开过(这里所说的人格是指道德品质)。在完善学生作文的同时,也必定在完善学生的心灵。然而,我遗憾地看到.美好人格正在学生的作文中遗失。  相似文献   

6.
朱萍 《小学语文》2008,(5):14-15
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要使生活向着求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看它们的性质,本应是一个叫做《做人论》里的章节。但是,因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它们也正是作文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先生》一文是通过作者冯至与朱自清先生交往中的几个片断的回忆和述评,赞扬了朱自清先生的优良品质和可贵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深挚崇敬和怀念。我想,阅读《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朱自清先生怎样做人。纵观全文,作者怀着由衷的钦敬之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朱自清先生的做人要旨。一、勇于探索,坚定不移文章首先以追忆25年前的往事入手,从《雪朝》引出这部诗集的作者之一的朱自清先生。进而指出《雪朝》的风格是“里边的诗有一个共同的趋势:散文化、朴实,好象有很重的人道主义色彩。”这种风格,正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好文,首先应学做人。”将“作文”与“做人”并列起来,教学生作文,就是教学生做人,学生学作文,就是学做人。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写作知识的传授、选材立意、写作技能的训练,还要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思想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9.
文以载道。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情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如其人,作文和做人相一致,教文和育人相统一,在作文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作文,这便是作文和育人的辩证法。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作文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 下面就作文教学全过程如何进行思想教育谈三点做法。 1.在作文指导中育人 大千世界,万花筒般的社会现  相似文献   

10.
培养良好语感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另一位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一、感情朗读感情朗读可以说是进行语感训练的“敲门砖”,也是有经验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这篇论著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这个论断,言简意赅,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着极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做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朗读是学生“常常用着”的一种语言能力 朗读,是一种语言的能力。朱自清先生  相似文献   

12.
“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下面本人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一谈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家中,唯有朱自清被叶圣陶先生称之为“全才”。叶老曾经说过:朱自清先生“兼有中学及大学的教学经验”,“兼有新旧文学的修养”,“又富于研究的精神”,兼有“本国语文的修养”和“外国语文的精深造诣”,“朱先生具备这么些条件,所以就语文教学方面说,他真是个全才”。朱白清先生是著名的学者、作家,也是一位“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他毕生关注着中学语文教学,他留下的二百万字的著作中,包含着语文教学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我已在另一篇文章中对朱自清先生的阅读教学理论作了初步探讨,在本文中拟对他写作教学方面的一些重要观点再谈一点看法。 一、“至诚的态度”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写作应该抱“至诚的态度”。他在一篇书序中写道:“惟其‘悉出至诚’,才能亲切有味。宣传与写作都不能缺少这种至诚的态度”。强调写作时要有“至诚的态度”,这种主张同叶圣陶先生“立诚最贵”的观点完全一致。1980年叶老在一封书简中对“立诚最为贵”一语作过这样的解释:“此语……无非是言之有物,言之由衷之意。而品德修养、实际锻炼  相似文献   

14.
刘国正先生是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兼诗人和杂文家,诗文造诣很深。由于身兼教育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角色,他对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的规律与实践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刘国正先生说:“我坚信写作若离开生活,是无法训练好的,无法获得真正的写作能力。”还说:“写作是反映生活的。离开生活,写作就没有了灵魂,没有血肉。”“写作与生活结合,生气就来了。就活泼了,就牵动了学生的心。”可见,“写作见与生活结合”是刘国正先生一个重要的写作教学观,也是他“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调查、了解、体验、感悟社会,是学生学习语文,积累真实写作素材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学生作文“无病呻吟”或“为无米之炊”而困扰的最佳之路,是培养学生作文与做人能力的最佳教学途径。社会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的过程是学生走向社会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审美与再创造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所以作文教学必须密切结合学生…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不应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同样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历史教师应认识到历史学科在人格教育中的显著优势,把人格教育与培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达到学习与学做人的统一,让健康的人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17.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1917年陶行知先生由美国归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于是,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他主张把“教与学联络起来”,指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观,解决了在生活及教学中如何施教的问题。它不仅是生活和教育关系的进一步说明,也是现代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我们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突出实践为重点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我们应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郑继贤 《学周刊C版》2014,(5):145-145
历史教学不应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同样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历史教师应认识到历史学科在人格教育中的显著优势.把人格教育与培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达到学习与学做人的统一.让健康的人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学校中文专业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全面的写作理论知识、较高的实际写作能力和较强的作文指导能力,这已为写作教学界所基本认可。为了达到目的,许多同仁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注意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紧紧围绕并落实到一个“写”字号来——即强化学生写作实践的训练。在学生写作实践训练中,突出“多做”、“常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进行有系统的训练,学习训练哪些内容,又成了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难题。在写作课教学中,我觉得指导学生写作实践的训练,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漫谈》一文中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语感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