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覆型纳米铁颗粒的制备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驹华  张振忠  张少明 《科技通报》2006,22(4):557-561,566
包覆型纳米铁颗粒的制备对于基础磁性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基础研究.包覆层阻止了颗粒聚集长大和表面氧化;对于临床应用,包覆层阻止了酸性环境对颗粒的侵蚀;对于软磁应用,包覆层不仅作为绝缘相增大了电阻,而且作为粘结剂使纳米颗粒易于加压成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对包覆型纳米铁颗粒的制备、结构和磁性能的研究。本文着重阐述了包覆型纳米铁颗粒的制备方法,并指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347-348
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员与厦门大学合作,在富勒烯和内嵌金属富勒烯衍生化方面取得了系列新研究成果,其结果连续发表在Angew.Chern.,Int.Ed.和Angew.Chern.,Int.Ed.上.并被Nature China以highlight形式予以关注和报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基金》2006,20(6):371-37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薛群基院士和“百人计划”获得者张俊彦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纳米电沉积和循环热氧化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优异润滑抗磨与耐蚀性能的功能梯度Ni—Co/CoO纳米合金镀层(简称FGDs)。近期,研究工作的进展结果发表于国际纳米科技领域的著名期刊《纳米技术》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93-193
电工所马衍伟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制备出MnO2海胆状微米空心球、纳米团簇、线团状纳米球结构,同时对α-MnO2纳米团簇,ε-MnO2纳米球结构产物的形成机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该法制备的MnO2粒径均一,形貌可控。其制备工艺具有过程简单、合成时间短、反应温度低、样品结晶性好、无需表面活性剂、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这为纳米储能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而且可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345-345
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仿生设计以获得满足某些特定服役环境要求的工程材料是目前材料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凡研究员、许向红副研究员和邵颖峰助理研究员及其合作者,用等离子刻蚀和酸腐蚀的办法,在陶瓷表面成功引入了仿蜻蜓翼表面纳米结构,使陶瓷表面的水接触角提高50度以上成为超疏水表面,有效地提高了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3):309-310
化学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和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合作,选用一种蒽衍生物,对衍生物进行了界面的超分子组装,通过改变界面组装的表面压来调控分子间p-p交叠程度,进而可控地制备了纳米线圈和直线状纳米纤维超分子组装体。该研究表明,有机构筑基元的界面组装为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及光电性质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219-220
理化技术所唐芳琼研究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形貌可控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作为模型,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它们所产生的一系列细胞效应。该研究集中探讨了细胞对不同形貌的纳米颗粒在内吞上的差异.在细胞内吞的过程中或过程后会引起细胞功能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6):444-445,478
1 首席科学家张立德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 1939年出生。 196 4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196 7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曾多次主持国家、院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曾获国家、院部级奖 5项 ,获发明专利 7项 ,发表SCI索引的论文 130余篇 ,国际会议邀请报告 4次 ,国内会议邀请报告 19次 ,出版专著和编著多部。解思深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4 2年出生。 196 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76-676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巧妙的设计,在[Ir(COD)C1]2和Feringa配体的催化下,邻胺基苯乙烯类化合物和烯丙基双碳酸甲酯反应,可以实现串联的烯丙基烯基化与分子内不对称烯丙基胺化反应,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苯并氮杂七元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21-72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陈春英研究组与纳米材料研究室唐智勇研究组合作,在以秀丽线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选择了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量子点(Quantumdots)作为代表性纳米材料,研究了其在体内的分布、代谢、转化和长期毒理效应。研究发现:量子点经摄食进入并积累在秀丽线虫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162-162
分支和填充结构是两种最基本的纳米结构,可用于纳米开关、纳米存储器以及纳米器件的集成等。化学所有机同体院重点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气流波动法町以制备结构可控的分支碳纳米管。在此基础上,他们选用不同的衬底,实现了铁填充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根据这一发现,提出了分支和铁填充碳纳米管形成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23日美国化学会《化学和工程新闻》(C&E News)网站以快讯的形式报道了“更长寿命的铑催化剂”(online June 15,DOI:10.1021/ja051803v),近日《化学和工程新闻》(C&E News)又在科学聚集(Science Concentrates)栏目中对研究进展予以相关评述。该研究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寇元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取得,详细研究内容刊登在《美国化学会志》(2005,127:27,9694-9695)上。  相似文献   

13.
纳米颗粒材料制备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结构材料一般由纳米颗粒、纳米晶及纳米薄膜等结构组装而成, 其特异性能也取决于这些基本构成单元,因此纳米颗粒的制备在纳米技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基于“纳米颗粒材料制备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所取得的重要 进展及成果,本文论述了不同结构及组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形态控制策略,提出了纳 米颗粒化学制备过程的工程特征及放大策略,分析了纳米颗粒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及相关理论 问题,对有待开展研究的领域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日前,由大连化物所张涛研究组完成的研究工作Synthesis of Thermally Stable and Highly Active Bimetallic AU-Ag Nanoparticles on Inert Supports发表在近期出版的Chemistry of Materials杂志上(2009,21,410-418)。该工作在Au-Cu/SBA—15(Chem.Commun.,2008,3187-3189)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体系拓展到Au—Ag双金属,首次发现Ag、Cu等第二组份的添加可以显著抑制纳米金颗粒在高温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烧结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220-220
高效不对称催化剂体系的设计和构建作为不对称催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兰州化学物理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汉民研究组根据质子能够加速某些有机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多功能化不对称催化剂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1):131-1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均研究组提出利用肿瘤组织酸性微环境和肿瘤细胞内微环境调控纳米药物载体性能,发展药物递送系统,克服体内多重给药障碍,实现了抗肿瘤疗效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67-467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王丹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壳层空心球的普适方法——“时空多尺度模板法”。该方法以吸附了金属离子的碳球为起点,通过调控碳球模板的氧化收缩速度以及无机纳米粒子的聚集结晶速度,利用碳球在氧化收缩过程中的多次模板作用来制备壳层层数、厚度、尺寸和组成等可控的空心球,实现了金属氧化物多壳层空心球的简单一步合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3-664
分子在纳米孔道限域环境中扩散和反应显示了非常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理论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模拟。大连化学物理所包信和研究组(502组)在自行研制的一套与固体核磁共振仪耦合的动态催化反应系统中,采用激光诱导超极化129Xe技术,首次在模拟催化反应条件下直接观察到了甲醇分子在孔径为0.8nm的CHA分子筛孔道扩散和脱水过程,  相似文献   

19.
雷育红 《大众科技》2008,(8):110-111
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多种制备方法和生产原理,比较和评述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5):412-412
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王中林研究员以及江鹏副研究员等与物理所解思深院士及哈尔滨工业大学蔡伟教授合作,以硫化锌为蒸发源,通过真空热蒸发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出双组份氧化锌纳米带/硫化锌纳米带/氧化锌纳米齿异质结齿轮结构。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这种结构的表征,研究者们发现这种异质结环状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氧化锌和硫化锌晶体的晶格失配所产生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