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沙特阿拉伯向来以刑罚制度严苛著称,今年终于迈出了司法改革的一大步。2020年4月26日和5月19日,沙特先后废除了未成年人死刑和古老的鞭刑,得到国际人权组织的肯定和赞赏。这些改革证明,沙特国王萨勒曼和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在推动王国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珊瑚群岛,它的北端离印度西南角约600公里。马尔代夫由十九组环礁、将近两千个岛屿组成,从它的北端到最远的南部岛屿长约八百公里。马尔代夫政府正在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并力求扩大与阿拉伯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阿拉伯文化泰斗纳忠,可是“通海的儿子”。尽力而为,奋斗不止,甚于殉道者鲜血的学者墨汁.终于让他以对阿拉伯语言与文化非同寻常的广博知识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首屈沙迦阿拉伯文化大奖,肯定了他研究阿拉伯文化的大量著述.特别是有关阿拉伯历史著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说起阿拉伯,人们会想象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也许想到的是幻想之中的天方夜谭,或是月光下的沙漠,还有可能是石油王国,诸如此类的形象一定会在你的心中掠过。不论是哪种想象都不能说它不对,可是阿拉伯富于变化,犹如绚烂多彩的阿拉伯绒毯,更象宝石那样发出迷人的光芒。阿拉伯人把阿拉伯划分成三种世界:第一是岩石嶙峋的阿拉伯,也就是说石头和多岩的地区;第二是黄沙茫茫的阿拉伯,不言而喻,这就是沙漠地区;第三则是幸福的阿拉伯,也就是土地肥沃、绿树成荫,宛如乐园一般的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尽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谚语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上古的蒙昧时代。它是阿拉伯民族的智慧、道德、习惯和艺术的伟大结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阿拉伯谚语不但形象生动,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而且言词隽永,喻义含蓄,使人深省。阿拉伯谚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其中不少反映出大漠游牧的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众多的民族中,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的人民遍布于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尽管他们各自居住的地域,国度不同,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待人接物的礼仪方式,却是全世界阿拉伯民族所共同的。阿拉伯人民很注重礼节,慷慨好客。当你有机会前往阿拉伯国家工作或是访问,在与阿拉伯国家各界朋友的接触中,你会深深感受到,阿拉伯人无论是在探亲访友的交谈中,或是宾客云集的公共场所,甚至在各种文娱、体育比赛活动中\,总是待人以礼,礼规甚多。除了握手、拥抱或亲吻等一般问候方式外,阿拉伯人对于远道而来的国宾,有…  相似文献   

7.
记得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听过不少有关阿拉伯人的故事一在我的想象中,阿拉伯人个个都是游牧民族的子孙、留着大胡子、骑着高大的阿拉伯骏马、凶悍好战。可是,直到我来到阿曼的国立大学,苏丹卡布斯大学,担任教授的时候,才开始对阿拉伯人和他们的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人,对茶情有独钟,酷爱喝茶这已为世人皆知。走进阿拉伯世界,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也无论在家中还是上班、旅游,几乎没有不喝茶的,饮茶对于阿拉伯人的生活来说其重要性仅次于吃饭,位居第二位。阿拉伯国家东起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10,(7):90-96
启动第二届阿拉伯艺术节 由中国文化部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阿拉伯艺术节"于6月18~25日在北京和上海两地隆重举办。"阿拉伯艺术节"是为落实《中阿合作论坛宣言》及《中阿合作论坛行动计划》纲领,加强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而创办的综合性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2006年,为配合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在京召开,中国文化部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共同于北京举办首届"阿拉伯艺术节";之后,"阿拉伯艺术节"作为中阿合作论坛一项机制化的活动,成为双方文化交流新的平台和亮点。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书法艺术是一座璀璨的宝库。对阿拉伯书法艺术深入研究,会为我们提供理解不同文化的途径,消除中阿两大民族文化上的陌生感。阿拉伯书法家在书法领域的天赋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门艺术令他们引以为自豪。在阿拉伯国家的各种建筑物上,各种颜色的石头巧妙地镶嵌在一起,构成精美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11.
正毛里塔尼亚位于撒哈拉沙漠,素有"沙漠之国"的别称。它地处北非和非洲内陆交界处,既是阿拉伯国家,又属于非洲国家,融合了阿拉伯和非洲文明,被称为"阿拉伯—非洲之桥"。由于历史遗迹众多,作为拥有诸多奇特民俗与风情的旅游胜地,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都能在当地享受愉快生活。毛里塔尼亚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在阿拉伯世界众所周知,拥有大量的阿拉伯典籍文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从麦加归来的朝圣者带来的,一些是《古兰经》学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丙戌仲夏的夜晚,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一派神秘之中寓意欢乐、洋溢阿拉伯风情的“笙歌燕舞”为这座“石头城”平添一道风景。由文化部、外交部和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阿拉伯艺术节南京分会场于6月27日在此开幕。“阿拉伯艺术节”是22个阿拉伯国家首次在中国联合举办的大型艺术节,也是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后中阿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艺术节的主会场设在北京,南京作为惟一分会场举办有多场阿拉伯歌舞艺术表演,集中展现阿拉伯国家传统歌舞和当代歌舞艺术的魅力。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江苏省长梁保华、文化部赵…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数字与阿语数字阎金城什么是阿拉伯数字?随便请一位稍有文化的人回答这个问题,对方马上会不假思索地写出一连串的数码:"12345……"然后说:"瞧,这就是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几乎所有学过汉语和数学的人都把这种数码说成阿拉伯数字。可是我自从学了阿语...  相似文献   

14.
彭龄  章谊 《世界文化》2013,(6):29-31
翻开《阿拉伯古代诗选》就像走进了长满奇花异卉的花园,令人流连忘返。阿拉伯民族对世界文化的突出贡献,除了世称"天下奇书"的《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之外,恐怕就该数那浩如烟海的被视为阿拉伯民族史籍的诗歌了。自古以来,阿拉伯民族生息繁衍在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交界的广袤地域,承袭了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两  相似文献   

15.
刘武图文 《世界文化》2013,(8):I0001-I0004
一说到阿拉伯这个字眼,人们的眼前可能就会浮观这些影像:波斯湾、阿拉伯半岛、撒哈拉沙漠、神秘的驼队、高高的金字塔、穿着长袍的阿拉伯人、波斯地毯和银器、阿拉伯水烟和红茶等等,这些在《一千零一夜》《英国病人》《撒哈拉》《阿拉伯的劳伦斯》等电影中出现过的情景要是呈现在眼前,你会愿意错过吗?  相似文献   

16.
刘武 《世界文化》2013,(8):25-28
一说到阿拉伯这个字眼,人们的眼前可能就会浮现这些影像:波斯湾、阿拉伯半岛、撒哈拉沙漠、神秘的驼队、高高的金字塔、穿着长袍的阿拉伯人、波斯地毯和银器、阿拉伯水烟和红茶等等,这些在《一千零一夜》《英国病人》《撒哈拉》《阿拉伯的劳伦斯》等电影中出现过的情景要是呈现在眼前,你会愿意错过吗?因为拍摄纪录片的缘故,刘武有机会在三个月时间内驾车穿过阿拉伯半岛,渡过红海,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像两条友谊的纽带,将中世纪竞放异彩的东人两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联系在一起。在长达二千多年的中阿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中,丰富多采的阿拉伯文学作品传入中国。中国对阿位伯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890年一1948年,1949年一1977年,1978年至今,每个时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三个时期相互衔接,依次递进。特别是自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阿拉伯文学翻译活动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中国学者对阿拉伯文学…  相似文献   

18.
纳吉布·迈哈福兹是当今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奖金的阿拉伯文学家.1988年10月13日,瑞典科学院宣布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纳·迈哈福兹.它在颁奖词中指出:“纳·迈哈福兹作为阿拉伯散文的一代宗师的地位无可争议.由于他在所属的文化领域的耕耘,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艺术技巧均已达到国际优秀标准,这是他融会贯通阿拉伯古典文学传统、欧洲文学的灵感和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国名的来历江于编译一个国家名称的演变通常是历史学家们喜欢探讨的课题,因为这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渊源和历史变迁。在中世纪,阿拉伯国家分为马什里克(Mashriq)地区国家("马什里克"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东方")和马格里布(Maghri...  相似文献   

20.
古代阿拉伯人的“文学集市”李有观阿拉伯人在古代就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早在公元6世纪,他们就举行著名的“文学集市”。当时,在阿拉伯半岛游牧的阿拉伯人,每年定期定点举办集市。各部族人赶着良种马、骆驼和羊,带着椰枣、精制的武器和美丽的服饰等物品,从各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